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方院校向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公管事业管理专业为培养能适应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从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保障四个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公管专业学生公共事业管理意识,增强公共事业管理水平,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150-02
  实践教学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决公管专业岗位需求和应用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这一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是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保障“四位一体”的模式。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精确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开展的依据,“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应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楚雄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分析楚雄师范学公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本专业学生毕业就业的类型包括:政府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学校教育、转行和自主创业,考研。其中政府企事业单位中基层政府、社区、街道所占比重较大。
  围绕就业行业和岗位,可将公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设定为:提高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增强业务能力与适应能力,培养从事基层公共事业管理素质与能力。具体目标确定为:通过专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认识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功能、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工作程序;通过《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培养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领导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通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概论》等课程体验公共事业管理者的角色、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精神、态度、价值;通过《公共政策概论》、《法学概论》等课程了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通过《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学》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理论与分析》培养数据的搜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现代公文写作》培养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公关礼仪》培养人际协调、沟通能力;《面试技能培养与实训》、《公务员考试专题》提高学生就业考试和面试能力。
  二、以提高应用能力为出发点构建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应用能力须以实践内容为保障,探索形成包括基本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本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主要内容包括:国防教育与军训、公共课实践、社会实践、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技能训练。基本实践贯穿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因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专业实践主要内容包括:课程实践、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岗位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训课程、专业实验课程。在《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概论》中都可以实施课堂实践教学。职业教育课程、职业岗位课程、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实验课程、专业实训课程是专门针对公管专业未来就业最重要的岗位和行业设置相应课程培养未来职业技能。根据学生需要开设《申论》、《面试技能培养与实训》、《公务员应试专题》对公管专业学生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村官等基层公务员考试能力,参加就业面试的能力进行测评和训练,提高就业竞争力。综合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见习、专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社会组织进行考察,了解其管理规划、管理与决策、政府管理、政策研究的过程和内容,使学生明确公共事业管理和其他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毕业论文综合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综合训练,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初步进行专业研究的能力。
  三、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目标丰富实践教学方式体系
  为提升公管实践教学效果,应该针对专业的特点探索丰富的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在基本实践模块,除国防教育与军训、公共课实践、社会实践、学术与科技竞赛活动、技能训练,可以探索结合《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开展社会调查,从而更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也增加与社会的接触。在专业实践模块,应丰富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原则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课堂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设置了一定学时的讨论课,就某一问题进行现场讨论。小组项目式教学:在教学中将学生分为一定的小组,在课前给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由小组共同完成内容,并集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角色扮演式教学:把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职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扮演招聘单位人员、经典实验中的被试、工作单位中的员工、单位里的领导等角色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模拟和体验管理的实践,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综合实践模块,除专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传统实践方式,可建设和利用公共事业管理专用实验室,加强学生公共事业管理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动手使用专业领域的各个模块,熟悉办公软件和工作需要接触的办公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性。邀请成功人举办讲座、与学生座谈,介绍创业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四、以确保实践教学实效为主抓点强化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制度保障。为强化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应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小组,制定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安排、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所需要的条件、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活动经费保障、实践教学考核办法等做出规定,为实践教学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使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从制度上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   2.建设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强化物质保障。一是立足本地积极与社会企业行业合作,建设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与合作,尽量与实习基地形成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二是应着力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应加大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如:成立公管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三是学校和学院应加大投入,建设公管专业实验室,建立以电子政务为中心的实验室,为实验课程的开展提供保障。即通过建立仿真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模拟实验训练环境,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模拟环境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的经营过程,从多个方面了解并熟悉相关实践和各种标准。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的师资应是“双师型”的,教师应同时具有深厚的职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的复合型教师,通过指导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练习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应在教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适应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实践教学研讨班、学术交流会,通过沟通交流,开阔青年教师眼界,学习其他高校同专业的实践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与相关单位合作,将青年教师派遣到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依附培训,参与管理实践,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再次,可以聘用知识和能力较强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作为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给予学生指导。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招聘一部分业务能力强,熟练掌握公共政策、理论知识的领导、公务员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师或进行实践指导,这有利于丰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应建立量化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对指导教师的出勤、指导效果、指导方法的考核,对学生实践态度、出勤、实践效果的考核。同时配套的考核指标,加强考核,以确保实践教学高效完成。
  总之,通过探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使得学生在毕业就业时,掌握就业技能,提高竞争力,使得学生到工作岗位能够立即从事工作。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61-63.
  [2]王丽霞.“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8,(3):126-127.
其他文献
摘要:手机已作为生活必需品全面进入大学生生活,而手机上网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分析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手机上网的基本现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行为特征,并总结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手机上网;思想行为特征;教育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楚雄师范学院搭建了六个实践平台,即实验教学“8 2”模式平台、设计性实验平台、开放实验室平台、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平台、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科研项目及参与学生教师科研项目平台。平台建设以来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实验》、《物理通报》、《实验科学与技术》、《光散射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9篇,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在“全国大学生大学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一锤定音”式考核模式的弊端,在探索基于SPOC平台的“3 1 3”考核模式基本内含的基础上,阐述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3 1 3”考核改革的基本做法和成效,供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参考。  关键词:SPOC平台;道路勘测设计;3 1 3考核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125-02  课程考核作为
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受瞩目的国际重要电子音乐节的新秀——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于2005年10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拉开帷幕。在金秋十月的迷人空气中,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荷兰等欧洲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子音乐作曲家来到北京,这是继2004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之后,国内电子音乐的创作、研究、教学及商业等领域的朋友们再一次汇聚北京的重要电子音乐盛事。本次2005北京
11年11月12日,在西子湖畔、玉皇山脚,由浙江省音乐家协会、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霞影琴馆承办的纪念琴馆成立十周年古琴系列活动如约而至。本次纪念活动为期两天,期间分别安排了“流金岁月”霞影琴馆成立十周年纪念音乐会和“琴韵流芳”古琴名家音乐会两场演出,组织了“琴韵流芳 流派纷呈”古琴传承研讨会和“流派纷呈”古琴雅集活动,参加活动成员除音协领导、琴馆学员、各地琴友外,还包括古琴演奏家、
摘要:为改变诗歌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质量,教师可以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精心设计导语。指导朗读,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韵味气势和感情色彩,陶冶性情。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帮助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采用多种多样的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读写结合,以写促读,以读带写。  关键词:精心设计导语;指导朗读;精心设计问题;采用多
摘要: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生存与发展遇到的挑战,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随之转变;尤其一度被认为图书馆处于边缘状态、地位削弱,危机四伏等观点,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为此而感到担忧,实体馆能否被虚拟馆所取代呢?国内外研究者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都做了深度探讨,笔者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到馆的实际情况,就积极探索图书馆文化功能创新,实现文化技能型、艺术创新型图书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文
摘要: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实验,其分析技术手段发展很快。“互联网 教育”是近年来提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理念。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互联网 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本文以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为例,构建“微课 翻转课堂”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并建立网络互动平台,探讨“互联
摘要:“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是我们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就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剖析和行为分析工作,与“问题学生”展开平等的人格对话,选好“突破口”,时刻注意发现“问题学生”的细微变化,紧跟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方法;思想剖析;人格对话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现状堪忧,亟待改革。本文以高职旅游类公共英语为例,从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公共英语;课程改革;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22-02  根据作者2012年对所在单位大一新生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