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初期中共对外国在华医疗机构的改造

来源 :求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co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之际,中共暂允外国在华医疗机构在遵守《共同纲领》和政府法令的前提下继续办理。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中美矛盾日趋尖锐,美国政府宣布管制美国辖区内的中国财产,新中国政务院随即对美采取经济反制措施,同时决定接办外国在华宗教团体、教会学校、医院等机构。中共顺利接收外国在华医院等机关,对于巩固新中国政权、维护文化教育主权的独立和应对当代文化软实力之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曾从语言学、精神分析、生理差异等层面界定何为“女性写作”,但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创始人之一罗宾·沃霍尔认为,“跨历史的”、“普遍的”女性写作无法界定,必须在“具体历史语境中”描述女性写作。她以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叙述干预为例,把叙述干预划分为疏离型和吸引型两种类型,并论证这两种叙述干预具有不同的性别气质内涵,前者属于男性写作范畴,后者属于女性写作范畴,后者被理论界贬低乃性别偏见之结果,两者存在内在关联,有时也会混合使用。
文化研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借助“区域研究”这一概念,加入“软实力”这个内涵,对它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建立起新型区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区域研究作为新兴学科,在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存在着两条区域研究的路线:面向国际的区域研究和面向国内的区域研究。前者接近美国式的区域研究范式,后者则属于中国自身的现实要求创设。如果把美国范式区域研究归类于人类学意义上的战略智库,把中国民国学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研究归属于“政治+经济”意义上规划,那么,面向“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有利于整合国家监督资源,实现制度效益最大化;有利于国家权力制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深刻认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价值基础,深入分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我国权力监督的基本逻辑,准确把握国家监察制度创设的基本内涵,切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推进这一改革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民生思想。从理论层面看,毛泽东民生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而且也继承和超越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明代戏曲《伍伦全备记》传入朝鲜半岛后,被当作汉语学习的材料使用,而后又进一步成为官方认定的汉语口语教材。它从戏曲文本身份转化为域外汉语教科书身份,是在中国戏曲域外传播形式发生改变、异国读者阅读心理差异、戏曲域外刊刻形式变化,以及戏曲本身内容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相适应等条件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同时,它顺应了当时李氏朝鲜的儒学思潮。作为域外汉语口语教材的《伍伦全备记》,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域外传播过程中多身份、多角色的特点,也为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带来重要启示。
1918年的新疆省参、众议员选举在中央政府“筹备国会事务局”的指导下得以进行。期间,新疆一般官员对于中央政府之规程了解不多,因此,新省与筹备国会事务局就选举办法及操作流程进行了频繁的交流和互动。边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合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政治现象。以杨增新时代的新疆而言,承认中央政府的权威——至少从形式上予以承认,是新疆省当局最基本的政治立场。
清末民初法科留学潮大致历经了晚清政府时期、北洋政府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历经了从“西洋不如东洋”到“西洋东洋并举”再到“西洋胜过东洋”的演进。法科留学生或筹建法政学堂,或借鉴西学建构中国的法学体系,或著书办报弘扬法治思想,或参与立宪修律活动引领法制潮流,或主持警政狱政改革推动法制进程,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制建设近代化过程。
天人合一的严格意思是天人一体,很多人将其视为中国早就存在的传统观点。事实上,它真正出现于魏晋时期。汉代的天人相副的天人学与混为一体的宇宙起源论为魏晋时期的天人一体说做了铺垫。王弼提出“天地之心”昭示了天人一体观的出场,嵇康提出“宇内为一”,阮籍正式提出“万物一体”,郭象也坚持“万物一体论”。“万物一体论”将天生万物改造为“万物自生说”。这些观点为宋儒的天人学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贯彻者和实施者,是党和政府的“末稍神经”,这一群体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到农村能否真正实现政治民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背景下,研究和探讨村干部的廉洁问题,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障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厚植的传统文化根基、党纪党规的硬性要求、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加强,使得探析防治村干部不廉洁行为的有效路径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精神实质就是要重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提出“重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有其特定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从历史维度看,它是近现代中国价值变迁、社会转型过程中一再提起的重大课题;从现实维度看,它是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用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有着特殊意义:提供价值导航;筑牢精神支柱;展现精神气魄。“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人精神重建”的基本路径有:与时俱进宣传核心价值,唱响精神主旋律;党员干部争当价值模范,传递精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