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视域下的武则天礼制改革——以母亲服制为例

来源 :天府新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礼·丧服》本于家庭内部父尊于母的尊卑差异,规定父服重于母服,即子女为父始终服斩衰三年,父卒为母服齐衰三年,父在为母仅服齐衰杖期.然至上元元年(674),武则天以“报母之慈”为据上表主张将父在为母服的丧期由期年升到三年.武则天的这一提议挑战和背离了儒家丧服制度背后尊祖敬宗的“尊尊”精神和信仰,开元年间众位朝臣从家庭伦序、禽兽知母不知父、丧服制服原理、现实政治几个层面对武则天抬升母服的做法进行了反驳.但在社会层面,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已成为新的风气.为适应这种社会变化,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下令修订《开元礼》,父在为母服最终以齐衰三年为定.
其他文献
由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及快速城市化,我国各大城市洪涝灾害频发.为了降低大城市的洪涝灾害和发生概率,将智慧技术与大城市防涝减灾相结合对强降雨全过程进行控制,并提出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进行精准化气象预测和预警.同时利用智慧技术控制雨水排水口、雨水管网、河流、排水泵站、水闸等排水系统,进行智慧化的应急救援和城市管理,实现强降雨时期快速排水及人员疏散管理,从不同层面降低城市洪涝灾害发生概率及灾害影响.
明治20年代,在经历了激烈的明治维新变革后,日本社会失范,在知识体系和教育方法的近代化、近代工业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及与之相应的人才培育等方面,都面临着现代转型问题.如何协调传统与近代、东方与西方、个人与社会、身体与精神的关系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匡正激进西化弊病,日本的知识界以“修养”概念为核心、以国民德育为目标,有效地在儒家修身之道与西学之间建立起了多维度的联系.在经历了明治初期的草创期、明治中期的形成期、明治晚期到大正、昭和年间的定型和实用化转化期后,修养主义成为了日本大众文化的核心、当代教育思想
无尽的变化让时尚的整体形象难以被准确把握,巴洛克式绉折则能为我们理解时尚提供一幅生动的肖像画.首先,在存在属性上,巴洛克式绉折是无尽的运动,它象征着时尚的永恒变化;其次,在形态特点上,巴洛克式绉折的运动轨迹是无规律的延绵曲线,它展现了时尚变化的无常性;最后,在呈现结构上,巴洛克式绉折是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时尚则通过贴挤时空,折叠出了万花筒般的世界.此外,在展开条件上,巴洛克风格是现代文化的一种表现,而时尚的绉折也只能生存于现代性语境中.由此,时尚构成了现代性的日常化意象.借由时尚的巴洛克式绉折,我们可以更为
伴随消费主义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形成以图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而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时代,博物馆也参与到了追逐新奇视觉资源的竞争中.基于博物馆观众及其视觉经验的多样化,当代博物馆既秉持着以实物之美来感染观众的做法,同时也试图用技术触动一种感官体验以刺激消费.鉴于普通大众构成了博物馆观看主体的绝大多数,因而技术所生成的体验型表征便逐渐成为博物馆十分注重的视觉模式.然而,批判地审视,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表征时常会因走向景观拜物而与知识视觉性发生隔阂,且容易导致博物馆走向异化.因此,有必要探求一种可以融合
词体起源、词调范围和词调分类,是词体研究中长期聚讼纷纭的重要问题.《唐宋词谱校正》在学术界有关于词体新规范的构建进程中,对这些词体研究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解决.它强调了燕乐在词体产生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辨析词和声诗、大曲、元曲等文体的关系,确定“律词”标准的基础上,明确了词调的范围.其文献价值和研究成果对词体研究走向具有启发意义.
对特殊政府承认与继承的概念和原则作出界定并将其适用于国际实践,乃是关于政府承认与继承的国际法理论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国际法理论亟待创新与突破的一个微观节点.特殊政府承认是指当国家领土没有发生变更,而其政府在以非宪法的方式进行新旧更迭的过程中,因对国家领土的有效控制未能100%地实现而出现程度不同的僵持局面时所产生的对政府的承认的问题.有效控制原则和旨在解决法律上承认问题的不承认原则乃是解决涉及特殊政府承认问题的特殊原则.特殊政府继承是指国家领土没有发生变更、政府更迭因有效控制未能100%地实
现象学的基本诉求是实现“无前提性”,它意味着现象学不能预设任何前提,力求回到“事情本身”(胡塞尔)或“现象”(梅洛-庞蒂).泰勒认为,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都隐含着一种内在张力:现象学无法对一切形而上学或自然科学进行“悬隔”.这样一来,现象学“无前提性”的有效性则受到了严重挑战.尽管泰勒解读方式的合法性有待商榷,但现象学事实上却为泰勒构建哲学人类学的努力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契机,而这正是泰勒反思现象学的真正意图所在.
武后从掌权起到退位前,新置了北门学士、珠英学士两个文馆,改建了习艺馆.这三个文馆较之一般文馆,在馆名、馆舍、职官上都有所不同.文馆建置虽出于服务武后个人的目的,但仍是借着尊儒重学的名义成立的,且其运作也遵循儒馆学术传统,而并未另搞一套,儒学在文馆事务中仍然起着引领作用.北门学士是翰林学士和修书学士的复合体,职责是内廷草诏,禁殿修书;珠英学士以编纂类书、诗歌唱和为主;习艺馆以对宫廷女子开展儒学教育和艺术培养为主.尽管每个文馆自成系列,性质有别,但都在传统儒学的规导下运作,馆务也在儒学学术体系之内展开,并在文
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作为当下最活跃的西方建筑大师之一,在中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历.伴随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逐渐致力于寻求现代城市中“微观城市”的新发展,将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具体的场所环境相结合,为城市化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文章对近20年来霍尔在中国的实践案例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其针对大型公共项目展开的线性空间、多孔性空间及互补性空间实验性探索,进一步研究在城市化复杂背景下霍尔以核心理念驱动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包括微观城市的锚固、城市与景观的交织、核心概念的浓缩和类比思维的提取四个方面.最后,思考以上理念及策
见证纳粹大屠杀的悖论性难题在于如何避免将见证的亲历者化简为再现的事后者.由于两者间难以缩略的伦理距离,以及自然从出的受害者禁区,这一莫衷一是的历史浩劫正在变成稀松平常的历史悬案.作为兼有亲历者和事后者的幸存者,从奥斯维辛幸存的普里莫·莱维撰写的回忆录《这是不是个人》与《缓刑时刻》中的肉身“即刻性”现象,成了切入这一悖论性难题的入口.以莱维的元素知觉为支点,本文借助列维纳斯对元素的现象学分析,揭示奥斯维辛的肉身性穷竭与涌现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论证置身其中的肉有别于置身事外的思,进而将事件的静态再现校准为事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