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MYC、BCL2基因异常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吉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MYC、BCL2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易位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确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MYC、BCL2蛋白表达情况,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两个基因的易位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4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26例(61.90%)同时高表达C-MYC、BCL2蛋白;C-MYC基因异常13例(8例基因易位,5例拷贝数增加),BCL2基因异常12例(4例基因易位,7例拷贝数增加,1例易位伴拷贝数增加);2例c-myc基因易位伴BCL2基因易位;BCL2基因易位更倾向发生在高临床分期、高ECOG评分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病例中.结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存在着多种分子异常,双重打击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检出率为4.76%(2/42);BCL2基因易位与临床分期、ECOG评分、LDH相关,蛋白高表达不能作为筛选基因异常的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多目标图像检测技术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图像检测识别在科技领域和安全领域方面上都具有很强大的发展前景和广大的
学位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被广泛使用,系统的权限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让合法的用户访问到需要的资源,而非法用户受到限制,保护企业信息的安全
线性时变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识别在振动控制和故障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线性时变结构的“时间冻结”和“瞬态”表示,提出了自适应主元分析的线性时变结构工作模态参数在线识别方法,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验证。主要工作如下:(1)从基本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出发,建立其与线性时不变结构位移响应的模态坐标表示之间的对应关系,阐述了基于PCA工作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各参数物理意义及
目的:探讨外泌体相关RNA结合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可能功能.方法:对肿瘤微环境(TM)和生理微环境(PM)组织进行RNA测序(RNA-seq)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外泌体相关RNA结合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