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制土幻灯开始——别开生面教语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q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叙述了一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
  关键词:亲身经历; 语文教师; 成长之路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91-002
  
   【前言】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上个世纪教育的指南针,我们不遗余力执行这育人的宗旨。到了八九十年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家庭电气化的普及,学生的眼界宽了高了,单调的老师讲解和学生一味地干读课文,已不能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她鲜活的姿态跃入课堂,为提高课堂效率保驾护航。我们虽然地处偏僻水乡,却不甘落后。事实上,我们的认识和行动快于一般的学校,和城市条件好的学校旗鼓相当,引起教育界上级领导和同行的关注。
  现代化(我们当时叫电器化)手段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快乐学习、激情四溢的学生,对母语的兴趣和情感更深了。
  我们知道,祖国的语言文字,浩瀚而深邃,博大而精深,并以她为中华民族绣织了广博而绚丽的不朽画卷,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自豪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学习她是非常难的,掌握她代价是很大的。对于小学教语文的老师和学语文的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小学担负启蒙责任,孩子如果从小丧失学习语文兴趣,就会影响他学习语文的品质;从小学不好语文,影响他更多发展的可能和机遇,更主要的是或缺语文光辉的照耀和语文诗意搀扶,生命中就会缺少某种无法替代的幸福。而老师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小学语文课堂就有了转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兴趣盎然、热情洋溢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为他们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当时的理念和大胆地尝试是温暖的,是值得骄傲的!而我们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从自制土幻灯开始的。
   【讲述】
  1975年开始,我们几个民办教师在曹庄小学(里下河偏僻水乡的村小)里悄悄搞起了课堂改革试验田。其中电化教学是个新鲜事,至少在我们村小是这样看待的。尽管有人说我们异想天开,但曹庄小学的第一台土制的幻灯机还是大模大样地进入了课堂。
  第一台幻灯机的诞生还是费了事的。我们自制幻灯的最初动力来自看电影。那时候有乡里的电影队到我们村放露天电影,放映前总要放些加演——加演新闻简报或配合运动和形势,放幻灯,配上解说,有时配上快板书,进行宣传教育,形式活泼生动,群众喜闻乐见。我们当时想,课堂教学如能用上幻灯机,教学效果肯定大不一样。第二天上班,我们谈得眉飞色舞,心驰神往,怂恿校长办个幻灯机回来。过了几天,校长外出开会,买了一套凹凸镜回来,说幻灯机太贵,买不起,而且要到上海才能卖得到。但我们还是很高兴地、小心地拿着其中的凸透镜看着,就像捧着两只玻璃做的月亮,研究它的原理。说句老实话,我们学校都是民办教师,文革牌高中或初中毕业,物理几乎一窍不通,更不懂光学原理,好在几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再看看说明书,理理来龙去脉,晓得那么一点意思。难题是光有镜子还不行,必须组装在箱子里聚光反光折射才能把幻灯内容投射到白布幕上去。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很快想到工人师傅。我们小学隔壁是大队(村)小五金厂,我班有个学生的家长是厂里的技术工人,手很巧,虽然小学水平,但肯在实践中钻研,我们就请他帮忙,我功利地游说,幻灯搞起来先在我班使用,让他的小孩首先享受。他也很乐意,积极性极高,利用下班之后的时间,连续带了几个晚,找来白铁皮子,裁剪、敲打、冲压、焊接,我们帮忙打下手,七手八脚地接接拿拿,在老虎钳上扳扳弄弄……该冲的散热孔,冲了,该挖的洞,挖了,可以安上镜子了,调焦的活动拉杆灵活了,灯泡、开关等等安排妥帖,电插头一插,哈哈——灵了!七十年代的曹庄小学,从此揭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
  用幻灯上课,我这个喜爱浪漫的人是最带劲的。用幻灯机辅助上课,我的孩子们好奇欢欣,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抓了过来。语文课上,除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组组幻灯片,多角度展示,五彩纷呈,或反映课文结构线索,或突出课文重点内容,把抽象的转为视觉形象,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设计了一组五张幻灯片,再现小女孩的五次幻想,即:“因为冷极了,渴望温暖,幻想火炉”“因为饿极了,渴望吃的,幻想烤鹅”“因为没有欢乐,渴望得到玩具,幻想美丽的圣诞树”“因为没有人疼爱她,渴望慈爱,幻想死去的奶奶”“因为没有幸福,渴望把奶奶留住,幻想奶奶抱着她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学生总结出来的重点内容,请学生写在幻灯片透明薄膜上,通过幻灯画面,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阅读感悟有了联想点。再通过朗读,就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如学习第四次、第五次幻想时,由语感好的学生扮演卖火柴小女孩的角色,当读到“奶奶出现在光亮里”,打出幻灯,学生看着慈祥的奶奶,读(听)到一声“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泪水情不自禁地盈满眼眶,情感和思想急剧升华,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效地欣赏阴柔的美,捧读悲情,从而对小女孩寄予莫大的同情。
