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gz4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烈的民族特色文化既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信仰和灵魂,也代表着民族伟大的精神。民族地区具有的独特文化,是我们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吸引国内外人才进入民族地区旅游和投资的主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网络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已经在各种领域和行业获得了良性的发展。利用现有社会的发展趋势,利用网络及新媒体将民族特色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
  由于目前社会上年轻人对于民族文化的耐心和承受能力不足,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渐渐被历史埋没,所以当下很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系列形式的民族文化推广。我们利用该项目进行一个资源整合,建立一个专业的有组织性的民族文化传播平台,利用好平台与民间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合作。本文对此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做了深度的分析。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当中,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推广工作是一个使得民族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创收的机会,少数民族群众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应增益的重要项目。它的市场弹性是很大的,贴合现代人的消费观,以及年轻人的生活习惯。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文化推广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使得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
  各个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历经时代的发展,传统工艺经过各代工匠艺人的继承和创新,使其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项珍宝,这些手工艺人的继承和创新承载了中华儿女几千年来的智慧与汗水。其中大量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品创意构思非常巧妙,这种手工艺品的创造,即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都足以让世人都叹为观止。
  近些年,随着国家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申遗保护和对传承人的实际的经济补贴;古风歌曲与传统戏剧的兴起,有更多的年轻人对与传统文化有着更大的兴趣,也会更加主动地去认识、购买、学习传统文化。始其逐渐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年轻群体的传统文化产业链。
  随着更多的传统文化在年轻人的社交圈流动,大家也逐渐发现我们国家原来也有这样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的做工非常巧妙,寓意也很吉祥,能够恰到好处地打动我们的民族情节。并且,一些发展势头正好的传统技艺与手工艺产业的产品,已经是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的手工艺产品。一直到今天,平常都市中生活的人们也越来越对自然朴实有着更高的追求,追求一种个性之美,返璞归真也成了现代都市人们追求的新潮流,他们对饰品的眼光也越来越追求个性,以彰显“个人性格"。随着现代都市人群消费品位的升级,也为传统民族手工艺品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一些鲜明特色的手工艺品也受到更多人的喜欢。如果我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市场,那么我们就需要将视线投射到海外市场。放眼海外,“中国热”的温度业也仍持续大力不减,中国文化自身的传统魅力,让外国游客也愈加喜欢,奥运会、世博会更是把中国的而传统文化传遍世界,为中国文化热潮添加了非常多的机会。

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的現状


  对特色文化的关注度较低,保护力度不够
  据统计,除了白裤瑶族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原有的文化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都已经在当时现有潮流和市场的双重冲击下被彻底地冲毁。壮族的山歌也是从2014年国家法律规定每年的"三月三"为壮族的山歌节以后,山歌这个具有特色的文化才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继承和发展。据我们相关调查结果来看,现在我们还有很多壮族的青少年和男女人群并不是真正地会唱山歌,只有少数年纪较小的群众才真正地唱上了几句当地的山歌,表明人民对于自己本土的中华民族和地方特色优秀文化的充分保护和弘扬传承的意识相对比较弱。
  由于人为干涉过多,特色文化破坏严重
  如今的民族特色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民族村寨,村寨的居民凭借自身居住环境的需求进行改良,对原本居住环境进行了重修修葺,在重新修葺的过程中吸收了现今的建筑风格,传统的风貌出现了改变,原有的传统风格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位来自日本的民族学教授用10 万元人民币买下了当地的一座民居,然后一点一点地拆卸下来,连同里面的桌椅和其他生活用品一起运回日本去。他将在日本民族学博物馆中把这座民居按原样重新展现出来。在贵州台江县革东镇源江村的一个苗族村落里,一个美国人拿着大把的美元坐在村子中央,一件一件地采购当地非常多富有民族特色和极富代表性的具有传统中国文化苗族服装,这些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的苗族服饰完全是用中国传统的苗族手工工艺进行布料刺绣,要用六七年的时间才能绣成。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民间工艺品外流,我们很着急,在着急的同时,我们更加应该认真地去思考,我们最终能够对于民间手工艺品的环境保护与其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建国初期起,我国从资金扶持、招生待遇优惠、开办少数民族院校、民族研修班等多个方面采取了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质量和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随后逐渐尝试探索出一种更加符合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点的多种双语教学模式,这一创新探索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少数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民族文化传承出现碎片化和世俗化现象
  民族文化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迁,有的甚至已经消失,一些民族文化已丧失了原有的内涵历史以及原有的传统风格,有些景点或对民俗典故肆意渲染或制造“典故”,造成游客对传统文化的扭曲理解。例如,纳西古乐利用现有的市场和经过旅游和商业性演出后对乐曲进行包装。而一些较少人员演奏的古典音乐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一些古典经腔的音乐现在已经没有了乐队可以进行演奏,整部洞经的古典音乐表演活动也很少举办,一些古典音乐仅仅只有很小的少额旧艺术家还未忘却,乐器不断更新,展现出的韵味及内涵大不如以往。纳西古乐和民间歌舞传承的接班人渐渐断代,很多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改变,使民族文化的传承比较困难。旅游文化展演有效的成为迪庆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使得民族文化在保护和传承的危机中,让民族文化在危机找到了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场所。但由于现有的环境文化下和市场背景下,使得演出节目虽将藏族文化及歌谣基本的展现出来,但却没有了原有的传统风味,使得现有的特色文化出现了碎片化和世俗化的现象。   文化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和资源建设投入的不断扩大,人们在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得到了普遍性的提高。然而对各个地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淡薄。由于我国历史上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民族地区的思想精髓,其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存在有着巨大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民族地区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外出工作,致使本民族的居民对本地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意识淡薄。人们在如今社会和市场潮流下逐渐变得以利益为主导倾向,过分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们渐渐忽略了文化的重要性,忽略了其作用。

