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幼儿主动探究的科学情境教育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我们更提倡幼儿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幼儿年龄小,具有良好的素质提升空间。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采用渗透教学的方法,有效地创设学习环境,不断加强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其思维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指向幼儿主动探究的科学情境教育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等各种思维和学科的交互促进。在研究教育学的过程当中,更加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情境的有效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强调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情感体验的激活,对于幼儿终身教育有着重要价值,也有利于幼儿构建出自己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一、指向幼儿主动探究的科学情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幼儿的核心素养和主动探究意识在教育和成长过程当中的重要意义,在科学教育过程当中,通过有效的情境运用可以不断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意识,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得教学方法更有活力,也便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欲。
  2.满足当下幼儿园教育指导要求
  在生产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的环境之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社会文化环境的综合要求在素质教育中的培养。因此,在幼儿阶段就应该加强对于情境教学的应用与幼儿对于生活的关注,以强化幼儿的主动探究意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关注周围的环境,关注大自然,加强与人交流,提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进行有趣的思考。这是新的背景下,对于培养幼儿主观能动性和主动探究精神的有效落实。
  3.满足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所需
  正如上文所述,幼儿年龄比较小,自律意识和思维观念较弱,幼儿更喜欢玩耍,偏向自由,因此,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更应该是能够真正的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满足其个性特点,通过积极的引导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带动幼儿关注周围的事物,进而培养良好的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指向幼儿主动探究的科学情境教育实践策略


  1.集体活动中创设科学情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1)可视情境
  创设能激发幼儿兴趣的科学情境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种教学方式常常会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科学教学活动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比如,大班科学活动“小车探秘”,教师在活动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停车场,里面有各种各样不同外形和颜色的小车,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小车玩一玩,然后引导幼儿感知小车之间用力的不同,有的是回力车、有的是电动车、有的是普通的四轮车……在这样的科学情境中,幼儿有兴趣去玩、去比较、去思考。
  又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中,教师用多媒体的形式创设了一个可视化的高科技科学情境,让幼儿欣赏和感知了最先进的现代工具——机器人轮椅,幼儿都十分好奇,看得特别认真。活动中幼儿知道了我们的中国正进入老龄化的社会,以后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使得老人的照顾成了一个极大的难题,而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帮助,这样的现代工具大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再强调幼儿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精心呵护与培植幼儿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相互关系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在展示机器人轮椅后对幼儿说:“我相信你们长大后会发明出更好的工具。”这样一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幼儿心中大大的梦想。我们经常听幼儿说:“我长大了要发明什么……”大家不要小看幼儿,其实只要我们成人引导得当,精心呵护幼儿的好奇心,说不定我们培养的下一代会出现爱迪生、居里夫人呢。
  (2)问题情境
  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相比高年龄段的幼儿来说,并不要求其对于知识有一个多么深度的了解或者是思維逻辑的构建,而是更加偏向于对幼儿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育。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中,首先,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造了一个富有探索性的科学探究情境,为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其次,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开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幼儿不断观察、研究,并鼓励幼儿多角度地提出各自的问题,交流各自的发现。在幼儿拆圆珠笔后,教师提问:“你刚刚发现了哪些零件,知道叫什么名字吗?”接下来,在安装结束后,又鼓励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安装的”。 在“看一看,比一比”和“拆一拆,比一比”环节,教师又引导:“看一看这支圆珠笔和刚才的那支有什么不一样?”“外面看上去不一样,那里面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呢?请你们把笔拆一拆,看一看。”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种圆珠笔,感受不同的笔的构造;关注幼儿的装拆过程,鼓励他们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将自己的组装过程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了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也更好地促进了幼儿探究的积极性。
  2.科学区构建科学情境,提升幼儿的主动性
  《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科学发现区的情境构建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科学发现区的情境构建方面,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求,为幼儿创造自主动手和实践操作的机会,有效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其想象力及思维活力,有效提升其在情境之中的参与活跃性以及自主性。
  在班级的科学发现区,教师可以提供适宜的材料、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开展科学小实验,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相互研讨、小型竞赛等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不但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素养,提高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与同伴之间交流、合作、互相帮助等社会性发展。而且,区域材料是分层提供,逐步加深难度,这样会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都会得以提升。当然,教师也要注重对幼儿在操作过程当中的表现及时鼓励和表扬,以提高幼儿参与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一日生活中利用科学情境,激发幼儿的探究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皆课程。”那么,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就要做个有心人,要善于营造幼儿喜欢的科学情境,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来开展科学活动。
