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国创造教育专家罗玲玲
人们都认为猪很笨,所谓“蠢猪、蠢猪”的叫法就代表了这种观点。然而,人们后来发现,小猪有许多卓越的本领,连人也要向它借鉴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攻进了比利时,他们使用了液态氯气,致使大批英法联军中毒死亡。战斗结束后,英法联军发现野生动物都死了,只有野猪活着。化学家费里特带着助手来到野外,在野猪跟前放氯气,野猪嗅到刺激味时,把鼻子拱进土里,结果没有一只中毒。费里特由此发现,松软的土壤粒可以吸附和过滤毒气。于是,他用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畅通空气的木碳做成颗粒,仿照猪嘴制成了今天常用的防毒面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发明了超声波测位器,对于侦察定位水下潜艇位置十分有效。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兹,想方设法要对付英军装备有超声波测位器的舰船。一天,当邓尼兹看到成群野狼袭击猎物的景象后受到启发,提出了“狼群战术”,即一旦发现敌舰船,立即发出信号,其他潜艇收到信号后迅速赶来进行集群攻击,得手后迅速分散撤离。德军运用这一战术,到1943年5月,就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直到盟军以航母为核心建立起立体护航与反潜网,才粉碎了德军的“狼群战术”。
在二战时期,麦克阿瑟在制订太平洋战争战略战术时,从青蛙跳跃的动作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蛙跳战术”。就是把陆海空军联成一体,要求地面部队在不脱离己方空中掩护的条件下,沿着前进的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进攻。地面部队每前进一步,就将其作为下一阶段进攻的垫脚石,在空、海军的配合下,向新的目标推进。这样一步接着一步地向前延伸,如同蛙跳似的前进。他用这种战术粉碎了日军“死守耗敌”的企图,获得了巴布亚战役、新几内亚战役、菲律宾战役的胜利。
家长学校:
直接类比是事物之间的类比,在技术发明中最经常使用的思路是将创造对象与动物、植物进行类比。人类从动植物获得灵感的直接类比,又叫仿生法。雷达、飞机、电子警犬、潜水艇等科技产品都是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发明的。又如昆虫具有高度发达的极其灵敏的嗅觉感受系统,受其启示,通过对其具有独特功能的器官系统的构造的研究和模仿,有可能使我们找到解决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仿昆虫独特的嗅觉感受系统,研制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科学家仿生研究的重要目标。
世上之事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事物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在二者之间加上几个环节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确实是有联系。动物与人类发明的许多东西都有联系,人类向大自然学到了许多本领,借鉴了诸多灵感。在处处留心的基础上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可以跳出原来的思考圈子到更大的范围去寻找创新之源。
帮助孩子掌握直接类比的方法,可先从学会比较和运用比喻开始。
亲子游戏:
★ 比较
下面的题并不难,只要孩子选择认为合适的词,然后让他解释一下他选择的理由。每个题材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选择的理由。
例题:谁需要更多的保护?
小鱼 小船
第一种答案:选择小鱼,因为小鱼是活的动物,有生命,小船没有生命。
第二种答案:选择小船,因为小船可以搭救更多的生命。
刚一开始,孩子也许选择像第一种答案那样明显的回答,然而,一旦超越了这个明显的答案,就将发现另外的可能性,即第二种答案。
(1)哪个更强大?
野草 巨石
为什么?
(2)哪个更珍贵?
一块金子一杯水
为什么?
(3)哪个更不寻常?
绿色的落日 怕老鼠的猫
为什么?
(4)哪个更嘈杂?
南极冰下鳞虾群 工厂的喧哗
为什么?
(5)谁会碰到更多的麻烦?
近视眼的鹰芳香的臭鼬
为什么?
(6)哪个声音更轻?
一根针掉在地上 猫的行走
为什么?
★ 比喻
第一步:观察
(1)什么机器,发动起来像一条发怒的蛇?
(2)什么机械的东西像公鸡?
(3)什么动物的行为像送货车?
(4)什么动物像蒸汽挖土机?
(5)一只老鼠使你想到什么机器?为什么?
(6)一本日历像什么鸟?为什么?
(7)吸尘器像什么动物?它们在哪些方面像?
