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化学物质的试验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培养。然而,由于我国高中教学资源短缺,教学任务量巨大,教师往往为了减少工作量,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既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向学生灌输化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与化学教学内容极不相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极其不利。本文针对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特点,重点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介绍了几种有效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以期为我国将来的高中化学教学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思维能力 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4-01
  一、思维能力对高中生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对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这一阶段,抽象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中学生理论知识不足,对社会现象的认识通常只停留在感性层面,即经验型抽象思维,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思维模式逐渐向理论型思维转变。高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力度,积极揭示事物现象本质,讲述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对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一门全新的学科,它与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上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就教学内容而言,大量的化学式、复杂的化学键及化学组成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教学重点。为有效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要不断加强对高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先从物质的一般性质入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如碱性元素、氧化性元素等,在这个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物质结构组成的教学,在物质组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合成物质过程中产生疑问,如发现物质合成不合理、物质在现实中不存在等问题,进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引入元素周期表内容教学,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介绍元素周期表的一般规律,并根据位置、组成阐述元素的性质,之后,让学生在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之上,结合碱性元素、氧化性元素的结构特点及位置排列等特点,探究其他元素的共同特点及其一般规律,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实践教学将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自己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思维活动,将主观上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层面来,从而加强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认真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启发式思维进行正常的教学培养,因为启发式思维培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几个简单的试验,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作出解答:
  1.氧气收集试验。在氧气收集过程中,可以选用什么收集方法?为什么?
  2.氧气性质试验。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通过有趣的试验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力度,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其中正确的地方进行积极的肯定,并对错误的回答进行适当的修正,并给学生积极的鼓励,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安排部分学生进行课堂试验,让学生充分体验试验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试验细节,然后,教师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的解答,从而有效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设置启发性的教学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化学教学特点,努力设置启发性的教学问题。由于化学教学是先简单、后深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然后,根据基础知识的教学进度,向学生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问题加以思考、对所学知识加以总结、对比,进而创造性的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物质组成及其结构”的时候,教师要举出几个简单的例子,并对相对的物质组成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然后,教师向学生提出稍微复杂的物质组成结构,让学生对之进行结构分析,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强学生对物质组成方式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一组成方式的掌握力度,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重点详解点拨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化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点的解释、点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重点知识,教师要尽量做到大量罗列,并积极采用启发式思维进行日常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不断的思考、总结、分析、归纳,从而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设置有趣的教学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详细的介绍、讲解,加深学生的认识力度;同时,积极引入启发式思维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力度,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晓梅.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2013(5)
  [2]钱宝珍.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赵旭斌.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科教育研究,2012(2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1-02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
【摘要】根据多年的职业教学实践经验,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如何进行化学检验技能教学为出发点,以提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化学检验技能为目标,构建了“高职化学检验技能训练体系”,对构建体系的指导思想、体系的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技能训练系统,是笔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思考与总结,为高职化学检验技能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高职 化学检验工 技能 教学  【中
【摘要】自从教育部对高中的新课程有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化学作为一门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更是将化学实验教学比重提高到了总课程的37.7%。可见实验对于化学教学无疑是最直观、最有效的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简单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化学实验 学习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物理学习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笔者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实际,从影响高中学生学好物理的心理表现、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探究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物理学习 心理表现 心理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9-02  一些省市高考物理不计总分,只计算等级,
【摘要】中学化学教学中控制课堂容量,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更能体现出以学定教的教学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容量 效益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0-01  确定目标,分析教材,制定教法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受到,控制课堂教学的容量,对提高教学综合
【摘要】用变化的角度看自然,用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并用符号描述变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要求化学教学或学习是宏观、微观、符号三水平的有机结合。“铁的重要化合物”就是一节能够很好体现“宏─微─符”三重表征构建教学模式的内容。故本节课就以其作为典型选题,结合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进一步体现“宏─微─符”三重表征的构建教学方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运用 三重表征方式 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
本试验用 LMT 法对呼市周边地区牛群中 224 份乳样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其中有 104 份乳样为阳性,阳性率为 46.4%。从 104 份乳样中共分离到 5 种 83 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
养殖场是空气环境中颗粒物和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之一。养殖场内气溶胶粒子携带的大量病毒、细菌等,是引起畜禽及工作人员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摘要】教具是一切辅助课堂教学的设施、器材。而自制教具由于其结构简单,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加深对教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自制教具不但可以弥补教具经费的不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意思,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方法多样,效果更好。通过自制教具能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  【关键词】自制教具 教育教学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广大教师所关注、所探索的环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笔者在本文从“一、以兴趣为基点,促进学生互动”、“ 二、以多方教学为模式,促进教学互动”、“ 三、以轻松的课堂气氛为起点,促进教学互动”、“ 四、以激励机制为起点,促进教学互动”四个方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