  在户外游戏时,有幼儿看到了在草地里的蜗牛,很感兴趣,教师正好抓住这个契机,利用大自然这个科学情境,让幼儿自主探究,了解蜗牛。又比如,班级的自然角,幼儿带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和植物,那我们教师就做一个“懒人”吧,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小主人,喂食、浇水、施肥、除草,教师作为观察者和支持者,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出出主意、指点迷津,我相信:动植物一定会在幼儿不断的亲身体验和实践中茁壮成长,为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创设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科学情境,将幼儿的主动探究引向深入,使幼儿的潜能获得更充分的发展。只要教师善于思考、勤于实践,材料才会越来越丰富,情境才会越来越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究,科学情境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凸显。
  综上所述,指向幼儿主动探究的科学情境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应对其给予足够重视,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满足实际的教育要求,还能缓解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使得幼儿教学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有助于幼儿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也为其后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 琳)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大脑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死亡.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僵硬,最终无法控制运动功能而导致严重残疾.PD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清楚,治疗方案也收效甚微.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蛋白过度表达和聚集、神经炎症以及Ca2+稳态受损方面介绍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最新治疗策略,为后续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探究双模介质腔体滤波器在耦合螺钉扰动下双模的分离情况,并根据这一特性设计中心频率为3.4~3.6 GHz的双模介质腔体滤波器,有效降低滤波器的尺寸.通过不断优化调试,仿真出符合设计指标的性能曲线.
目的:观察化痰祛风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痰湿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一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嗷(疫湿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化痰祛风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6,P=0.457);经过治疗,两组中医证候枳分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更低(t=0.457,P=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48/51)较对照组(78
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地层产出煤粉随流体流动进入管柱,若不能及时随泵筒和油管被携带至地面,而在泵筒中沉淀造成泵漏失和卡泵等井下故障会严重制约煤层气开采效率.从煤层中产出煤粉的原因出发,通过研究管柱中煤粉运移规律,找出煤粉沉淀与粒径和排液速度的关系,并结合保德区块煤粉物理特性,针对煤粉沉淀原因在现场进行小缝宽筛管和加厚内衬油管等技术对策试验,效果显著;同时根据煤粉影响的前期表象,制定预防卡泵的地面管理措施,形成一套适合保德区块的防粉技术,对于其他煤层气开发区块也具有借鉴意义.
2021年初,我辞职了。这份工作算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一所大专院校做老师,说好听点是大学老师,不好听就是苦哈哈的“劳力合同工”。工资低不说,还有开不完的“形式会”和各种名头的无偿加班,以致于同事们一听到“钉钉”的声音就神经紧绷,身体一激灵。
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通过测度农业保险支农的TFP及其构成,对我国2008—2017年31个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并采用SFA模型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投入指标进行调整前,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表明在农业保险支农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已有农业保险要素投入的潜力,且该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阻碍.从地区来看,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的省份达30个,农业保险支农发展的潜力较大.②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有
关于汉语四字格,前人曾分别从词汇、形态、语音、韵律、语义、修辞等角度进行过讨论。本文则用实证方法,重点探讨其语音表现及音系性质。根据结构组合类型,共有九类四字格,包括左分支、右分支、平分支、无分支等。我们对这九类不同组合关系的语音类型逐一进行实验考察,比较参数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通过这一穷尽性研究,力图厘清一些基本概念,揭示语音和音系的本质异同,使汉语语音、音系、韵律的研究能在一个比较可靠的实证基础上进行。
一、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形成原电池的4个条件是:1.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2.活泼性不同的电极;3.有电解质溶液;4.形成回路。例1如图1所示装置的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图1解与析装置A符合形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则装置A是原电池,H+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放出;B、C装置中无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则装置B、C均不能形成原电池.
关于音系表征(phonological representation)和语音表征(phonetic representation)的阐述和定义,普通语言学导论往往把前者视为能区别语义的最小离散单位的序列,即音位(phoneme)的序列,或者区别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矩阵的序列;而把后者看成是比较接近发音生理和听觉感知层次的表达式,除了体现诸音位外,还包括许多不区别词义、能依据语言环境所预测的语音内容。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这两个概念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一般来说,采取一定的措施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掌握二者的概念与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是应用的关键。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10 gNaCl固体放入20 g水中,得到27.2 gNaCl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是NaCl饱和溶液B.所得溶液是NaCl不饱和溶液C.在相同温度下,在原27.2 gNaCl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中再加10 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