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和世界、合作世界,抑或杂乱世界?——全球性挑战、供选择的未来,以及中美两国的关系

来源 :美国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chen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邀参加这次美国研究所成立30周年的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我感到非常荣幸。31年前,我曾经和李慎之先生聊到过他想要创建美国研究所的想法,因此对这个由他发起创办的重要机构,我有着一种格外的亲切感。更巧的是,我得以在1981年美国研究所成立的时候最先访问中国。所以,30周年纪念对我个人而言,意义尤为重大。再加上我此后几乎每年都有幸访问美国研究所,得以结识了几位所长和众多顶尖的学者。总之,我对这个研究所以及与它相关的杰出同事们都怀有一份密不可分的感情,包括我的朋友黄平所长、王缉思前所长,以及资中筠前所长。
其他文献
声乐学科是以声乐演唱为主旨,集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音响学、哲学等多元素为一体的一门音乐学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个声乐教师在不断更新、完善和提高自己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时,还要改革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内容,才能适应21世纪人才竞争、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文主义的大教育观是以人为本,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水平,站在教育的制高点去培养人才和塑造教育精品,这应成为新世纪每一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的《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一书及发表于本刊《踌躇的霸权:美国走上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2015年第2期)自2015年春问世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2015年12月5日,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以“重审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历史经验”为题的座谈会,对《踌躇的霸权》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及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历程、美国与国际秩序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讨。与会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外交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王立新的《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以下简称《踌躇的霸权》)。该书被纳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是王立新教授的最新代表作。这本书探讨了美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的对外关系。全书在章节的安排上既按时期介绍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同时还专辟两个章节来研究美国推行外交政策的方法:培育跨国的非政府组织和传播美国生活方式。
我之前拜读过王立新教授的《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1904~1928)》,并从中受益匪浅。《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一书一承他往日认真、踏实、严谨的学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尤其是美国同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并且选取了一个很新的角度,即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解答了美国如何成为世界第一大国,成为霸权国家的问题,对中国的美国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中美在南海的对峙,折射出竞合交织的中美关系中,作为战略对手一面在亚太地区明显强化的竞争态势。然而,处在历史转变中的中美关系新格局是,双方的互动在竞争与合作两条线上并行推进,一方面是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是相互需要的重要合作伙伴。这是历史上从未有的过的大国关系格局。对中国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至关重要的是,深刻认识中美关系的特殊复杂性,并能在转变所带来的空前矛盾和压力下保持重大决策需要的平衡感。双方要面对中美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凸显的现实,同时要防止对其过度强调可能把中美关系滑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危险。以寻
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发生转向的分水岭,发生于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已过去十余年,但它带给美国人的恐惧感却萦绕至今。在这段“恐慌时代”里,美国被拖人与极端组织旷日持久的反恐战争中。然而,战事的发展不仅没有给美国带来其向往的国内和国际安全环境,反倒让其在自己创造的新战场上屡屡碰壁,
中国学术界对中美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由来已久。①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和区域自由贸易网络的扩展,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与其地位相符的话语地位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一方面,中国在努力构建自己的外交话语体系,积极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抵制美式外交理念的侵蚀;另一方面,通过与美式语境的对接来抵制美国的话语霸权,使中国外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性,难以实现外交理念转型的战略目标。
"巧实力与中美关系"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1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国美中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美国福特基金会协办。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
两岸关系在2000~2008年台湾民进党执政时期发生剧烈的变化,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布什政府的主要执政期(2001~2009)。在九一一恐怖事件的冲击下,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与对外关系产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涉及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