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r——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的理论视角

来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shan_l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马克思主义政党权威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具体的原始史料为基础,系统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形成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论域.遵义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大关键.毛泽东作为中共领导核心的确立,表现为从奠基领袖地位、军事领袖的确立,到政治领袖的巩固再到思想领袖形成这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过程.历史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领导核心是在伟大实践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并经受住了实践斗争检验;要增强核心意识与看齐意识,坚持与完善“两个维护”的制度;维护领导核心与健全民主集中制是辩证统一的.
其他文献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抗战时期,以美国援华救济联合会为代表的美国民间组织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塑造积极抗战的中国形象,从而成功动员美国民众对华募捐,助力中国抗战建国事业.然而,其塑造的中国形象以美式价值观为核心,援助表面基于人道精神,实则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准绳.显性救济和隐性殖民是美国援华的双重面相,意识形态斗争是近代中国抗战建国的一条隐秘主线,只有与帝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中华民族才能真正迎来独立与解放.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重大论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它既是古老中华文明的新生,也是对现代西方文明和传统社会主义文明的超越.“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是中国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das bewu?te Sein这一词组长期以来都被译为“被意识到了的存在”.但是,bewu?t一词通常只是在特定句式中作为表语时才表达“被意识到的”之义,而其作为定语修饰名词时则可以表达“有意识的”“自觉的”等含义.因此,对das bewu?te Sein的另一种可能的理解便是“有意识的存在”.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讨论的是本体论而非认识论的问题.“意识是有意识的存在”,意味着意识就其本体形态而言乃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识的存在;而所谓“有意识的存在”就是感性的“人的存在”,即人们的
以清华大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生党员骨干读书班为案例,探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加深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青年学习经典原著原文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在高校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理论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参考经验.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法治理论,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依靠基础和行动逻辑,科学指明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奋斗方向、前进动力和责任担当.全体法学理论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和生态法治建设者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勠力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精神的力量永无止境.伟大建党精神,不仅内蕴着跨越时空的思想高度、实践深度、胸襟广度与价值厚度,而且彰显出历久弥坚的时代价值.新时代只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赓续标注精神向度、品格锤炼标明精神高度、意志磨砺标刻精神坐标、价值坚守标示精神境界,从而为我们走好第二个百年赶考之路凝铸奋进的精神伟力.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其经验弥足珍贵.总结党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基本经验,不仅有利于揭示消除绝对贫困的规律,而且有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还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告别贫困提供有益借鉴.党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三条: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兼顾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治贫思想资源;坚持解放农村生产力与变革农村生产关系相结合.
2021年7月 1日,是一个光辉的日子.这一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期刊
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一块不可分割的整钢.掌握了作为一块整钢的科学理论体系,就能够避免在理论研究中产生不良的研究倾向,切实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指导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熔铸了伟大的精神谱系,其根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理论,承继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党的百年不懈奋斗之中.党的光辉精神谱系的源头和精华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基本要求.在新的征程中,赓续党的精神血脉,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保持脚踏实地、锐意进取的精神,坚守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赓续党的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