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扰,是你的善良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家黄永玉在《北向之痛》一文中,以古雅隽永的笔触,记录了他和钱钟书交往的逸事。黄家和钱家是邻居,相距只有200米,多年来,黄永玉先生只拜访過钱家两次,不是他不想,而是怕打扰他们的宁静,怕浪费他们的时间。钱家四口人都戴眼镜,周末有闲,各居一角看书做学问。黄永玉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不但画得好,写得也好,而且情商高,与钱家交往的方式很特别:“有时南方家乡送来春茶或者春笋,先打个电话,东西送到门口也就罢了。”
  每次看到这儿,我的心都会温柔地动一下。送人礼物,又怕打扰人,礼物只送到大门口,这是多柔软的心啊!不打扰别人的宁静是一种慈悲,不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一种善良。默默地守候,远远地关注,这何尝不是一种慈悲呢?
  不打扰一朵花的盛开是一种温柔。一粒花种在潮湿幽深的泥土里默默酝酿,用尽生命所有的力量,破土、成长、开花、凋谢,倔强地遵守着生命的时序,适当的时间来,恰当的时间去,努力完成生命的流程。如果你爱一朵花,不要在它最美丽的时候把它摘下来。不打扰它,让它静静地盛开,就是你最大的慈悲。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说:“一朵花静悄悄地开,那不为人知的美丽,在夜里更加迷人。”凌晨四点,他与一朵无眠的海棠花对视,凝神细窥,不打扰,不采摘,更没有影像记录。在凌晨的微光中,用一颗慈悲之心,欣赏一朵花,守候一朵花,感恩自然恩赐的美丽瞬间。
  不惊扰一只鸟儿的安宁是善良。那些弱小的生灵,像小人物一般,一直都有自己的生存困境。像麻雀,特别是大雪天,连觅食都非常困难,胆子小,力量弱,活得辛苦不易。如果你爱一只鸟儿,不是下套捉住它们,圈养在笼子里成为一只宠物。而是不打扰它,让它在辽阔的天空中飞翔,划出美丽的弧度。人与鸟各自安好,才是最大的慈悲。
  那个黄昏,天空微雨,一只麻雀像一片落叶一般,轻轻飘落到窗前的栏杆上。不知道它经历过怎样的动荡,只见它翅膀收拢,双目紧闭,两只枯瘦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栏杆,一动不动。我不敢惊扰它,只静静地看着它,不由自主地暗暗揣测:这个小家伙是困了?倦了?受伤了?迷路了?被人追赶?还是无家可归?掌灯时,我再去看它,它早已飞走了。
  幸福是一种纯粹的私人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你眼中的平凡、心中的苦难,也许正是别人眼中的幸福。《庄子·秋水》中有一句话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不打扰别人是你的修养,是你的慈悲。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别人,以自己的视角作为判别事物的标准。岂不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你认为好的,别人未必认为好;你认为不好的,别人也未必认为不好。生活本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你珍惜自己的快乐,请不要随意打扰别人的幸福。不管别人的幸福在你的眼中如何卑微,如何渺小,如何不值一提,不打扰就是最大的慈悲。
  愿你与温柔,与善良,与慈悲,与美好结伴而行。
  [怦然心动]
  “不打扰”是尊重别人,让其他生命处于一种很自由、很舒服的状态;“不打扰”也是一种自尊,让自己平等地和其他人友好地相处,共享生命的温柔、善良与美好。不去打扰一朵花的盛开,当我们凝视一朵花的绽放时,就是尊重一种生命的时序,尊重一个美丽的瞬间,亦是尊重我们自己在那一刻对美好事物庄重的姿态。不去打扰一只鸟儿的安宁,让它拥有飞翔的翅膀时,就是尊重一种生命的自由,尊重一个灵动的身影,亦是尊重我们自己在那一刻对弱小生命慈悲的姿态。我们不需要妄加评判其他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就让生命与生命邂逅的每时每刻,彼此尊重,各自安好,这种“不打扰”,就是最温暖、最令人倾心的善良。
  【文题延伸】真正的慈悲;美丽的善良;尊重生命……(小引)
其他文献
初冬的阳光暖洋洋的,满树枯黄的叶子也显得有些精神了。  我背着书包,等候去补习班的车。在站台张望了许久,公交车在车水马龙中喘着粗气一颠一颠地驶来,两扇门随着“呲——”的喷气声打开。上车,投币,找座位。玻璃窗蒙着尘土,外面的不息车流显得黯淡无光。我的心情也像是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透不进光来……  车子在柏油路上有些摇晃,阳光还是努力地挤进了车内,斜斜地笼在每个人身上,困意如同潮水般来势汹汹。我的脑海
