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蕴

来源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o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形而上学注重于抽象的理性和实体,追求绝对,遗忘了人的现实生活世界。马克思发现了人通过对象性的活动(感性活动)而自我创生,达到了对生存历史性的真切领悟,揭示了现实历史的本质,呈现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世界,从而在存在论基础上跃出了知识论路向,颠覆了整个柏拉图主义,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开启了立足于现实生活过程的生存论哲学境域。从而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对形而上学的超越、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实践批判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理解我们当代人的命运,这应是马克思哲学革命最为根本的当代意蕴之所在。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focuses on abstract reason and entity, pursuing absolute and forgetting the real world of human beings. Marx discovered that man created his own life through object sexual activity (sensual activity), reached the tru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 existence, revealed the essence of the realistic history, presented the pre-concept, the pre-logic, the pre-reflective world,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leapfrogged epistemology, subversive the entire Platonism, the end of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opened up based on the real life process of the philosophical existential real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to metaphysics, the practical critique of capitalism and modernity is to understand our own life and understand the destiny of our present-day people. This should be the most fundamental contemporary connotation of the Marxist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其他文献
亚当·斯密在中论证了"经济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并指出两者借助于一只"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统一,从而增进了社会公共利益.斯密"经济人"利己与利他人性观的辩证统一,对于我国社
《周易·彖传》作者的基本解《易》思路是由象数出发,以象数为根基,以义理为标的,以象数义理合一的方式来解读《周易》古经。《彖传》作者对《周易》古经的创造性解读,正是在
1.由黑格尔哲学而生的"自在→自为→自在自为"的逻辑次第及辩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正视儿童绘画发展进程中的呆板与生硬;鼓舞我们去帮助孩子度过或熟之前的幼稚人生.2.美术教
亚热带动植物、“女鬼”与性这林白作品中凸现的三个共同因子,在她的新作《去往银角》、《红艳见闻录》中呈现出了某种承继延续性。通过亚热带动植物与人的同构、女人像“鬼
法律与伦理道德是密切联系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将对法律的发展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生态伦理道德观念正在向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念发起全面的挑
德国古典美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之一。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古典美学第一次把辩证法和历史观全面引进美学研究领域,以抽象的哲学思
德尼.古莱在《发展伦理学》一书中从广义的价值维度来看待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发展的实质与目标、发展的伦理战略与评价等问题进行了科学解读。重温书中的经典论述,体悟德尼.古
本文主要是探讨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情绪效应和不当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并且着重地分析适当的体育活动对几种情绪的积极影响,而在探讨不当的体育活动对心
20世纪90年代文坛掀起了从私人化写作到“美女作家”、“宝贝作家”、再到“本子美、竹影青瞳现象”等等“身体写作”的浪潮,并且愈演愈烈,在社会引发强烈的反响,逐渐引起学
山水审美始于东晋时期,然而东晋时代却产生不了山水诗,原因在于:一,晋人游赏山水,其终极目的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于借山水悟道.二,玄学家对清谈的热情关注,使他们对自然景物"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