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旬邑地区长6~长8油层组成岩作用特征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粘土矿物X衍射及流体包裹体等测试分析指出,宜川-旬邑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主要为灰色、灰褐色、灰白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集层砂岩经历了机械压实、胶结、溶蚀和交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X衍射分析显示该区常见的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伊利石/蒙皂石混层、绿泥石等,镜质体反射率测试风为1.03~1.31,结合包裹体测温及成岩现象等综合研究表明:该区油层组砂岩主要进入了晚成岩A2亚期,部分已经达到了晚成岩B早期,且厘定了该区的成岩作用序列,指出压实作用和
其他文献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容易沿裂缝窜进,油藏含水上升快,在较短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针对靖安油田长6油藏低渗透、裂缝性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稳产技术对策——
针对同井采注水中电潜泵叶轮出现的冲蚀磨损问题,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离散相模型,实现对冲蚀磨损的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粒径和转速条件下叶轮的冲蚀磨损进行分析,得到了
在低渗透油井径向水力深穿透增产工艺中,自推进射流喷嘴是核心工作元件。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射流喷嘴内外流场,并对喷嘴的自推进力进行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多喷口喷嘴
探讨了天文周期对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作用及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和频谱分析技术识别天文周期并划分旋回层序的方法。地层基准面旋回是受天体运动控制的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
通过对现有的泥浆泵液力端故障诊断技术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泥浆泵的结构及工况特征,提出了振动信号统计指标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液力端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选取振动信号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