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救母》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1课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说:“要用小学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神话故事《沉香救母》中那神奇的人物,神奇的力量,神秘的色彩,如磁石一般吸引着孩子们。它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沉香不畏艰险,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仙人,在仙人的帮助下,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力劈华山,救出了母亲。二年级的学生借助拼音已能准确地读完整个故事,但如何挖掘出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教育价值呢?笔者尝试抓住文中的核心句“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辐射全篇,引导学生读出沉香“不在乎跋山涉水”、“不在乎餐风饮露”、“不在乎伤痕累累”,历经千辛万苦救母亲的一片孝心。
  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学习沉香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2.想象沉香扑进母亲怀抱时的情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3.学习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
  
  一、救母心切——捕捉一个“奔”字,初识“孝心”
  
  1.为了救母亲,沉香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他拜别了师傅,向着千里之外的华山奔去。如果把“奔”字换成“走”字行不行?(师分别表演“走”与“奔”的动作)为什么?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文字无语却有声。一个“奔”字看似寻常,实则是沉香无言的心声:为了早日救出母亲。他恨不得插上翅膀,一日千里。抓住“奔”与“走”进行比较置换,引导学生沉入其中,在品味语言、揣摩心情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话感。,
  二、不畏艰险——聚焦“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品读“孝心”
  
  1.所读课文觅“孝心”。
  为了救母亲,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千里之外的华山奔去。我们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一路上沉香经历了哪些苦难?(师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交流感悟析“孝心”。
  (1)跋山涉水见“孝心”。
  课件出示: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①你们知道沉香到底翻过了多少座高山?是一座?两座?还是……
  ②(教师画深涧)你们看,这就是深涧,跨过这一道深涧可不容易,沉香跨过了多少道?
  ③读到这儿,你想对沉香说什么呢?为了救妈妈,受再多的苦,(板书并引读)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2)餐风饮露见“孝心”。
  ①沉香还经历了哪些苦难?(学生回答。)(课件出示: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野果、泉水能填饱肚子吗?
  ②可是,有时在深山中连一颗野果也吃不上,连一口水也喝不到,这时,沉香只能饿着肚子在山中艰难前行,累了他会怎么想呢?
  ③坚强的沉香对于这一切,(第二次引读)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设计意图:借助文字,引导学生想象,丰富文本留白,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思维与情感的训练。(3)伤痕累累见“孝心”。
  ①师范读:沉香走呀走呀,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老师刚才读得对吗?有什么不一样吗?
  (课件出示:1.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2.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大家来读一读,比一比,哪句话写得好?好在哪儿呢?
  ②为了救妈妈,对于这些疼痛,(第三次引读)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设计意图: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读中比较“一个个、一道道”与“一个、一道”的区别,推敲、咀嚼品味语言的意蕴和情味,积淀语感,领略文感,涌动情感。
  (4)千辛万苦升华“孝心”。
  ①师深情地引导:白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小沉香,外面这么热,你为什么不歇会儿?夜深了,一轮明月伴随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小沉香,这么晚了你为什么还不睡觉?茫茫沙漠中,小沉香的嘴唇早已经干裂,几分钟前他喝掉了最后一滴水,他再也没有力气走下去了!小沉香,你为什么不歇一歇?让我们一起来问问他吧。
  ②种种困难像猛兽一样拦住了沉香的去路,面对这些,他害怕了吗?犹豫了吗?退缩了吗?放弃了吗?(第四次引读)他一点儿也不在乎。,③沉香把这些苦难都化作了力量,带着一个坚定的信念上路了,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设计意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设计四次回环往复,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叩击文本,潜心涵泳。将心灵行走在言语与意史之间,将文本读厚、读实,读出沉香为了救母亲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精神。此时,沉香一片赤诚的救母之l心已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渐渐升华开去。,
  三、追本溯源——写好一个“孝”字,解析“孝心”
  ,1.是什么让沉香有勇气战胜了这么多困难?,2.对,沉香有一片“孝心”。小朋友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孝”字。(师在黑板上范写“孝”字。)“孝”字上半部分是老字头,表示一个老人,“孝”字下半部分是一个“子”字,这个“子”表示小孩,子女奉养父母、晚辈侍奉长辈就是孝。是孝心让沉香苦练武艺,是孝心让沉香不断战胜困难。小朋友们,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劈开大山的神斧。,设计意图:“孝”字是一个会意字,学生在对生字“孝”字字形得到感知的同时,理解了“孝”字的字意。可以这样说。这时沉香的孝心不仅感动了仙人,也深深地感动了孩子们。,
  四、母子情深——特写一个镜头,彰显“孝心”
  ,沉香劈开了大山,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他的心情怎样?是啊,受苦多年的母亲终于重见天日,分别多年的母子终于见面了。此时此刻,他们母子俩会说什么呢?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在想象对话中感受浓浓的母子之情。,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温馨的团聚啊!现在谁来把“沉香救母”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学生讲述故事。),回去以后,小朋友们还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听。,设计意图: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创设独特的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体验文本的情感,用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位学生。
  责任编辑:王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的与日俱增,不定陈诉综合征(UCS)有逐渐增加的趋势。UCS是以头痛头昏、心悸、全身倦怠、易于疲劳、性欲减退、不眠、胃肠功能障碍等躯体不固定的多主诉而
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在探讨高校电子政务教育的重要性基础下,对我国电子政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要从、加大投入、进行教学改革、转变管理模式、注重实验室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历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