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贝才政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劳动报酬的影响

来源 :财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123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构建反映财政支出结构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对“行政管理支出和财政民生支出的调整对第一、二、三产业部门劳动报酬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CGE模拟结果表明,在财政支出总量增加、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行政管理部门劳动报酬增长过快,并且降低了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占比;其他部门的劳动报酬过低与财政行政管理支出和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报酬增长过快有关;削减行政管理支出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劳动报酬具有正向影响;在财政支出增加的情况下,增大科技等财政民生支出比重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劳动报酬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
其他文献
文章利用我国2005--2007年21个行业近50万组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研究了异质性企业新产品决策的“自我选择效应”,并考察了沉没成本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我国大多数行业中,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生产率均值高于没有新产品推出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企业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这一点在全体企业样本Probit回归中也得到了证实;我国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有着不同的新产品决策机制,非公有制企业的新产品决策中存在“自我选择效应”,而在公有制企业中则不存在。文章还发现,外商独资企业、港澳台独资企业和私营
文章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PPI和CPI进行小波多分辨分析,并将各子成分的低频分量分阶段作脉冲响应研究,探讨了PPI和CPI的波动特征及其关系。结果显示,PPI和CPI波动的波幅、频率和周期均存在较大差异,二者的阶段性传导关系只体现在中长期内;主导PPI和CPI波动的子成分在各阶段均有变化,唯有食品类子成分能够较稳定地主导CPI的波动和预测CPI的走势。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子成分对总指数的影响可使价格调控和有效治理通货膨胀更具有针对性。
文章运用创意阶层和集聚经济相关理论,基于中国30个省域1999-2007年面板数据,考察了创意阶层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创意阶层空间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和间接两种效应。从直接效应看,创意阶层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则表明,创意阶层集聚将通过区域技术创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影响区域劳动生产率。文章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创新和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在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分区域探讨后,文章的结论基本稳健。
文章基于我国13家商业银行2002-2009年面板数据和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银行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变动情况,揭示了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组样本银行年度效率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对照组“明星”银行则无明显变化;(2)研究组银行与对照组银行年度效率指数差值由负转正,说明外资参股比例较高的银行生产效率有明显提升;(3)对照组银行是我国的“明星”银行,其整体生产效率均值最高,其次为股份制银行组,最后为国有银行组;(4)商业银行生产效率在外资参股磨合期内出现普
居于中国近代化中心地位的上海,当时的人力资本状况与近代化进程之间有何联系?文章运用现代人力资本估算中的UHK方法对1933年上海和中国的人力资本进行了估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上海在平均人力资本上具有极其显著的优势。1933年,上海人力资本总存量占当年全国人力资本总存量的26%以上,其平均人力资本约为全国平均人力资本的33倍。与物质资本相比,上海1933年平均人力资本仅及平均物质资本的27.7%,但这一比例仍大大高于全国的水平。
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之间的测量缺口近期持续扩大,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文章根据1994年1月至2010年8月的食品价格与非食品价格数据,运用两区制门槛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价格调整以及传导机制中的非线性特征。结果发现,食品通胀率与非食品通胀率存在门槛协整关系,而且估计缺口稳定,这表明测量缺口夸大了两者的真实偏离。文章还发现了食品价格传导的新信息内涵,即食品价格对非食品价格具有非线性的价格传导性:短期内偏离主要是食品价格上升造成,尤其是在高通货膨胀区制,偏离速度有加快趋势。两区制的Gra
文章基于2005—2008年市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市长(书记)与市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系统地实证分析了市长(书记)交流对流入地FDI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官员交流效应因空间和官员职务而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官员交流对FDI流入呈现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则显著阻碍了FDI流入。进一步考察发现,内陆地区的市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对非市辖区地区的影响实现的。
道契是近代上海城市土地私有产权的登记证书。文章对2005年出版的30卷《上海道契,1847—1911》的资料作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文章统计出了这段期间历年道契的申领面积、契内均价等数据,对晚清上海道契申领总趋势的若干特征作了分析。租界当局和洋商具有扩张租界的冲动,文章分析了引起这种冲动可能的原因,认为人口是最直接的主要原因,并用计量方法作了检验。
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盈余信息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的盈余信息越不稳健;相对于非行业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专长审计师审计的公司对损失的确认更及时;更重要的是发现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能够显著抑制由于终极控制权分离所造成的会计盈余信息不稳健的行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稳健的会计盈余信息能够导致正面的经济后果,文章的研究结论暗示雇佣一个行业专长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存在终极控制权分离的公司是有利的。
文章利用考虑死力连续变化的随机OLG模型,对长寿风险与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我国统账结合养老金安排的体制背景下,通过重新构建的动态生命表,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与生命周期理论一致,即长寿风险的增加会促进资本积累,而我国现有的养老金体制安排不能促进资本积累。模拟的改革方案显示提高个人账户在统账结合体制中的相对比重会极大地促进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