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世界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1984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和谐世界是当代中国的外交战略理念和外交实践构想。它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以儒家主张的“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原则与“和合”为精神的文化价值体系作基础,弘扬“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与“致中和”等价值观、方法论。取西方文化之长,补中国传统文化之短,将自己的文明传授出去,让文化成果得到共享。和谐世界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也具有普世意义。
其他文献
保持党的纯洁性,由于其目标指向是具体的“人”,即8200万党员,以及由这些党员所组成的党,所以探索其方法论,就必须围绕“人”这个中心,立足人的“三个本原”,即人性的本原、个体差异性的本原、生存环境的本原来进行。唯有如此,才能提高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生。
国际冲突,归根结底是国家之间的利益对抗。化解国际冲突取决于冲突各方面临的约束条件及其冲突各方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利益是指国民的基本利益和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利益。“如果信息充分,并且政府决策代表国家利益,那么,化解国际冲突的方案一定符合冲突各方在约束条件下的本国利益最大化。”国家实力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决定化解国际冲突的四种情况。
中国共产党90年取得的成就,其功至伟:其一,肩负反帝反封建、建立新中国的重任,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其二,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重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其三,创新中华文明,形成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为特征的中华新文明;其四,开辟“中国道路”,即举世瞩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发展道路”;其五,创立了植根于中华文明、立足于中国国情、适应于人类发展规律的新型国家;其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新的伟大工程,锻造了中国特色的新型执政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党应该倍加
中国民主政治,是在和周围社会政治生态环境的互动中生长出来并逐步发展的。现有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中,既存在着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也存在着制约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要素。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策略,是培育和壮大积极的政治生态要素,抑制和化解消极的政治生态要素.实现民主政治发展和政治生态要素的良性互动,从而建立起符合政治生态的恰当的民主政治.
探讨了影响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金融环境因素的主要构成及其影响机制,重点论证了金融内部、外部环境对微贷客户经理工作绩效的五个维度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西耶斯的制宪思想是其吸收近代西方自由民主政治理论即自然权利论、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基础上的综合性产物。国民唯一拥有制宪权、国民意志至高无上、国民不受制于宪法是西耶斯制宪思想的核心内容。西耶斯的制宪思想有力冲击了旧世界的不平等,但也有可能造成宪政秩序权威的不足。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科学发展观,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演进,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经济社会发展根本上要解决的是发展、改革、稳定、民生四大问题。其中,发展是根本,改革是推动力,稳定是保障,民生是目的。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要处理好发展、改革、稳定、民生的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也要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些好的经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在我国,人民群众自下而上地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与各级人民借助大会及其常委会自上而下地选举产生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具有异同。严格区分、有机结合选举人大与人大选举,将国家权力机关的高度民主与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高度集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基础。
自然资源并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关键在于相关制度设计和管理。在多数国家,自然资源被公共所有或管制。自然资源收益的公共所有更是众多国家、国际组织和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在通往“资源祈福”而不是“资源诅咒”的道路上,世界各国各地的成功经验、有益做法或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除了国有化等直接控制措施,围绕资源开发进行的产业延伸、监管加强、对资源收入的优化支配和使用等措施对破解“资源诅咒”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