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零售时代实体零售商供应链福利效应分析

来源 :企业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售业是联系供应商与消费者最直接的桥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实体零售商开始了从传统“纯实体”到“触网”、再到“新零售”的尝试.文章利用2005-2018年零售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从演化过程来分析不同阶段的零售业态选择对以零售商为联系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实体零售商在从实施“触网”再到“新零售”的过程中,供应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逐渐提升;从各个阶段来看,实体零售商实施“触网”拓展网络销售渠道会增加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开启“新零售”全渠道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为进一步优化零售业的发展,应以消费者为核心,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加强零供合作,实现全渠道供应链融合发展;完善零售配套设施建设,强化政策支持;立足发展新格局,满足国内需求.
其他文献
“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下“中部崛起”战略的一次全面升级,将为实现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中部地区必须把握区域协调、内陆开放、产业融合、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目标要求,针对当前存在的区域协调不够、产业结构趋同、创新能力不强、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等问题,从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培育优势产业体系、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7月30日,青海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玉敏到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进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宣讲报告.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杨志强主持报告会.厅领导,各事业局班子成员及所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厅机关全体干部,厅直属各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2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期刊
近年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介入,提升了治理的科学性、精细性、智能性,大大改进了治理方式,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科技支撑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亮点.但是,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仍存在大数据技术人才不足、大数据运用水平不高、缺乏大数据战略思维、大数据安全管理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面临潜在伦理新挑战以及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基础的基层社会治理应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大力培养基层大数据专业人才,切实树立大数据战略思维,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越发深入,国家品牌亦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品牌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战略资本,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目前学术界集中关注于营销领域的国家品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而国家品牌对旅游、投资、出口的影响仅仅基于理论层面或某一侧面进行探讨,缺少进一步深入的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梳理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界定国家品牌的内涵,构建国家品牌效应的形成机制,总结国家品牌对跨国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影响,并分别从消费、文化、旅游以及出口与投资四个方面提出提升国家品牌形象的建议
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之一是健全公司治理,盈余管理是公司治理重点控制的对象.本文从盈余管理视角,基于渐进性DID模型,检验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助于减少盈余管理,且受企业功能属性、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即使在强盈余管理动机下,该治理效应仍然有效;进一步检验非国有股东的调节作用,发现非国有大股东制衡度与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而股东多样性则无助于这一效应的发挥;最后从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层面分别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盈余管理治理效应的渠
基于服务质量感知三要素模型,以幸福动机为中介变量和以心理资本为调节变量,探究夜市服务质量感知对城市居民再次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发现:夜市服务质量感知对城市居民幸福动机有正向影响;幸福动机对夜市再次消费意愿有正向影响;幸福动机在夜市服务质量感知与再次消费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心理资本负向调节夜市服务质量感知对幸福动机的影响,但幸福动机对夜市服务传递与意义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夜市经营管理者应提升夜市服务品质和优化服务环境,营造热情好客的形象;优化享乐幸福型和意义幸福型夜市服务,促进夜市文旅商深
自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战略确立以来,如何建立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旅游价格问题又经常成为热点话题.本文根据游客的问卷调查,得到了游客感知价值和价格接受度的数据,并进行了因果关系判断.研究表明,文化创新力直接促进了游客对于消费价格接受度的上升,但是还未发展到文化创新驱动型的高层次发展阶段.为了提升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而提升价格接受度,建议景区在文化建设中采取打造独特的文化标签、强化文化元素外溢、构建多维立体的媒体宣传矩阵、深化文旅融合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推进海南国际旅游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文旅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度不断提高,通过充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启动内需市场已成为各地发力方向.目前,在南昌市倾力打造山水名城、生态都市背景下,八大山人梅湖、象湖景区亟需改造提升.通过调研分析,两大景区整合打造总体定位为“八大山人·豫章盛宴国际城”.特色化定位分别为:八大山人梅湖——“山水墨都”、北象湖——“豫章悠城”、南象湖——“动感都会”.未来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应通过风貌塑造、形象打造、主题建设、业态导入、空间整合等路径进行优化升级.象湖景区要聚焦于形象营建、彰显文化、内
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区(西藏、港澳台除外)工业面板数据,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CO2)的Shephard距离函数和Malmquist指数测算地区工业全要素碳生产率,分析其区域差异性,并采用σ收敛模型、绝对β收敛模型和条件β收敛模型考察中国工业碳生产率的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中国工业碳生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中国工业碳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全国工业碳生产率不存在σ收敛,东、中部以及东北地区存在σ收敛,西部地区存在 σ发散,全国及东、中、东北、西部地区均存在显著
受网络营销与数字出版的双重冲击,实体书店的经营困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作为都市文化传播空间,实体书店在传承大众文化的同时,也成为公共艺术和场景传播巧妙结合的独特介质.近年来,“场景经济”“具身传播”“品牌联结”等概念的兴起,为实体书店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即深耕场景优势,通过强化自身公共文化服务属性,将自身打造成为具有多元服务项目的复合式体验场域,构建知识共享和文化消费场景.如今,部分品牌实体书店通过以艺术审美和场景体验作为产业延伸的支撑点,将空间资源和审美意象表征变现为商业价值,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