春节过年,富足的日子来了以后,这里每家都会烤一大盆烧肉,三、五十斤,能吃出正月去。洗净加十几种佐料煮好的猪下货,热气腾腾,肉味满院,放在大锅里铁箅子上一烤,烧肉香味一出来,独有的香味,奇香四溢,缭绕出檐下,顺着微风,一里地外都能闻得到,“谁家烤出烧肉来了!”自己往家赶的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  我的老家山东诸城,隋前称东武,宋时为密州。潍河自西南入境百余公里而由东北出境入渤海,八百里昌潍大平原,“
阅读训练一  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①鼓盆而歌②。惠子曰:“与人居长子③,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④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⑤!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⑥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⑦然寝于巨室⑧,而我噭噭⑨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
赵家庄卧在小城的南边,你只能轻轻地唤着她,方才能感受到她的真情与温暖。  青砖铺径,溪水泠泠,天空中落下一串清脆的鸟鸣,却转眼被散学归家的孩童嘴边的笑声盖去。抬头望去,仲秋之阳,金黄而圆润,照在绿叶上,激起微小的光晕。而那些从树叶间漏下的则被筛成斑驳的影子,成了地上或深或浅的圆。翁媪相依,美得像一幅油画。  我倚着那棵老榕树看着,愣神。值得回味的太多,泪水却先充斥了眼,恍然间,一段段温暖记忆涌上心
我漫步在一片花海中,芬芳在空中萦绕着,鸟儿在空中忽上忽下地翻飞跳跃,唱着歌儿,忽地又飞向远方。背后传来一阵笑声,啊,是我的朋友……  “叮铃铃,叮铃铃……”闹钟的声音打破了美好的梦境,睡意朦胧的我望着刚露出鱼肚白、还未彻亮的天,心想,今天应该是星期一吧。  几分钟后,又听见了厨房里的流水声,我知道,是妈妈在为我做早餐。打着一个哈欠走向桌边,只见古朴的碗里冒着一缕湿润的蒸汽,窗外的色彩也在上升,变得
窗外的雨依然没有停的意思。雨滴轻轻地打在树叶上,树叶被打弯了,雨滴从树叶上滚落,滴在路边的小水洼里,水面上浮漾出细细的涟漪……  撑一把紫伞在雨中彳亍,看远处车水马龙的朦胧,听雨打绿叶的声音,恍惚记起几个月前的那段对话。那点滴像涟漪般在雨中漾开,纯粹静好,氤氲成一缕缱绻的香。  岁末年初的疫情把我们锁在了家里,在桌前坐下,轻倚桌子,面前的电脑开着,音乐也开着,挂着QQ,和好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三十年前,听朋友讲起他的农民老父亲。这位老父亲一生赶牛车、赶马车,没有坐过汽车、火车。后来,在城市读完大学又找到工作的儿子,决意请父亲坐一次火车,并告诉父亲要坐快车。父亲这才知道,原来火车还分快慢,就问儿子快车票便宜还是慢车票便宜。儿子答,当然是慢车票便宜。父亲惊奇地说,坐慢车的时间长,怎么反倒便宜?那时我们一边听朋友讲,一边笑,笑那老父亲的天真。  三年前在新加坡,读到一则关于跑步的故事。一个青
看到爷爷的眼睛,总能令我联想到蘸着浓稠墨汁的毛笔在宣纸上草草画出的一笔横。  我喜欢盯着人的眼睛看,总能看出点什么:喜悦的、空洞的、悲伤的、愤怒的……但一到了爷爷这儿就不太管用了,也不知是因为他眼睛太小,还是他的性格本就这样的缘故,当我注视着他时,总觉得自己是跌入了一潭深不见底的池水中。幽深得令我恐惧,寒冷得令我生疏。  爷爷的面部表情极少,大多时候,他都拧着眉头,抿着嘴,把眼睛睁得老大,看春风不
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物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
热点文题  同一天,同一地方,读同一本书,做同一个游戏,有人快乐,有人不快乐。你具有一颗容纳快乐的心,才可能拥有快乐。快乐是会意的一个眼神,是善意的一个微笑,是说出的一句心声。它来源于一颗坚守的初心,来源于心中的一份热爱。它是心灵的一种美好体验,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要写出真情实感,700字左右。  文题解析  快乐是人的一种心灵愉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