  虽然是土幻灯,我放大它的作用,为我的语文课堂效率和效益开足马力。我利用幻灯效应,来复习旧的知识,把所要掌握的知识梳成辫子,变成顺口溜、小快板,打上幻灯,既节约了时间,又创设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教得有趣,学得有劲,知识变活,学生会得快,懂得透,记得牢,收效好。从我的实践看,当时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下,幻灯教学不失为一种既好又省的手段,制作幻灯片的材料就是我们建校时碎小的玻璃,我有绘画、写字的基本功,在玻璃上绘画写字手到擒来,方便快捷,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基本素质。后来我们几个民办教师在我的影响下,几乎都能几笔一勾就是一幅画、一片景,我们的教学在幻灯天地里“大有作为”起来。
  自制土幻灯,课堂别开生面,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增加我的自信,开阔我们的眼界,延伸我更多的触角。一个新的打算又跳入脑海:把小电影搬进课堂如何?1978年的一天,因为下雨,露天电影没有放得成,第二天,我们就请放映员在教室里为我们学生放映《董存瑞》,观看后,组织学生讨论,从故事的时代背景入手——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谈到英雄形象:从开始的请战到后来的毅然决然地手托炸药包,隆隆的炮声,哒哒哒的机枪声,轰轰轰的手榴弹爆炸声,仿佛又响彻在同学们的耳畔,英雄钢铸般的巨人形象在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永远刻在同学们的心上。学生再来读课文,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字词句章点,迎刃而解,知识点理解更深。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响起乒乒乓乓的枪炮声,打出了电化教学的又一新天地。课本中的《赤壁之战》、《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小英雄雨来》《我的战友邱少云》《飞夺泸定桥》……配上小电影(后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让学生过上沸腾的语文生活。电化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心灵。
  随着时光的推移,新世纪的足音近了,面对跨世纪的新一代,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愈来愈高,新的研究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更新更好的电化教学手段(现在是多媒体)不断以鲜活的面孔走进课堂。上个世纪80年代,我市王锦树以电化教学为基础的“阅读欣赏课”课题,打响全国,我是课题组核心成员,积极进行实践研究:借助艺术手段,将视听、文章融为一体,叩开高质量、高层次的阅读大门,学生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深入阅读,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层次。因此课文配乐朗读磁带、录像制品为语文教学送来春风。我教《囚歌》时,为了突出英雄在刑场上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我运用“阅读欣赏课”的方法教学,选配《国际歌》,一首诗,在雄伟悲壮的乐曲声点燃下,学生用心去朗读、分析、联想、欣赏,这曲子总像磁石一样,牵着学生的情愫,凝结着大家的注意力。国际悲歌中,千万个英雄走进了学生们的心中,烈火中永生的悲壮之美、阳刚之美、献身之美参入幼小的心灵。
  后来我搞的《面向农村实际,改革小语教学》课题,树立大语文观,既需要走向生活,有需用录音录像把家乡的一草一木、人情风俗、历史、生活知识等请进课堂,与相应的课文巧妙结合,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生动、更深刻。作文教学中,把音乐融进课堂,听录音启发作文,或看录像作文,激发写作欲望。如我带学生去野炊,将野炊时的欢声笑语录音下来,作文时再播放录音,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写出来的文章更自然、更清新,在音乐氛围中作文,如鱼儿在水中嬉戏……我所在的学校曹庄小学在省内外出名,前来参观学习取经的络绎不绝,来者皆善——都要听听我的语文课,我也当仁不让。也没有别的本事,“小米加步枪”和“洋枪洋炮”架起来,合理使用,上出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小学语文课。
   【后语】
  十多年过去,上个世纪后期我对电化教学的摸索,展示了它的魅力,合理巧妙地采用电化教学手段,确实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上减轻学生负担,学生的素质随着电化教学的深入不断提高,现代意识不断增强,为课堂教学改革锦上添花。今天的电化手段已经叫多媒体了。多媒体的使用已在城乡逐渐普及开来,成了课堂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成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中先进的科学的有效的手段。我欣慰的是当初对电化教学的探索的路是对的,对我后来的别开生面的小学语文教学追求,自由语文情趣教学理想的实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当然,电化手段也好、今天的多媒体也罢,都是起教学的辅助作用,适合的才是好的,恰到好处才有价值,课堂收效才能事半功倍。如果使用不恰当、不在点子上或滥用、为了使用而使用,造成课堂的假性繁荣,如同好钢没有用在刀口上,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说不定适得其反。所以,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如何使用好电化手段(多媒体)是值得好好去实践研究的。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目标预设与生成的过程及其误区提出了一些思考,并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着重研究了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进行目标预设与课堂的动态生成,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教学目标; 预设; 动态生成; 有效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18-001一、正确理解“预设与生成”的要义预设是在课前对
