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及主要内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概念随时代发展逐渐形成科学认识,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健全状态,本文详细分析健康概念涵盖的意义并从三方面具体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具体问题,论述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通过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共同努力,把每个幼儿培养成一个健康的人。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概念;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用疾病或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全状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从此规定中可以发现,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首要任务。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增强幼儿健康可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也有益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是幼儿的幸福之源。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一、当前幼儿园健康教育现状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其它各领域教育的基础,健康教育既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顺利参与学习、游戏的重要保证。但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如重智力轻健康教育等,具体情况如下:
  1.对健康概念认识模糊不清
  目前教师对健康概念和健康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不够明确,对健康的多元化认识不清晰,仍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概念上。对现在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与整体性缺乏必要的认识。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很多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仅在保健和体育中关注幼儿的健康教育,忽视了对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2.心理健康不被重视
  有的幼儿由于家庭缘故、教育缺陷或者心理发展滞后等原因,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异常现象,如自私、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等。但幼儿园现行健康教育大多采用单一的生理保健的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在很大程度上不被重视,同时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及家长功利化的影响,教师更多强调幼儿智力开发,忽视幼儿的人格培养和愉快体验。这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从一些统计数据可发现,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须引起家长、教师及全社会的足够关注。
  3.家园健康教育相互脱离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至关重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目前现状幼儿园和家庭中却相互脱离,教师认为只要对幼儿在园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幼儿回到家庭是否还能持续在园的健康态度和行为与其无关;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此状对幼儿教育不利,幼儿园与家庭教育要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全面成长。
  笔者具有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下面就结合自身教育体验来谈下健康教育涉及的主要内容。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生活卫生教育
  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获得日常生活中必须的、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卫生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能力,逐步提高幼儿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幼儿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如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基本生活能力的培養,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保持环境整洁的教育及预防保健的教育等。
  2.安全教育
  主要是帮助幼儿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幼儿逐步懂得爱护自己和他人,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如生活活动的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的教育,自救自护的教育等。
  3.身体锻炼
  利用体育器械或自然物(阳光、水、空气)进行身体锻炼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全面协调地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心理健康教育
  即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幼儿的心理强度,提高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包括:情绪情感的教育,良好个性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性教育等几方面。
  三、结论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健康意识,培养良好行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是行为改变的较为成熟的模式。知(知识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健康知识的学习是终身的,在不同时期儿童对健康知识的了解不尽相同,途径也是非常广泛的,幼儿园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有目的是主要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健康意识是搞好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保障。
  另外,家庭成员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会时时刻刻影响孩子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但有赖于家庭成员的知识背景和习惯。再次是社会的影响,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标语、互联网等媒体,及专家面向大众的讲座、报告、咨询和社会针对促进大众健康制定的法律法规。人们接受了这些知识通过思考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和对他人的责任,形成信念,坚信健康的行为会对健康人生的价值,逐渐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健康行为习惯。
  为了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来为生活环境卫生的改变,消除可能危害人们健康的隐患而努力工作,儿童的健康就有了保障。经过教育机构、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 陈西玲 儿歌在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中的运动状况及策略.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第2期
  [2] 沈琳 幼儿园健康教育初探.幼教天地[J]第7期
  [3] 马富成 当前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第2期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是必然现象。幼儿今后要走的并不都是平坦的路,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由于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能力十分有限,经历和经验缺乏,更容易遭受失败和挫折。在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孩子可能会不知所措、失望退缩、丧失热情和信心。因此,幼儿期的孩子就需进行挫折教育——幼儿挫折教育。  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
目的:本实验采用SD大鼠幼年鼠作为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模型,观察胎粪注入气管后造成的幼鼠肺损伤中炎症反应情况,以肺组织的湿/干重比,病理损伤评分及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做为炎症反应的主要检测指标;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观察胎粪吸入后幼鼠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表达情况并通过图像处理系统对其表达进行量化得到其PU值,探讨AngⅡ
新课程弘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生本理念。有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你便会感悟到每个学生都是一本“活书”,你还会明白,要读好这本书,就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着手,以辨证、全面的观点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每个学生在班集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这是由于他们的品行、智力、个性心理差异所决定的。如果班主任把这种差异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定为“差生”,这是错误的,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在班级管
Müller细胞是视网膜中主要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往人们认为,Müller细胞通过发出分支包围、分隔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而对神经元起支持和营养作用。近来研究表明Müller细胞还具
[摘要]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认知的不断加深,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大,也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目前,家庭教育已成为教育界所普遍研究的一个课题。近年来,随着全县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学校转型外寄宿制中心小学,再加上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使得家长与学生的沟通成为了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使得家长与学校有效联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护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初一新生报到,一个名叫小钟的同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母亲随同来校,开口第一句就是:“老师,我们的孩子很顽皮的,经常捣乱,以后老师尽管严厉点,要打要骂都可以的。”没有哪个父母会说自己的孩子有多糟糕的,特别是对于初次见面的老师,肯定都想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开学第一天,他表现还算积极(发书、打扫卫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开始原形毕露了。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精神鞭策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好方法就是肯定和赞扬。林肯指出: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更有用,因为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起着学生衡量自我的成败,认知自身能力的暗示作用。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如果每天面对的是批评和指责,他就会得到一种也就是唯一的信息: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