找到创想者!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创业者在想什么?这是坐在办公室的《创业家》杂志老编们苦苦追寻的难题。感谢新浪,感谢万能的围脖(新浪微博的昵称)让我们能在第一时间获知这些正在创业路上的思想家们(这里,我们姑且将其尊称为创想者)的所思和所想,让我们这些“观察者”获得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
  顺带给《创业家》的“围脖”打个广告,地址:htcp://t.sina.com.cn/chuangyejia。目前,已经有数千名创业者成为了《创业家》的忠实粉丝,我们在真诚地期待您的到来。
  
  李开复(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有网友问离开微软中国的员工创业做什么?昨天非正式统计:2个教育服务、1个通讯软件、2个教育软件、1个生物科技、1个茶馆、1个餐馆、1个狗粮。当然。还有谭智、刘博。
  (11月1日06:48)
  
  俞昌斌:
  那个做狗粮的,发了吗?(11月1日07:53)
   围脖飘飘:
  就没有做Web的?????
  (11月1日11:54)
  第二人称语录:
  1个茶馆、1个餐馆、1个狗粮——这几位好有勇气啊!
  (11月1日07:10)
  梦想的天空:
  这些离开微软做自己事业的朋友,非常值得钦佩。做什么有没有面子亳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的方向是否正确。
  (11月1日07:23)
  侯小强(盛大文学公司CEO)
  最近经常看中国收购他国的能源企业,觉得真是大手笔。抓住金融危机这个机会,也许中国就会像当初的美国一样崛起。每个中国人也许会分享到国家成长的荣耀。我也希望到那时候,盛大文学的版权帝国能够崛起,像输出《哈利·波特》、《2012》一样输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想象力。
  (11月17日 08:11)
  
  凌平:
  版权绝对是未来最具价值的东东。
  (11月17日 08:34)
  牛吃草:
  输出文化远比输出资本难得多,何况资本输出有时也许只是一个大国崛起的幻像。
  (11月17日09:15)
  马英二:
  文化输出已经有先行者了,啊哈,李小龙!!
  (11月17日 09:39)
  
  古永锵(优酷网创始人)
  中国法制化是能提高社会竞争力的,但是如果成为美国一样满街都是律师的时候,中国的竞争力反而会因此下降,大量耗费社会资源。如果诉讼成为竞争手段的话,对公司、产业、国家都是负面的,需要行业反思。
  (11月17日 19:48)
  
  木一007:
  中国法制化路漫漫……
  (11月17日 19:53)
  刘春杰:
  尽量避免过度诉讼,节约全社会的诉讼资源,这应当是法院和产业界形成的共识。另外,我们的仲裁中介机构不够发达。
  (11月17日 19:58)
  庞哲龙:
  但是像中国目前这样的诉讼难的现状,恐怕还需要矫枉过正的。)
  (11月17日 20:13)
  路卫杰:
  呵呵,怕老张了吗?(o_o)(o|o)
  (11月17日 21:00)
  徐小平(新东方教青科技集团董事)
  奥巴马宣布未来四年派遣十万美国学生来中国留学。这是目前中美教育交流史上最大的一次举措,意义极其深远。据报道,目前有大约两万美国学生在中国读书。如果一年增加两万五。对中美关系和中国开放政策,是一个根本性促进。世界未来在青年,也在互派留学生。
  (11月18日 10:59)
  
  淳报主编周子淳:
  很有远见的举措,对中美的交流都很有好处。
  (11月18日 11:01)
  kevinliang:
  关键来的是精英还是……?
  (11月18日11:05)
  唐晓芸:
  青年代表未来,留学改变命运。(11月18日 11:19)
  刘裕:
  当年大清朝派了大量的留学生去西方,如今美国政府也要派大量的留学生来中国。危机中,人们总是要寻求图强的道路,开放与学习是一条好的图强之路。时代发展了,现在美国就提前行动了,如果现在不派,百年后就有些晚了。)
  (11月18日 11:25)
  周正林:
  十万的概念就是可以使中美的青年进行思维碰撞了,影响深远,甚至影响到下几代中美间的文化、经济、教育沟通,我唯一期待的是民主政治的浪潮。
  (11月18日 12:16)
  汪小菲(倩江南集团执行董事)
  来海南有段时间了,最近一直在海口和三亚两地来回跑,做了一个与俏江南没有关系的事情。马上我和一个朋友将会在三亚龙湾打造一个真正融合中国风格和禅意文化的度假酒店。这也是我一直的一个梦想,愿它能早日实现。
  (11月19日 13:56)
  靳鹏:
  嗯,做酒店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既融合了地产开发又融合了经营管理,而且你想在里边弄禅意的文化,这个倒是很有意思!
  (11月19日 14:00)
  我离君天涯:
  中国风格和禅意文化与阳光海滩相搭配?想象不出。说实话,我只希望那地方回归原始,越简单越好。大开发我不喜欢,赚钱的是老板。享受的是游客,受伤的是……希望与此同时注意环保吧,谢谢了!
  (11月21日 23:47)
  王冉(易凯资本有限公司CEO):
  创业板推出后,很多企业家的心态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我建议:别盯着人家百倍左右的市盈率,因为那不可能持续。如果你是还没有上市的企业,只有一种情况使这件事和你可能有半毛钱的关系,那就是你拥有已经上市的这28家公司的股票并且正在犹豫要不要抛出。除此之外,千万不要让它影响你的任何决定。
  (11月19日 17:20)
  
