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js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行支架取栓治疗的老年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120例,根据术后90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mR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52例(mRS评分≥3分).收集2组临床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入院时NIHSS评分、冠心病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发病到再通时间、机械取栓次数、血管再通、侧支循环及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OR = 1.148,95%CI:1.047~1.259,P =0.013)、发病到再通时间(OR = 3.536,95%CI:1.314~9.516,P = 0.012)、血管再通(OR = 1.627,95%CI:1.115~2.375,P = 0.012)、机械取栓次数(OR = 2.380,95%CI:1.284~4.411,P = 0.006)、侧支循环(OR = 1.431,95%CI:1.126~1.867,P =0.013)及全身麻醉(OR = 1.988,95%CI:1.137~3.476,P = 0.016)是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到再通时间、血管再通、机械取栓次数、侧支循环及麻醉方式均为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支架取栓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析社区综合管理对2型糖尿病防治效果.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91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测验组(56例)和比照组(35例).比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测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综合管理.探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遵医行为、管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测验组患者HDL-C、遵医行为与管理效果指标高于比照组,血糖水平、TC、TG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比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综合管理临床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患者血糖水平与
探究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特布他林治疗,实验组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对2组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Sp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治疗,可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血气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意义重大.
坐起-行走(sit-to-walk,STW)是日常活动的常见动作,对于身体机能较弱的老年人群,由于肌力下降等因素,易导致STW过程中跌倒风险的增加.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阐述STW过程中的时空参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介绍STW动作的时相划分和影响STW动作表现的因素,帮助规划和评估STW动作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跌倒风险.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对症治疗),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中医养生干预).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养生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和美托洛尔治疗后其分别产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在我院2016年12月份-2021年12月份期间以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疾病就诊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参照进行对照组与研究组的划分,各为45例,对照组为胺碘酮药物干预,研究组为美托洛尔药物干预,将患者再住院、心脏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视为观察重点,运用不同方案后两组产生的效果进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再住院、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数据指标均显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6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潘托拉唑药物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占97.8%,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占77.8%,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其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差
现代大型化烧结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波动,表现为烟气系统的压力波动和温度波动.稳定系统压力,杜绝生产过程直接兑冷风,不仅能提升产品质量,还能降低后续脱硫、脱硝及布袋除尘器的烟气处理量.而且,稳定烟气温度亦可满足烟气脱硫脱硝的高效运行.绿色烧结生产之初,烟气调温稳压至关重要.当今的长流程烧结生产工艺中,再增设了粗烟气调温稳压降尘预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协同提升烧结矿质量的稳定,对烟气脱硫脱硝也有关键的作用.
目的:为增强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效果,分析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疗效.方法:本次共从我院收入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选取了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19年6月~2020年12月到我院就诊.其中有1/2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1/2在该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用时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在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s
文章阐述了鞍钢鲅鱼圈1号高炉(第一代)大修停炉出残铁操作的过程以及经验总结.本次操作是鞍钢首次4000m3高炉出残铁,从出残铁方案的审定,残铁口位置的确定,残铁沟与残铁坑的设计与制作,都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从操作实践结果看,放残铁效果较好,炉缸残留渣铁较少,放残铁操作圆满成功,为高炉大修工程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目的 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Ⅱ)与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房颤患主要终点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缺血性脑卒中.结果 高SⅡ组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比例明显高于低SⅡ组(14.3%vs5.3%,P<0.01;9.3%vs 3.8%,P<0.01).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高SⅡ组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风险明显增加(HR=1.776,95%CI:1.109~3.065,P = 0.018;HR = 1.512,95%CI:1.011~3.742,P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