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建议


  提高民族文化认识
  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识,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首先人们自身就必须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积极主动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一方面是政府利用好文化特性,提供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对人民群众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宣传与教育,普及民族文化知识,让人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学校加强民族文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年轻新一代的民族文化素养。让新青年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传承民族特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
  提升其思想境界。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深度挖掘,包括各类村寨的历史沿革、各类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族谱、生产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等是民族特色重要的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夏氏族谱、茆耳沟张氏族谱都是黎明村宝贵的文化历史记忆。因此需从中深入挖掘出当地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鼓励他们修撰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历史,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民族记忆,弘扬当地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结合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保证其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展现民族文化,延续民族记忆。

结 语


  隨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不断进步与社会飞速发展,我国正在逐渐完全步入一个和谐富强的现代化小康社会,随着我们的各族人民经济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水平不断得到改善与逐步提高,购买文化能力需求各个文化层次都将得到所应的提高,如今这个民族文化产业,尤其是一些已经具有自己一个民族特点的传统工艺品,以其巨大的广阔市场前景也正在被人们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重视与广泛关注。
  [本文系基金项目: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 项目名称:新媒体环境下的民族文化推广(项目编号:202013638028)的研究成果。]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民族特色小镇 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研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民族文学所,云南·昆明 650034),2020(09).
  [2]卢小婷.“互联网+”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发展探究 ——以广西为例.(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 530006),2019(06).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的知识较为枯燥,数学的基本公式概念等均为应用题的思考做好了铺垫,学生需要透彻的领会概念的内涵,将其合理的应用到题目中,找寻到应用题的解决思路,才能够循序渐进的树立数学的自主求知意识,形成数学的思辨能力,应用题的信息较为复杂,从已知的条件中找到隐含的因素,进而获得未知的理解,可将数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构建数学的认知模型,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数学的讨论,以点带面形成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地理这门学科尤其注重逻辑性,在学习生涯中对学生地理读图理解能力的要求尤为严格,所以,要想提高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必须有效地借助高科技技术。目前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上海量的学习资源学习地理知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进步的更快。
新课标的提出对初中英语提出了更多地要求,要求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构建智慧课堂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来提升自己的学习。传统的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科的特点和对学生的优点和劣势比较模糊,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自身英语素养和英语能力都得不到很大的提升。因此,构建智慧课堂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教师也在教学方式上需要做出改进,本文将详细的论述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智慧课堂的策略探究。
最近几年,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背景下,很多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都开始创新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确定新的教学目标,不只是追求考试成绩,也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是重要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所以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和分析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言是人类在这个社会上得以沟通交流的桥梁,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数量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人民通用的的语言,在国际舞台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以汉语普通话为主的国家,和英语在发音,拼写等方面都是有着显著的不同。为了弥补学习环境的不足,让小学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三年级开始接受英文的基础教育是非常正确的。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目标其实并不难,主要是培养英语方面的语感,让学生熟悉一下英语学科,通过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体会到说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
基于乡村振兴评价研究具有特殊性的最大实际,从指标遴选和赋权方法两个角度对主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改进,以县域为评价对象,提出了依据相关选取原则建立评价指标集合,应用改进的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借鉴TOPSIS法计算指标水平得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并以甘肃省县域数据对该套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熵权法,改进的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具有更强的合理性,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得分更符合统计规律,其在空间分布上与乡村发展大环境较为匹配,各一级指标水平得分与政府政策实践和自身发展
当前应用型高校教育的书籍设计课程教学进入到了推动产教融合从概念改革进入转型升级的行动实施阶段,教育的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着转变。本文旨在提出“OBE”教育理念为指导,将理论教学、实际应用操作相结合,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并用的混合式教学思路。论述分析在书籍设计课 程思政教学中,运用“OBE”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的适用性。确定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最终获得高效教学成果。
"农禅并重"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之一.纵观历代禅宗语录,所载农禅诗比比皆是.其中,具有鲜明音乐文学特色的是田歌和秧歌.若从作品生成的"文学场域"及其体现的"场所精神"看,不少田歌秧歌是禅宗农业生活的真实记录,并且常直接用于特定的禅堂仪式,意在以乐悟禅,此类作品可视作狭义类.而直接抒写禅师对农事生活感念之情的作品,则可归入广义类,它们往往和禅宗仪式没有直接的联系,其性质更接近于文人农禅诗.当然,狭义类作品的音乐性远远强于广义类中的抒情型.但无论狭义类还是广义类,禅宗田歌秧歌创作的思想基础都是"农禅一味",同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日渐蓬勃的今天,教育的改革也随之深入。这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且是人们对知识需求增加的原因。目前社会,终身教育理念逐渐被大众所认同。老子曾经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对学习的态度,逐渐成为今天社会的主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去 看待高职教育,这是对教育的认可,也是是教育的可行之法。打破当今高职教育的尴尬局面,是必然的趋势。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也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普遍认同。
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为管理目标,学校管理的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活动内容和管理方法都受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特色功能的影响。学校的管理必须与学校的现实情况相适应,并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相适应。现如今,高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需求朝着全面化和专业化的趋势发展,社会 对高中学校的要求也日趋严格,所以高中学校想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就需要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使高中学校在新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