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临床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方法 收集石河子人民医院眼科角膜散光> 1.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8例49只眼,按族别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维吾尔族(实验组)共(15例19只眼),B组为汉族(对照组),共(23例30只眼),两组患者均植入AcrySof Toric IOL,观察术后l周、1月、3月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
【机 构】
:
832000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眼科,832000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眼科,832000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眼科,832000新疆石河子,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眼科,832000新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AcrySof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角膜散光临床疗效和旋转稳定性.方法 收集石河子人民医院眼科角膜散光> 1.0D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8例49只眼,按族别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维吾尔族(实验组)共(15例19只眼),B组为汉族(对照组),共(23例30只眼),两组患者均植入AcrySof Toric IOL,观察术后l周、1月、3月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残余散光、人工晶状体的轴位旋转稳定性以及术后复诊患者的脱镜率.结果 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远视力>0.8者A组分别占73.7% (14/19)、84.2% (16/19)、89.5% (17/19),B组分别占76.7% (23/30)、86.7% (26/30)、93.3% (28/3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佳矫正远视力≥0.8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周、1个月、3个月平均残余散光度数,A组分别为(0.29±0.12)D,(0.37±0.16)D,(0.37±0.18)D;B组分别为(0.27±0.14)D,(0.36±0.19)D,(0.39±0.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crySof Toric IOL平均离轴旋转度<3度,远视脱镜率:A组为89.5% (17/19),B组为93.3% (28/30),两组术后无明显不良症状及并发症.结论 AcrysofToric IOL具有良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远视力,能有效提高术后脱镜率,无明显民族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眼底红外照相、荧光血管造影及视网膜电图检查特点.方法 对已确诊为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的8例患者,进行常规眼底检查,眼底红外照相、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及视网膜电图检查,部分患者行OCT检查,观察其眼底病变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可见无数细小闪亮的黄色结晶体散布在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上,荧光造影显示不同程度的色素上皮萎缩及增殖,脉络膜血管萎缩.视网膜电图显示部分患者两种视
目的 探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联合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术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角膜散光≥1.50D的患者,在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时联合行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术前,术后1周、1、3、6个月用眼反应分析仪(Ocular response analyzer,Reichert,Depew,NY)测量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角膜滞后性
目的 探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BK)术前及术后患者中央角膜厚度(CCT)的重复性,以及其与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方法 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5月至11月于重庆明达眼科门诊接受SBK手术的近视患者35例(68只眼),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2周、1月、3月Sirius和A超测量的CCT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
患者女,46岁.因左眼球结膜血管反复扩张10年入院,无视力下降、复视、视物变形;无畏光、流泪,无头痛、恶心、呕吐.患者6岁时曾有过头、颈部外伤史,近年来眼血管扩张明显,并时伴耳鸣.曾用抗生素、激素滴眼液、血管收缩剂治疗,症状无缓解.入院查体:血压正常,右眼视力:1.0、左眼0.8,双眼对称,无畸形,无突眼,眶周未闻及血管杂音。
患者女性,55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周来我院就诊.自诉发病前曾与家人吵架生气,余无特殊.既往史: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眼病史.全身检查:一般情况正常,血压130/70 mmHg,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指数/15 cm;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3 mmHg;右眼外观无明显异常,眼底视网膜动脉细直,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迹,余无
例1 男,26岁.以右眼胀痛不适一周来我院就诊,查体:视力:右眼0.8,左眼1.0,IOP:右眼27 mmHg,左眼18 mmHg,右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内皮色素性KP(+),房水闪辉(+),前房中深.房角镜下:可见宽的睫状体带周边虹膜轻度下陷,前房中可见到浮游的色素颗粒。
由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十一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共同主办.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瑞欧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将于2015年3月26—29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上海市普陀区中江路35号)举行。
目的 探讨硅油眼内长期填充的可行性及其转归.方法 收集2004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随访资料完整的硅油眼内填充达3年以上的病例23例23只眼,男16例,女7例,硅油填充时间3年至15年,对其进行分析.其中严重孔源视网膜脱离16只眼、急性视网膜坏死2只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2只眼、眼球破裂伤3只眼,均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其中视网膜切开6只眼,联合晶状体一期切除17只眼
2005年11月4~8日在洛阳市举行了第七届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眼科手术学术讨论会和第五期眼外伤继续教育学习班。来自全国28省市的代表济济一堂互相学习交流,气氛热烈。
目的 分析多发性大动脉炎眼底改变的视网膜微血管特征.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6.0±9.0)岁,所有患者均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屈光、眼压、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12例行FFA,重点观察FFA表现,分析其眼底病变的特点.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病29眼(占97%),正常1跟(占3%),其中表现为缺血性眼底改变24眼(占80%),表现为高血压性眼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