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1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通过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处理,分析不同冬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千粒质量、产量及其热感指数,筛选耐热
【机 构】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原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4,2017YFD0301102,2018YFD0300700),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8YQ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淮麦区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16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通过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处理,分析不同冬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千粒质量、产量及其热感指数,筛选耐热品种,以期为黄淮麦区冬小麦高效生产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对照相比,热胁迫降低了灌浆中后期冬小麦旗叶SPAD值,并随灌浆进程推进降幅增大,且SPAD值降幅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不同时期旗叶SPAD值与冬小麦千粒质量热感指数、产量热感指数关系均不显著。通过对千粒质量热感指数、产量热感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千粒质量热感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
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了波尔山羊、成都麻羊、安哥拉山羊×藏山羊F1、建昌黑山羊、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F1乳MUC1的生化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山羊乳MUC1呈现出多态性
经阳离子交换和反相HPLC柱层析从海南捕鸟蛛(Seleconosmia hainana)粗毒中分离到1种新的神经毒素,命名为海南捕鸟蛛毒素-Ⅴ(Hainantoxin-Ⅴ,HNTX-Ⅴ),MALDI-TOF质谱鉴定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