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函数在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的解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复合函数在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与构成复合函数的内层函数及外层函数在同一点的属性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举例分析由两个函数所构成的复合函数在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与这两个函数各自在同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的关系.
  【关键词】 复合函数;函数的连续性;函数在一点的极限
  1 引言
  函数极限与连续性是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函数的极限运算也是中学数学要求掌握的一种基本的运算能力,而连续性的意义对于中学生也是直观显见的.本文从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复合函数在一点的极限与连续性的不同情况.根据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一个函数在一点有极限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而如果一个函数在一点连续,则这个函数在这一点的极限等于该点的函数值.对于复合函数,根据内层函数与外层函数连续性的不同情况,复合函数在一点是否有极限、极限的计算以及是否连续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本文对这些情况给出具体的举例分析,希望对中学数学及大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些直观的素材.下面给出函数在一点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的基本概念与相关定理.
  2 基本概念与定理
  4 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复合函数在一点的极限值与内层函数及外层函数的连续性有直接关系.我们可以给出以下结论:对于复合函數y=f[g(x)],有U°(x0)Df。g, 且g(x0)=u0,若复合函数y=f[g(x)]在x=x0处不连续,则函数u=g(x)在x=x0处不连续或函数y=f(u)在u=u0处不连续.这一结论可以看作定理3的逆否命题.另外,从不同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若函数在一点连续,在求函数在该点的极限时,极限符号与函数符号可以交换.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上册):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上册):第七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杨传翔.如何理解极限的定义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 102-103.
  [4]李卫峰.复合函数极限法则的一个注记 [J].大学数学,2014(6): 87-88.
  [5]马建清,向彩容,喻敏.关于求极限的几种方法 [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35-36.
其他文献
【摘要】在解决导数问题时,有两个问题会给解题进程带来极大困扰,其一是审题无从下手,其二是解题策略如何选择.端点分析法提供了一个审题破题的常用方式,同时通过端点分析可进一步明晰何时采用端点效应、分类讨论及分离参数等常用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审题;端点分析;解题策略  一、何为端点分析  【考题一】(2016全国Ⅲ文21题改编)设c>1,证明:当x∈(0,1)时,1 (c-1)x>cx.  【思路
【摘要】培养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这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认真观察、大声朗读、巧妙标识数学题目,理清题目构建思路,找出题目中各种等量关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形成真正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存在短板,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知识储备较少,缺少审题主动意识,以及思维定式的影响,导致学生审题能力的缺失,教师要给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从差异化教学、实物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发学生思维的策略,以期为研究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实物模型;游戏化教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指的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通过已有的
【摘要】纵观这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特征,同时坚持稳中求新原则,有关高等数学背景的问题会逐渐在高考试题中丰富起来,譬如函数图像的凸凹性、导数中的拐点、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利普希茨条件、洛必达法则……高考解答题中的函数与导数题,涵盖高等数学思想尤为突出.对恒成立问题中的求参数取值范围,参数与变量分离较易理解,但有些题中求分离函数式的最值有些复杂,而利用洛必达法则能较便捷求值.运用高数理论
【摘要】课程思政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探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新途径.课程思政可以有效拓宽高校思政教育渠道,也可以有效提高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思政;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沈阳理工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SLGJG2019080);辽宁省普通
【摘要】数学思考力是指一种逻辑运用、本质联系和信息建立的能力,也是一种搜索更广、潜入更深的思维活动.以数学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正是数学思考力的体现.以数学实验为载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懂得思考步骤,具备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思考力的增长.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实验;数学思考力  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过:“数学的本质在于思考的充分自由.”义务
【摘要】线性代数是我国高等院校理工类和经管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金课”背景下,笔者根据金课标准和金课建设目标,结合线性代数的多年教学实践,对线性代数在打造金课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旨在探索创新线性代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线性代数的教学质量,为新工科背景下的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线性代数; 金课; 教学研究  200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
【摘要】大数据时代能够为初中数学精准教学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以此可以更好地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帮助教师更好地研判学生认知数学的情况,从而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选择更好的教学时机,创设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流程,更好地指导学生练习,实现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反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初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网络大数据进行课堂精准教学,加强重点内容讲解,有效采集大数据精准设计作业练习,更好落实
【摘要】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数学问题的产生离不开数学情境.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具体问题和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问题的总结过程,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问题情境;思维;创造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中,教师要巧用问境“活水”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有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
【摘要】审题是解题的开始,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解答的结果.学生在解题中遇到的障碍,很多情况下都产生在审题这一初始环节.很多小学高年级学生常因审题不细,题意不清等原因造成列式解题的错误,通过培养学生“四能”的能力从而有效解决审题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审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尚不能有效的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思考方法,所以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学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