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局限在盆腔的静脉平滑肌瘤病8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病灶局限在盆腔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分析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病灶局限在盆腔的81例IV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回顾性分析IV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探讨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孕次和产次、手术方式、术中情况等。

结果

(1)临床特征:81例IVL患者的年龄为(43.9±8.1)岁;经量增多26例(32%,26/81),经期延长31例(38%,31/81),尿频、尿急4例(5%,4/81),腹痛、腹胀8例(10%,8/81),无症状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者34例(42%,34/81);术前行超声检查的72例患者中4例(6%,4/72)诊断为IVL,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51例患者中11例(22%,11/51)诊断为IVL,行CT检查的19例患者中4例(4/19)诊断为IVL。(2)治疗方法:81例IVL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肌瘤剔除术37例,子宫全切除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19例,子宫全切除 双侧附件切除术25例;手术途经:宫腔镜手术6例,经腹手术52例,腹腔镜手术23例。81例IVL患者中,53例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其中诊断为IVL 17例(32%,17/53)。(3)IVL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81例IVL患者中,3例(4%)失访;78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中,随访期内复发8例(10%,8/78)。年龄

其他文献
巨噬细胞是重要的先天性免疫细胞,在炎症刺激下,巨噬细胞可以迅速应答并通过代谢重编程产生大量代谢物。衣康酸是源于三羧酸循环的免疫调节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近年研究证实衣康酸可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但其机制复杂,可能与烷基化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残基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阻止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ζ(IκBζ)翻译,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活性氧(ROS)生成以及下调有氧糖酵解水平等有关。本文就衣康酸的代谢途径与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巨噬细胞炎
再喂养综合征(RFS)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的临床营养治疗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者在高应激、高代谢状态下摄入营养物质更易发生RFS,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但由于RFS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影响因素评估尚不完善,关于RFS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明确ICU住院患者RFS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实施干预是防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RFS的诊断标准、国内外发生现状、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以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RFS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以期提高
确定哪些患者有容量反应性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被问到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休克患者中。评估容量状态及容量反应性可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心脏前负荷功能,指导合理的容量管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无创和有创的方法来评估容量反应性。下腔静脉超声因其简单、无创及可重复性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指导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本文就下腔静脉超声在重症患者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重症患者的循环管理提供参考。
机械通气作为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会对呼吸力学带来很大影响。人工气道最大的问题是给呼吸通路带来额外的气道阻力,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发现其导致的吸气压力下降损耗与呼气压力释放延迟。对于肺部不同部位来讲,正压通气会造成不同的力学状态;通过设定单位面积的胸部或膈肌部位,采用基本力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跨肺压、跨胸壁压、跨肺胸压、跨膈肌压、跨肺膈压、胸腔内压、平台压、驱动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吸气驱动引起的肺部压力梯度,在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时存在明显区别;根据驱动过程可以发现,生理状态下的自主呼吸,其压力梯度从外周向中心传递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罕见但病情危急的产科特有疾病,致死率高,对母儿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规范临床管理,改善母儿结局,特制定本指南。基于前期多次的临床问卷调查环节,指南制定小组确定了临床医师最关注的9个临床问题,并对其逐一给出了推荐意见,包括:AFLP的门诊筛查、诊断、术前风险评估、分娩方式选择、麻醉方式选择、围产期并发症、人工肝治疗的指征、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期间如何监测,涵盖了AFLP诊治相关的热点问题。
期刊
妊娠期高血糖包括妊娠期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期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期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将对妊娠期高血糖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的监测和管理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期高血糖的母儿结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