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那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6月松岗人民医院燕川社区健康服务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那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7年6月松岗人民医院燕川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加以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时间为2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和DBP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血压具有降压平缓、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
其他文献
关键詞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进展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而在我国,DN导致ESRD发生的比例也逐年上升[1]。因此,明确DN的发病机制,防止DN的发生以及延缓DN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下列因素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 遗传因素 DN为多基因参与的疾病。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ACE)、醛糖还原酶(A
摘 要 目的:探讨他汀类调脂药物的变革。方法:随机抽取5年來住院患者65例。分别用他汀类和不用他汀类药物比较死亡率和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5年后效果比较,A组冠心病4例,脑卒中8例;B组冠心病10例,脑卒中15例。A组死亡率11%,B组4%。结论:他汀类调脂药物新变革,认识转变推动治疗地位提升,逐渐摆脱基线LDL-C束缚。 关键词 他汀类 新变革 调脂药物
目的:探讨微创钻颅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该技术治疗164例高血压脑出血与同期152例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比较、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后14天两治疗组的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系统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钉棒系统对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每例患者均行术前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且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心肌病变。文章从"脾虚"为糖尿病关键病机的观点出发,结合脾-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适用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系统等中、重度感染。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第三代喹诺酮类,含氟称为氟喹诺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