  海报时尚网:
  创业的人如果没有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并且坚信自己的道路的那点儿信念的话,那只能是一个投机者了。
  (11月19日 17:24)
  关云飞: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清。
  (11月19日 17:25)
  舞美师:
  眼红咋办?
  (11月19日 17:26)
  cmcn:
  想自己该想的,做自己该做的。该来的总会来的,该有的总会有的。
  (11月19日 21:54)
  
  悬赏寻人
  
  寻访对象:魅族老板黄章(英文名字:Jack Wong,简称J.WONG)。
  为何是他:号称“中国的乔布斯”,主做MP3和手机。以讲究产品品质对技术极端苛求而著称,绝不与联发科之流“同流合污”。你能感受到一种区别于普通创业者的气质,我们梦寐以求。
  完成的突破:
  已完成其前重要创业伙伴和上下游的采访。
  难度在此:
  此人性格孤傲冷僻,拒绝与任何生人交流,尚未接受过一家媒体正式的采访(你所见到的专访基本都是记者在宾馆里的自由发挥);更大的问题在于手机号、邮箱我们一个不缺,但是想采访,依然困难。   赏金:一年的《创业家》杂志。不够?我们再向老牛申请。
  
  致歉
  
  尊敬的陈年总裁:
  万分抱歉,我们将你引以为豪的“vancl”,商标在上期的报道中擅自篡改为“vande”。在这里,我们真诚地向你和你的团队道歉。希望vancI的未来蒸蒸日上!
  《创业家》
  
  各位读者:
  上一期邵亦波专栏《再谈优先清算权》|在具体计算时有一处错误。
  这里更正如下:“c轮投资者拿走:1000×3+1000×10%×1=
  3010万美元”应为“C轮投资者拿走:2000×3+2000×10%×
  1=6200万美元”。“B轮投资者拿走:800×2+800×10%×2=1616万美元”应为“B轮投资者拿走:800×2+800×i0%×2=1760万美元”,这样的话,最终创业者能拿到的钱是1056万美元,比我们之前计算的还要少500万美元。按照正确的计算结果,收购金额如果少于7960万美元的话。创业者就一分钱也拿不到。这里我对计算出现错误深表歉意。
  邵亦波
  
  感谢新浪“围脖”,
  以下所有留言均来自于此
  你想看到什么样的“好想你”?(同行看到可别跟我们抢哦,月刊慢,你也理解下)
  
  崔丹(本刊记者)
  谁对“好想你”枣业感兴趣?你们想知道什么?本人拟采访好想你枣业,请各位提供问题。好问题赠送《创业家》杂志!亲爱的同志们,谢谢各位贡献的智慧!
  (11月3日 16:07)
  
  水的眼泪是:
  只见过店,没进去过。也没看见人进去过。想知道他的发展过程,以及连锁加盟店是不是可以保证利润。
  (11月12日 21:28)
  何必惹尘埃:
  好奇他们是怎样面对同类企业的竞争的?他们的产品售价为什么那么高{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呃。至少我没看到过广告)?他不担心不受市场欢迎么?另外,展现一下他们的创业史,遇到的困难和支持。
  (11月13日 21:22)
  笑熬大米糊:
  “好想你”是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带的礼物,可是收到礼物的朋友总是问:这是什么?所以,我想请你帮着问个问题,他们怎么让更多的外地朋友知道这个地方的特色产品?还有就是枣片吃起来有点牙碜的感觉,是不是个别现象?
  (11月12日 09:41)
  赵小斌:
  “好想你”是否也采取了类似蒙牛、伊利等乳业企业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创办/收购种植基地,产品质量和口味如何统一?怎样应对国内林立的竞争对手,毕竟在西部不少省份都有知名枣业企业。
  (11月12日 10:11)
  
