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作业设计的一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三阶段,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及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恐怕比其他年级的要求更高,师生共同的作业质量影响最终的结果。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不仅能有效的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应对高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高三语文作业设计中应该注意方向性、规律性、策略性,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差异。如此,在师生互动中才可能体现出作业的价值、作用。
  关键词:高三语文;作业设计
  中国分类号:G633.3
  语文作业承载着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它是影响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语文学习评价的重要载体,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重要环节。优秀的作业设计会让师生交流融洽,且在作业互动中强化知识,启迪智慧,提升学习水平和人文素养,让师生共同获益。
  朱绍禹先生提出作业设计有三个原则,即培养性、科学性、趣味性。我觉得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也许还得要考虑到应试性。即要通过作业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点向能力技巧方面的转化。以下是我的一点浅陋思考。
  一、方向正确,目标明确
  教师设计作业的意图是要巩固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思考和提升,简言之,就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司马迁的《鸿门宴》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典范篇目。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特殊句式五种文言现象非常规范,教师示例后就完全放手给学生完成。如教师通过引领归纳,指导学生自主总结,分类掌握基础的字词知识;再引导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手法,领悟激烈曲折的故事突变对人物性格的展现作用;再探究刘项成败的原因;最后补充练习资料,进行知识的迁移及转化。具体作业设置:1、请每位同学就五种文言现象做归纳,每种最少总结两例,然后交流,补充完善成为自己的复习笔记;2、概括刘邦(或者项羽)的形象特点,并说明依据,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3、书面作业,探究刘邦成功的原因(或者项羽失败的原因),字数100—200,要求论述要分层次;4、迁移练习。下发打印资料:
  ①帝置酒雒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②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姓周的儒生)曰:“舜目盖(疑而未定的意思)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就此材料的课下作业:准确翻译;谈谈司马迁对项羽的看法态度。
  我这样设计的用意,即从字词识记开始到探究形象情感,吻合高考需求,实现巩固与提高并重的目标。
  二、合理安排,勇于尝试
  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语文课堂多遭轻视,那么教师设计作业就要突出趣味性和吸引力。
  首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不少课文段末或课文结尾处都留下了很多令人想象的内容。想象不仅会让单调惯见的作业变得生动新鲜,而且也有利于把握作品形象和情感主旨。比如对《孔雀东南飞》的作业思考:假如焦仲卿刘兰芝他们不殉情,你能为他们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吗?学生大胆设想后就会发现以他们的性格在彼时是没有出路的,这样首先理解到性格决定命运,而命运又受约于时代,既而再理解到诗歌对封建家长制的批判和对美好爱情赞颂的主旨。
  其次,争取设计形式的多样化。高三课堂可写,可说,可演。变换一种学习形式,改变一种学习心态。语文课文百花齐放,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根据不同体裁,进行角色朗读、诵读竞赛、话剧表演、辩论赛等等。如复习中的《我有一个梦想》、《雷雨》、《长恨歌》等,都是能打破沉闷课堂,活跃生动课堂的好篇目。
  我们还可以把语文作业题的设计放到社会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去曲江池遗址公园吟诵诗词,去钟鼓楼触摸历史,去易俗社感受三秦文化。实现知识与趣味并存的目标。
  三、启发思维,掌握策略
  先贤孔子都认可学生的个体差异真实存在,并力行因材施教。我们更应该明白此点,有差异的学生完成无差异的作业,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对学生的不公平。作业的意义在于关注并关爱全部的学生。
  比如在诗词鉴赏复习中,常能碰到抒写愁情的诗词。为了能够把握此类主题,我构思四道练习题,从低到高对“愁”做系统理解:1、用散文化的语言对诗词进行改写;2、对比分析李煜、李清照、辛弃疾词作中“愁”的异同,要求适当引用原句;3、尝试归纳诗词中“愁”的因由,比如思乡羁旅、怀才不遇等,要求有引用;4、积累表现“愁”常用的意象及场景。最好能简单陈述一下其作用(表现手法)。
  再如《小狗包弟》,怎样透过平实的语言去感受“中国的良心”巴金的深沉真挚之情、悲悯愧疚之由?可以联系对比初中篇目杨绛的《老王》:1、为什么写包弟(老王)?怎样刻画的?2、包弟(老王)的死跟作者有直接的关系吗?3、作者对包弟(老王)怀怎样的情感?为什么?4、由此可见作者是怎样的人?四个问题由同学依据自己能力选择回答。
  由此关注并承认作业分层布置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可配合的。
  四、注重素养,人文关怀
  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在大阅读和作文上都有所要求,作业设计的侧重点就要注意净化学生心灵,提升思维品质。
  如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作者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隐藏在细节性的场面描写里,排比反复句式令人难忘。作业设计如:1、仿写一段生活场景来表达对家人的深厚情感;2、为你身边类似的勤劳善良默默劳动的人写篇小短文;3、围绕“学会感恩”主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希望树立这样的意识:注重素养,体现人文关怀。
  用耐心,给自己和学生足够的成长时间。作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要有可行的方法,有时间的发酵,有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综上所述,語文作业的内容设计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在探索路上,我们虚心学习,灵活改进,以期实现作业设计的最优化。
其他文献
[摘要]我反复向学生讲,作文是写出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或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关键词]引发;激发;奋发  中国分类号:G633.34  语文课堂学生怕作文,原因就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教师辅导学生作文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定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潜心研究,终于找到一门自己辅导学生作文的“法宝”。开
摘要:视频作文教学在吸引学生保持持久注意力、培养学生活感悟能力与激发学生作文内驱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实践中更容易让学生认识、理解、把握、运用作文内在的规律与技巧,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作文教学“革命”,促进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频;作文教学;思考  中国分类号:G633.34  “物不平则鸣”,优秀文章乃至文学经典之作往往是作者特定时空环境下“不
摘要:朗读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情感体验过程。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朗读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载体;能力  中国分类号:G6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