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医生首先要咨询病情。孩子一般表达不好,病情主要由家长陈述。病情陈述是否准确、全面,将直接关系到医生的诊断与治疗。临床上,常见不少家长叙述病情时说了这忘了那,有的家长则拖泥带水,而有的家长则一问三不知。那么,家长正确描述孩子病情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呢?
一、步骤和方法:
1.告诉医生带孩子看病的主要原因和病情发展的时间,描述要简单明了。例如:发热三天、咳嗽一天、间断腹痛一个月、哭闹三个小时等。
2.概括发病经过:包括起病原因、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症状。这些信息家长要提前收集并简单整理,以便医生询问时能快速、准确地答复。以发热患儿为例:描述体温最高温度、间隔时间、采取的退热措施以及措施是否有效、发热有无规律、有无抽搐、有无皮疹等其他伴随症状。
3.向医生介绍孩子体重、就诊前体温;食欲、精神状态、大小便等变化,对和以前明显不同、不正常的地方要重点描述。例如:大便稀,以前每天一次,软的,无异味;现在每天三次,呈糊状,有臭味。
4.向医生介绍此次生病去过的医院和用过的药。
5.提供孩子的疾病史和家族史、传染病接触史。
二、描述技巧
1.避免“一问三不知”。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不熟悉,要由熟悉孩子病情的人陪诊并选一个代表陈述病情,避免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乱说,避免使用方言,以免影响医生问诊。
2.避免“拖泥带水”,说不到点子上。医院里往往人满为患,病人多、医生忙,这就要求家长叙述孩子病情时,既要详尽又要简练。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诊前需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医生需要了解的资料,必要时用本子记下并归纳整理,医生问诊时问什么答什么。
3.病情陈述要符合实际,避免淡化、夸大或掩盖病情。家长陈述病情时,词语使用要恰当,只需对孩子的症状进行客观描述,不要使用带有主观意愿的判断性词语,以免影响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编辑:杨子】
一、步骤和方法:
1.告诉医生带孩子看病的主要原因和病情发展的时间,描述要简单明了。例如:发热三天、咳嗽一天、间断腹痛一个月、哭闹三个小时等。
2.概括发病经过:包括起病原因、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症状。这些信息家长要提前收集并简单整理,以便医生询问时能快速、准确地答复。以发热患儿为例:描述体温最高温度、间隔时间、采取的退热措施以及措施是否有效、发热有无规律、有无抽搐、有无皮疹等其他伴随症状。
3.向医生介绍孩子体重、就诊前体温;食欲、精神状态、大小便等变化,对和以前明显不同、不正常的地方要重点描述。例如:大便稀,以前每天一次,软的,无异味;现在每天三次,呈糊状,有臭味。
4.向医生介绍此次生病去过的医院和用过的药。
5.提供孩子的疾病史和家族史、传染病接触史。
二、描述技巧
1.避免“一问三不知”。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不熟悉,要由熟悉孩子病情的人陪诊并选一个代表陈述病情,避免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乱说,避免使用方言,以免影响医生问诊。
2.避免“拖泥带水”,说不到点子上。医院里往往人满为患,病人多、医生忙,这就要求家长叙述孩子病情时,既要详尽又要简练。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就诊前需做好准备工作,收集医生需要了解的资料,必要时用本子记下并归纳整理,医生问诊时问什么答什么。
3.病情陈述要符合实际,避免淡化、夸大或掩盖病情。家长陈述病情时,词语使用要恰当,只需对孩子的症状进行客观描述,不要使用带有主观意愿的判断性词语,以免影响医生做出正确诊断。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