摘 要: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位问题学生,分析了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并介绍了转化的过程,通过对问题学生的转化,认识到爱是教育的全部。关键词:问题学生; 爱; 教育; 转化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19-001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高兴地走进授课的新班级——高一(4)班(文理分班后重组的一个班)。带着与新同学见面的激动与喜悦,我微笑
摘 要:在初一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引导同学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营造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机会。关键词:英语教学; 总结与思考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25-001现在我结合自己在一学期的实践、探索和思考,谈谈体会:一、小组合作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利用不同
摘 要: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管教,还要管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通过详尽的课堂案例,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梳理知识能力、归纳比较能力、学科渗透能力、史为今用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笔者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研究。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方法指导; 培养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
摘 要: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处的人文环境的不同,存在着个体发展上的不同。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在此原则下教师应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差异。本文首先探讨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成因,并以此为基础,在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分层教学法、做好学生评价等方面,根据学生个体具体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定的个性教学实践探索。关键词:个体发展; 个性教学;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434
摘 要:阅读能力是《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培养的语言基本技能之一,阅读也是学习外语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57-001一、增强学生语境意识,培养英语阅读预测能力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的环境,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因此,语言理解离不开语境。根据自下而上的模式
摘 要: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高三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高三英语试卷讲评课所面临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高三试卷讲评课所存在的误区、必须遵守的原则以及可采用的方法。关键词:试卷讲评 ; 学生参与 ; 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59-001一、问题的提出当前越来越
摘 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关键词:历史课堂; 提问技巧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61-001华东师大许纪霖教授曾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可以改变我的课堂。”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
摘 要:“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诞生,是课程改革的成果,更是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该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新课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着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这一精神理念,更为重要的是为如何达成这一目标指明了道路。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问自探”; 问题意识培养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89-
摘 要: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化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1-090-001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