  猜猜它是做什么的?
  周一(副主编):
  大规模大制造的故事已经听腻了。对另一类企业很神往:10个左右的员工,在全世界做生意,一年吃两三单足够,他们会是做什么的呢?
  (10月28日 00:28)
  it女民工:
  军火呗。
  (10月28日 08:55)
  福气:
  第一反应也是军火、政府采购、文物复制譬如木乃伊。
  (10月28日 09:00)
  王征字钲博:
  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制。
  (10月28日 13:18)
  (编者注:貌似都没错,不过周副主编的答案在本期的《创业谭》中,大家可以找找。)
  
  高档山西饭馆如雨后春笋说明了什么?
  牛文文(社长):
  山西煤老板“被国进”了之后,闲资会去干什么?最近发现在东四环新CBD一带高档山西面馆菜馆开了不少。当年台湾土改,小蒋诱逼“被土改”拿到钱的地主们去买台四大央企的股票,意外地为台湾十大建设开拓了新资金源。“被国进”了的煤老板能不能成新晋商的起点?
  (10月29日 14:43)
  
  周海蜂:
  可能吗?他们没有那样的头脑和精神!
  (10月29日 14:45)
  推吧:
  呵呵,此话差也!没有头脑怎么成了响当当的煤老板?
  (10月29日 14:52)
  徐三石:
  李彦宏、郭台铭同志都是晋商的代表。
  (10月29日 15:20)
  金错刀:
  神木出来的资本也不少吧。
  (10月29日 16:20)
  
  创业,你及格了吗?
  牛文文(社长):
  雷军和我说,一个“及格公司”应该满足三个条件:现在估值到1亿美元,IPO后市值能到10亿美元,占据某细分市场数一数二的地位。他说他已投有4家这样的及格公司。我说,我做《创业家》,就是天天找、报这样的公司。我们的口号是:找得到,推出去;配得上,做家园。
  (10月22日 23:03)
  许晓辉:
  vancI也算其中之一吧。0
  (10月22日 23:07)
  牛文文:
  当然,V早就是雷老大的自豪了。
  (10月22日 23:11)
  VT程刚:
  及格?
  (10月22日 23:09)
  牛文文:
  及格=投资人是否及格,他投的公司是否及格。
  (10月22日 23:13)
  waywang:
  今天中小板市值最小的股票刚好1亿美元,拼缝呢。
  (10月22日 23:18)
  
  买不到《创业家》?打发行的屁屁
  牛文文(社长):
  几位脖友都在问《创业家》买和订的事。惭愧!一,打400-650-3166免费热线最直接方便;二,上chuangyejia@com网订也很方便;三,手机也可订;四,订电子杂志4元一本实惠些;五,机场和大城市报摊也有卖,但有些偏僻点可能还没铺上。
  (10月16日 12:47)
  杨芮:
  《创业家》网址是:WWW.chuangyejia.com,大家可直接在网上订阅!
  (10月16日 13:05)
  @1蜘蛛人:
  一,400非免费;二,上邮箱?三,手机咋订?四,4元的电子杂志,读者是创业家,草根创业者就免了;五,建议火车站也摆。
  (10月16日 14:11)
  
  创业的最佳年龄,你赶哪—拨儿?
  申音(执行主编):
  出差一口气见了四个创业成功者,思考一个问题,创业的最佳年龄是什么?个人感觉是三个阶段:第一是大学没毕业或者刚毕业,前提是你不爱课堂学习而且喜欢当小商贩的感觉;第二是28岁左右。有过基本的商业历 练,而且还有足够的试错成本;第三是40岁前后,高管当腻了,是谓创二代。
  (11月13日 14:35)
  
  小白8:
  想起一部电影的名字:《20、30、40》。人生如此,创业如此。
  (11月13日 15:39)
  waywang:
  还需要再见几个,见了肯德基大叔后,你也许会说创业的最佳年龄是60。
  (11月13日 22:59)
  
  《创业家》杂志:
  当然,对于真正的创业者而言,超过15岁以后的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创业成功,以上说的只是相对于心理和生理的最佳年龄罢了。第一阶段,一张白纸好画图,无知者无畏;第二阶段,更清楚自己想做的是什么,只是如何到达需要摸索;第三阶段。资源方法路径都已水到渠成,要的就是一种背水一战的勇气罢了。
  (11月17日 16:55)
  叶彬:
  严重同意。
  (11月17日 17:08)
其他文献
一、“欲擒故纵”  某特级教师在教授《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曾要求学生把四张卡片上的1、8、9、5组成相关的四位数。开始,学生很顺利地组合出最大的四位数9851和最小的四位数1589。后来,教师要求学生组出第二大的数时,却出现了多种回答,但教师没有指出学生的错误。  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所以在学习中的推理结果也不一样。为了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机预设一些“陷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