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肝转移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胃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以胃癌、胃肿瘤、肝转移、手术治疗、外科手术、肝切除术、生存率、预后因素、gastric cancer、gastric carcinoma、hepatic、resection、hepatic resection、hepatectomy、liver metastases、hepatic metastases、surgery、surgical、survival、prognostic factors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Springerlink、Wiley Onli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1995年1月至2015年8月。纳入胃癌肝转移行胃癌根治术联合肝转移癌切除术远期疗效及预后因素的相关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进行质量评价。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及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单组率采用公式RR/(1+RR)合并,相应的95%CI上限值采用公式上限值RR/(1+上限值RR)转换,下限值采用公式下限值RR/(1+下限值RR)转换。单组率的比较采用间接比较法,Z=单组率差/

。采用I2对异质性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研究共18篇,均为横断面研究,累计样本量4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合并RR=0.47,95%CI:0.37~0.60;合并3年总体生存率为32.0%(95%CI:0.27~0.38)。(2)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合并RR=0.35,95%CI:0.27~0.45;合并5年总体生存率为25.9%(95%CI:0.21~0.31)。(3)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总体复发率合并RR=2.95,95%CI:2.23~3.88;合并总体复发率为74.7%(95%CI:0.69~0.80)。(4)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剩余肝脏复发率合并RR=1.39,95%CI:0.91~2.15;合并剩余肝脏复发率为58.2%(95%CI:0.48~0.68)。(5)预后因素:原发胃癌浆膜侵犯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32.9%(95%CI:0.23~0.44);合并5年生存率为25.9%(95%CI:0.16~0.40)。无原发胃癌浆膜侵犯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47.9%(95%CI:0.38~0.58);合并5年生存率为38.3%(95%CI:0.29~0.49)。胃癌同时性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30.6%(95%CI:0.24~0.38);合并5年生存率为24.2%(95%CI:0.18~0.32)。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40.1%(95%CI:0.32~0.48);合并5年生存率为32.9%(95%CI:0.25~0.41)。肝转移癌单发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47.6%(95%CI:0.40~0.56);合并5年生存率为37.1%(95%CI:0.26~0.48)。肝转移癌多发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28.6%(95%CI:0.18~0.42);合并5年生存率为15.3%(95%CI:0.07~0.30)。R0切除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28.6%(95%CI:0.19~0.40);合并5年生存率为20.0%(95%CI:0.12~0.32)。非R0切除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0.0(95%CI无法合并);合并5年生存率为9.1%(95%CI:0.03~0.25)。手术切缘距离<10 mm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13.0%(95%CI:0.05~0.30);合并5年生存率为8.3%(95%CI:0.02~0.28)。手术切缘距离≥10 mm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34.6%(95%CI:0.21~0.52);合并5年生存率为34.6%(95%CI:0.21~0.52)。化疗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45.9%(95%CI:0.29~0.64);合并5年生存率为29.1%(95%CI:0.19~0.42)。未化疗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的合并3年生存率为38.7%(95%CI:0.26~0.53);合并5年生存率为25.4%(95%CI:0.18~0.35)。无原发胃癌浆膜侵犯、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癌单发、R0切除、手术切缘距离≥10 mm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原发胃癌浆膜侵犯、胃癌同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癌多发、非R0切除、手术切缘距离<10 m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18,1.999,3.018,5.295,2.183,P<0.05)。肝转移癌单发、手术切缘距离≥10 mm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肝转移癌多发、手术切缘距离<10 mm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528,2.819,P<0.05)。

结论

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总体远期疗效欠佳,其中无原发胃癌浆膜侵犯、胃癌异时性肝转移、肝转移癌单发、R0切除、手术切缘距离≥10 mm的胃癌肝转移手术患者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与microRNA-885-5p的关系,观察microRNA-885-5p对肝癌细胞MHCC-97H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鉴定microRNA-885-5p的靶基因,揭示AEG-1促进肝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构建AEG-1过表达质粒,合成沉默AEG-1的siRNA,分别瞬时转染进MHCC-97H细胞。对于转染质粒,以转染空载体Vector N
转移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展的终末阶段,而肝脏是其血源性转移最好发的部位。转移性肝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全身化疗、RFA、门静脉栓塞术、肝动脉导管栓塞术等不同手段。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不同治疗方法对不同瘤种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临床工作者需要以多学科团队诊断与治疗为基础,围绕患者的疾病特点,制订系统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但是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新型有效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肝转移灶手术适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影响肺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21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每半年1次,以后每年1次。随访内容包括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后肺转移的发生情况以及肺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随访终点为患者死亡或随访
目的探讨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治疗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例同时性低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多学科团队讨论决定行经腹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肝转移灶切除术。先经腹腔完成肝转移灶切除、血管离断和淋巴结清扫,以及中上段直肠系膜的游离。然后经肛入路完成下段直肠系膜切除,以及直肠和肝脏切除标本的取出。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578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包括:(1)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1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决定是否行新辅助化疗。42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设为新辅助化疗+腹腔镜手术组,70例仅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未行新辅助化疗患者设为腹腔镜手术组。新辅助化疗+腹腔镜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老年(年龄≥65岁)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5例行ESD的单发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7例年龄≥65岁的患者,设为老年组;88例年龄<65岁的患者,设为中青年组。所有患者术前经多学科团队讨论、评估后决定行ESD。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
目的探讨胃造口双管法在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41例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25例患者十二指肠减压和空肠营养管放置方法采用Hassan三管法设为三管组,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6例患者采用胃造口双管法设为双管组。患者采用十二指肠破裂缝合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腹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6日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性腹茧症致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时、住院10 h后行腹部CT检查。完善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腹部CT检查结果:腹部包块影像学特征、肠梗阻程度、包块内肠管情况、系膜内血管走行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