第二步:比喻
例如:电钻像一条发怒的蛇一样开始工作。
……
第三步:模仿
爸爸妈妈学那些动物的动作;
小朋友学机器和人造的东西;
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人们都认为猪很笨,所谓“蠢猪、蠢猪”的叫法就代表了这种观点。然而,人们后来发现,小猪有许多卓越的本领,连人也要向它借鉴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攻进了比利时,他们使用了液态氯气,致使大批英法联军中毒死亡。战斗结束后,英法联军发现野生动物都死了,只有野猪活着。化学家费里特带着助手来到野外,在野猪跟前放氯气,野猪嗅到刺激味时,把鼻子拱进土里,结果没有一只中毒。费里特由此发现,松软的土壤粒可以吸附和过滤毒气。于是,他用既能吸附有毒物质、又能畅通空气的木碳做成颗粒,仿照猪嘴制成了今天常用的防毒面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发明了超声波测位器,对于侦察定位水下潜艇位置十分有效。德军潜艇舰队司令邓尼兹,想方设法要对付英军装备有超声波测位器的舰船。一天,当邓尼兹看到成群野狼袭击猎物的景象后受到启发,提出了“狼群战术”,即一旦发现敌舰船,立即发出信号,其他潜艇收到信号后迅速赶来进行集群攻击,得手后迅速分散撤离。德军运用这一战术,到1943年5月,就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直到盟军以航母为核心建立起立体护航与反潜网,才粉碎了德军的“狼群战术”。
在二战时期,麦克阿瑟在制订太平洋战争战略战术时,从青蛙跳跃的动作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蛙跳战术”。就是把陆海空军联成一体,要求地面部队在不脱离己方空中掩护的条件下,沿着前进的轴线,向几个重要目标的外围做跳跃进攻。地面部队每前进一步,就将其作为下一阶段进攻的垫脚石,在空、海军的配合下,向新的目标推进。这样一步接着一步地向前延伸,如同蛙跳似的前进。他用这种战术粉碎了日军“死守耗敌”的企图,获得了巴布亚战役、新几内亚战役、菲律宾战役的胜利。
家长学校:
直接类比是事物之间的类比,在技术发明中最经常使用的思路是将创造对象与动物、植物进行类比。人类从动植物获得灵感的直接类比,又叫仿生法。雷达、飞机、电子警犬、潜水艇等科技产品都是模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发明的。又如昆虫具有高度发达的极其灵敏的嗅觉感受系统,受其启示,通过对其具有独特功能的器官系统的构造的研究和模仿,有可能使我们找到解决人类社会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案。仿昆虫独特的嗅觉感受系统,研制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是生物科学家仿生研究的重要目标。
世上之事都是相互联系的。有些事物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在二者之间加上几个环节后就会发现,它们之间确实是有联系。动物与人类发明的许多东西都有联系,人类向大自然学到了许多本领,借鉴了诸多灵感。在处处留心的基础上善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可以跳出原来的思考圈子到更大的范围去寻找创新之源。
帮助孩子掌握直接类比的方法,可先从学会比较和运用比喻开始。
亲子游戏:
★ 比较
下面的题并不难,只要孩子选择认为合适的词,然后让他解释一下他选择的理由。每个题材都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重要的是选择的理由。
例题:谁需要更多的保护?
小鱼 小船
第一种答案:选择小鱼,因为小鱼是活的动物,有生命,小船没有生命。
第二种答案:选择小船,因为小船可以搭救更多的生命。
刚一开始,孩子也许选择像第一种答案那样明显的回答,然而,一旦超越了这个明显的答案,就将发现另外的可能性,即第二种答案。
(1)哪个更强大?
野草 巨石
为什么?
(2)哪个更珍贵?
一块金子一杯水
为什么?
(3)哪个更不寻常?
绿色的落日 怕老鼠的猫
为什么?
(4)哪个更嘈杂?
南极冰下鳞虾群 工厂的喧哗
为什么?
(5)谁会碰到更多的麻烦?
近视眼的鹰芳香的臭鼬
为什么?
(6)哪个声音更轻?
一根针掉在地上 猫的行走
为什么?
★ 比喻
第一步:观察
(1)什么机器,发动起来像一条发怒的蛇?
(2)什么机械的东西像公鸡?
(3)什么动物的行为像送货车?
(4)什么动物像蒸汽挖土机?
(5)一只老鼠使你想到什么机器?为什么?
(6)一本日历像什么鸟?为什么?
(7)吸尘器像什么动物?它们在哪些方面像?
第二步:比喻
例如:电钻像一条发怒的蛇一样开始工作。
……
第三步:模仿
爸爸妈妈学那些动物的动作;
小朋友学机器和人造的东西;
比一比看谁学得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