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改革开放同呼吸 与经济发展共命运——纪念《经济学动态》复刊40周年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7年10月到如今,《经济学动态》——由孙冶方倡导、许涤新题字、孙尚清为首任主编,这本创刊于1960年的经济学学术刊物,已经复刊整整40个年头。这是《经济学动态》与改革开放同呼吸、与经济发展共命运的40年。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者的一个基本洞见,即文学文本通过语言和社会相联系,此洞见不见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第二部分将文学文本定义为一种普遍性的语言实验,但同时又是特定历史时刻的社会模式。第三部分处理的问题是,作家或作家群如何通过文学宣言、集体性作品和实验文本实现各种文学语言的体制化。基本目的是要显示,一种文本社会学如何将“社会语言情境”、“社会方言”和“互文性”等关键概念和“体制”观念相结合。文学文本可以被建构为一种特别的社会语言情境模式,它也向往着体制化:它自称为新的或合法的文本,是值得效仿
陈昌兵研究员的专著《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城市化研究》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研究的理论与经验的有建设性的探索。该书对城市化率“S型”曲线、投资与城市化的“倒U”型曲线、城市分布实证、产业竞争力与城市化成本的计量分析、土地财政贴现与公共支出讨论、房地产对GDP拉动贡献分析及知识创新与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非常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性命题进行了探索,特别是通过实证得到城市化率转折、投资率变化转折、消费率变化转折、服务业增长转变等方面重要的计量拐点,对我国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政策决策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立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宏观背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建设为范例,全面而系统地讨论了经济研究机构的治理理念、治理思想和治理战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学科建设是研究所的基础和支柱,要从根本上确立学科建设在治所工作中的基础和支柱地位;人才最重要,人才比成果更重要,研究所最重要的工作是成就和培养人才;学科带头人以及由其领衔的学科是研究所的“压舱石”;以学术为本位、以人才为中心的良好学术生态,是研究所赖以吸引人才、成就和培养人才的基本支撑;出有用、能用、管用的高质量成果,是科学研究的目标所在;应当
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城市生活质量研究中心2017年继续对全国35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跟踪调查。鉴于健康指数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首次在主观指标中,纳入针对居民健康水平的满意度调查并进行了国际比较。根据调查结果:客观生活质量指数在连续两年下跌后,2017年企稳回升;剔除因调查问卷有所改变的不可比因素,主观满意度指数与2016年基本持平;健康水平满意度指数加权平均值为52.52,该指数在城市间和不同年龄段之间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水平高于美国部分地区的健康水平满意度。就业前景预期专项调查显示
先秦两汉夹杂在其他论著中涉及诗文的片断感悟、议论、评说,已经具有了后来"诗文评"的初级形态,是中华审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审美文化一直活着的基因,它们富有强大生命力,影响中国古代文论数千年。这里姑且从中挑出最重要的三项,作为中国古代文论萌芽期最早的代表加以重点论述,即:《尚书》中的"诗言志",它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早提出"诗言志"的命题,是"开山纲领";《论语》中所记孔子的一系列言论,它是儒家诗学文论之元点、起点;《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记"季札观乐",它开启了中国"印象批评"、"社会政治批评"、"读
戴维·戴姆拉什在其关于世界文学的著作中将读者构想为"以四海为家"。然而鉴于世界太大而难以理解,而且由于世界的巨大也无法将世界变为家园,本文对他的梭罗主义式的乐观主义进行了反驳。世界文学是无法归化的。本文以莱布尼兹、阿切比、沃尔科特及彼特拉克为例,提出应当是从可读性体验的性质才能对世界文学进行最佳的阐释,而不是根据作者和作品的价值或人物和情节所刻画的情境。本文分析研究了世界文学中的风格化特征,布里安·列农在他的《巴别塔的阴影》一书中将之有效地表征为一种为了沟通而努力奋斗的媚俗。世界文学并非是如戴姆拉什所言的
著名哲学家约翰·塞尔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提出了"虚构是一种伪装的以言行事行为"的看法,将虚构话语视为对日常话语的寄生与模仿。这种观点得到柯里与热奈特从不同方面的批评和修正。塞尔的虚构理论最终被证明为一种重视作者意图、词句意义和语境的人文主义哲学观点,通过认识到这种理论的优点与不足,我们可以在其基础之上展开进一步关于文学虚构本质属性的讨论。
政治预算周期理论指政府财政预算围绕选举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它主要强调了政治因素对政府财政政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一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该理论的核心命题及分析框架,然后重点考察影响政治预算周期现象的制度因素。本文发现,主流的政治预算周期理论将选举作为分析基准,忽视了中国的相关现象,它还将选民一概而论,忽视了选民内部的不同偏好对在任者行为的影响。政治预算周期理论虽有不足,但为我们考察政府的财政行为以及国家的制度发展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
经济思想史研究不仅要探讨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历史,而且还需研究和反思经济思想史学科本身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本文基于“经济思想编史学”这一新兴的分支学科的视角,通过界定和阐释该学科的性质和源流、内容和议程以及意义和前景,为经济思想史学科“元理论”层次上的系统研究提供一个统摄性研究框架,以期振兴和推动经济思想史乃至理论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发展。
2017年9月23日,大国经济论坛2017年学术年会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技术需求、创新优势和大国发展",由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大国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来自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美国迪金森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湖南商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结合熊彼特理论的发展前沿,对技术需求、创新优势和大国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