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风量对采空区氧化带范围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煤炭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白茨煤矿021005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等手段,对采空区氧化带受工作面供风量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最佳供风范围是763~865 m3/min,在工作面回采中以最佳供风量为参考,在工作面经过上覆3处温度异常点时使用风筒布及木板对顶板加固处理并喷洒罗克休封堵漏风通道,实现工作面安全回采.
其他文献
为保障在煤矿井下施工钻孔抽放瓦斯作业时现场工人的生命安全,迫切需要一种反应及时、稳定有效的孔口瓦斯防喷装置.针对现有瓦斯防喷装置需要人工现场安装,且存在封堵延时的问题,设计一种无需人工现场安装,且具有自动封堵功能的瓦斯自动防控系统.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标准化和自动化为原则,设计各主要零部件及自动控制系统.制造样机并试验主要部件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钻杆密封组件的密封性能良好;孔口胶套承压能力达到4 MPa,满足设计要求.井下应用表明:瓦斯自动防控系统完成孔口封堵的平均反应时间为3s,可极大提高瓦斯防
针对潞安矿区单一低透气性煤层抽采效果差的问题,采用现场工程试验的方法,在五阳煤矿7609工作面试验了多种水力造穴工艺参数组合,并且选出了优化的水力造穴工艺参数组合.然后设计了2个试验方案,对1个8m的基本抽采单元的综合效率进行对比验证,方案1采用水力造穴工艺,方案2采用普通钻孔工艺,对比结果显示:方案1钻孔施工时间是方案2的85%,钻孔施工总成本是方案2的96%,抽采纯量是方案2的1.9倍,钻孔成孔率是方案2的1.64倍,且方案1施工现场文明生产水平相比方案2显著提升.对比方案的结果证明,采用水力造穴优选
为搞清外加水分及其均匀性对瓦斯吸附解吸影响的研究现状,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对煤中外加水分的均匀性,不同含水率煤样的制备及测定方法,水分对煤的瓦斯吸附解吸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 表明:对不同含水率煤样制备要考虑:水分加入方式,外加水分均匀性,定含水率煤制备3方面的内容;对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是称重法;外加水分含量对煤的瓦斯吸附起抑制作用,对煤的瓦斯解吸促进和抑制作用兼具,根据实验侧重点的不同重点表现某一作用:外加水分不均匀会改变煤的瓦斯放散特性,影响对煤瓦斯吸附解吸的研究.今后应加大对煤样水分均匀
为研究水力冲孔对“三软”低透气性煤层的增透效果,提高“三软”煤层瓦斯抽采率,根据某矿的实际条件进行了“三软”煤层水力冲孔试验,并采用测试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和纯流量以及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的方法,对该矿的水力冲孔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对于该矿“三软”煤层,采用水力冲孔措施之后,瓦斯抽采浓度和纯流量最大增加了2.4倍和9.22倍,15 d内的瓦斯抽采有效影响半径由之前的2m提高到了4~5 m\'透气性系数由之前的0.0054 m2/MPa2·d增加到0.053 m2/(MPa2·d),水力冲孔对“
针对高瓦斯低渗透煤层透气性差、渗透率低导致瓦斯抽采效率低,制约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等问题,提出水力压裂与CO2相变气爆致裂复合作用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技术方案.采用RFPA2D-Flow软件对不同水压作用下钻孔周边煤体裂纹形成过程及向四周延展的规律进行模拟分析,采用FLAC3D软件对在不同长度预裂缝条件下CO2相变气爆致裂作用的影响程度进行模拟分析,同时在常村煤矿3106工作面进行工业试验.模拟分析和现场验证结果表明:水力压裂试验中,水压达到28 MPa时,作用的有效影响半径达到2.5 m;CO2相变气爆致裂作用
风筒的出风角度对掘进工作面粉尘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对5种风筒出风角度下的风流和粉尘进行模拟,建立了掘进工作面三维分区图.发现风流形成上下2层涡,当风筒出风角度为右45°和上45°时,合涡大且下层涡厚,呼吸带粉尘浓度高;当风筒出风口角度为下45°时上层涡厚,呼吸带粉尘浓度低,此为最优风筒出风角度.
以东沟煤矿1301工作面运输平巷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煤柱下高应力区域巷道围岩塑性破坏范围及应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对采空区煤柱下高应力区域顺层钻孔施工和封孔工艺进行优化,形成中空锚杆注浆加固塑性破坏区煤体、孔内囊袋式定点封孔两堵一注、孔口聚氨酯封堵补注的“三堵三注”工艺,有效解决了高应力区域煤体封堵不严造成抽采效果下降的问题.
为了防范综采工作面初采顶板瓦斯事故,促进智能化综采安全高效回采,通过对龙滩煤电公司3122N工作面顶板条件及煤层瓦斯抽采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了深孔爆破致裂、浅部强制放项、静态膨胀预裂、水压致裂补充和煤壁钻孔卸压、工作面配风强化、采空区瓦斯抽采等一系列顶板控制技术和瓦斯防治措施,总结了综采工作面初采项板控制技术及瓦斯防治措施实践效果和经验,为类似条件推广实施提供借鉴.
为了解决掘进工作面粉尘浓度大的问题,搭建了小型高压气幕优化测试系统并设计了楔形射流腔.首先研究不同截面直径的圆柱射流腔和楔形射流腔对高压气幕均匀性的影响,对于圆柱射流腔,气幕均匀性较差;对于楔形射流腔,当截面直径为φ80 mm时,气幕性能最好.选用截面直径为φ80 mm的楔形射流腔研究不同气幕参数对气幕性能的影响,当气源流量、气源压力和出口宽度分别为0.8 m3/h、0.6 MPa和9 mm时,气幕性能最优.
针对煤矿井下阴暗潮湿、粉尘众多、可燃性气体覆盖的危险性环境,开发设计1套基于VB.NET的安全监测系统,利用监测系统可实时获取井下各环境安全传感器的数据,实时处理所获取数据并与安全阈值比较,实现异常早预警,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