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流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be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王祖刚,字宗一,号薪开,憨山。 现就职于九江学院,担任艺术学院绘画教研室主任,艺术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
  1998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邹良材、栾布、吴子南、丁成杰、范坚等老师。
  200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分会。
  2009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师从毕宝祥、尉天池、徐培晨、王继安等老师,攻读国画方向艺术硕士,2012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2014年赴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进修国画一年,师从陈磊、林海钟、张伟平、朱红等老师。
  2014年受聘九江學院艺术学院白鹿书画社兼职教授。
  2015年加入中国美院老教授书画研究会。
  2016加入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
  艺术作品先后多次在国家级和省部级比赛中入选、获奖、展出,多幅先后被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书画院、江西师大文化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收藏。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戏曲文化在如今的发展面临着比较关键的时期,不仅是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行继承,更需要不断地创新内容和表演形式。事实上我国的戏曲艺术一直在主动创新之中,并且对大众的审美进行很好的适应。以丑角为例,是我国戏曲表演中的四大行当之一,在戏曲舞台上身为配角的丑角,给整个舞台所带来的表演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丑角自带的喜剧效果,让戏曲表演的趣味性更足,对于观众而言也更具吸引力。因而本文就对戏曲
期刊
【摘要】: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报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是每个小说家所孜孜以求的。但由于中国古代小说源于神话传说,街谈巷议,志怪志人之作以及传奇讲史,宋元明清华本小说,章回小说由初具雏形渐趋完善。其中明初小说十分注重情节,人物性格塑造上比较粗糙,直到明中叶至明末清初,小说才从类型化的人物典型向性格化的人物典型过渡。  【关键词】:明清;
期刊
【摘要】:本文概述了民族创新精神对我国动画艺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实验动画的主要特点就是形式上的的实验和内涵方面的探索,而我国实验动画的主要特征就是民族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然后结合我国民族动画的发展分别对我国实验动画的艺术风格、题材、动画形象及音乐等方面,对我国实验动画中的民族创新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深化认识新时代我国动画艺术的民族创新精神。  【关键词】:动画;民族性;艺术发
期刊
【摘要】:室外演出的环境较为嘈杂,因而在器材的选配上需要更为合理,才能够确保演奏效果。除此之外,在乐器的调音技巧方面,需要与实际的表演相结合,以此来获得更为优秀的演出效果。本文就对室外演出时的器材选配与调音技巧进行分析,以此来得出结论。  【关键词】:室外演出;器材选配;调音技巧  在室外的表演中,以乐队的方式进行民乐的演奏,因而对于民乐的器材而言,需要能够有合理的搭配和出色的调音技巧,才能够获得
期刊
【摘要】:藏族传统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上千年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演变、继承和创新。邦典作为藏族服饰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浓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内涵和长远的发展前景。藏族邦典也是根据藏族不同的区域分为不同的风格特点,但其特征风格却反映着人们共同的纯朴干净的内心世界。邦典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是在文成公主入藏时,当地的人们看到文成公主的穿着,感觉非常好看,都纷纷效仿,后来邦典也就一直延续至今,仍被
期刊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概念,而且这更像是一个方法论。虽然这是针对文艺工作提出的,却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古为今用”指弘扬古代的精粹,为今天所用;“洋为中用”指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中国的很多艺术家从自己的角度阐释着对这一方针的推崇,也有外国的艺术家,用同样的方式发展着自己的艺术。  舞蹈界最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特点的,就是芭蕾舞剧《
期刊
【摘要】:设计的灵魂是创新,设计就是从无到有,从不足到完善的创造性的活动。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活动。设计是将人类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创新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的过程,是将创新的构思转化为实物的过程。设计的思维应该是创新性思维。设计容很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等…。其实设计是科学、技术、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性活动。设计出一
期刊
一  我是在卸甲河边长大的。缷甲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她上接荆州,下连武汉贯通江汉平原,曾经是荆楚大地的交通命脉。这条河碧水连天,渔舟唱晚,水鸟翱翔。每当艳阳天,河面上没有一丝涟漪,水面平静如镜,两岸绿树倒映在水中;每当微风拂过时,微风吹皱了水面,漾起了碧波。那清澈如镜的河水,那袅袅炊烟的村落,那醉人的稻香,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是一缕永远也抹不掉的情丝.....
期刊
【摘要】:19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们的思维不局限于古典主义学院派艺术,他们不仅开始尝试不同的艺术实验,更从与语言完全不同的非西方艺术中寻求灵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理念如浮世绘般具有工艺性、装饰性和世俗性的作品,在日本人眼中却微不足道, “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错视的三维空间效果的追求回归到了对平面性的效果的经营上,认为绘画性由此得以落实。这一概括相当中肯地揭示了现代绘画发展的
期刊
【摘要】:艺术语言是艺术家们用来表达自己审美情趣的一种媒介或工具,其艺术形式的追求取决于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油画是西方绘画的典型代表,艺术语言是更加丰富,它包括形体、色彩、笔触、质感、构图等;笔触是最能体现画家艺术风格的一门油画语言,笔触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思想、灵魂,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价值,是其他艺术语言所不具备的,它能够体现画家内心世界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