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氧化作用的火绒草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考察火绒草不同极性配比提取物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筛选火绒草抗氧化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成分.方法 分别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火绒草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筛选火绒草的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成分.结果 色谱峰X8、X9、X22、X25和X30与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呈显著负相关;X1、X3、X5、X8、X9、X12、X13、X14、X15、X16、X17、X22、X23和X24与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呈显著负相关.确定色谱峰X9为绿原酸,色谱峰X14为阿魏酸.结论 绿原酸和阿魏酸为火绒草中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的成分,且与抗氧化活性相关大部分化学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研究结果可为火绒草的质量控制、火绒草的新药制剂开发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和液-液萃取(LEE)相结合的方法,快速从川木香中分离纯化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COS)和去氢木香内酯(DEH),并对其HSCCC分离的组分片段进行小鼠小肠抑制研究.方法 取川木香药材200.0 g,加甲醇1L,超声处理30 min,同法提取3次,将提取的样品用200 mL水溶解,用40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3∶1,v/v)提取3次.再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2∶0.5∶2∶1,v/v/v/v)为溶剂,以下相为流动相,以头到尾洗脱模式分离.
目的 观察砂仁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大鼠食管是否有调节作用,并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p53、细胞周期蛋白Dl (cell cycle protein Dl,CyclinDl)蛋白和mRNA表达方面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一批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4.2am幽门夹+胃底2/3结扎术”法构建RE大鼠模型,后选取5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奥美拉唑组、砂仁低剂量组、中剂
目的 通过检测健脾清热活血方基于microRNA-222-3p调控TGF-β通路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的变化以及TGF-β1、CDKN1B/p27的表达,探讨该方防治结肠癌的效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应用RNAi技术构建稳定沉默miR-222结肠癌HCT-116细胞系.离体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CT-116)、阴性对照组(NC)、阳性对照组(miR-222-3p沉默)、治疗组(miR-222-3p沉默+低/中/高剂量中药).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
目的 研究加减益经汤对卵巢功能减退(DOR)模型大鼠卵巢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模DOR模型大鼠,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补佳乐组、中药组.通过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上P53蛋白的表达、电镜观察大鼠卵巢卵泡形态.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下降,原始卵泡减少,闭锁卵泡增多,卵巢组织P53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FSH、LH水平降低,E2水平升高,P53表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地龙可溶性蛋白提取率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BCA法测定蛋白含量,羟胺法测定T-SOD活性,APTT、PT试剂盒测定抗凝血活性,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纤溶酶活性,MTT法检测PIG1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水提醇沉法和盐析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1.12±0.16)%、(4.96±0.19)%,纯度分别为(24.37±1.68)%、(42.49±1.9)%.水提醇沉法提取的地龙蛋白T-SOD和纤溶活性都明显高于盐析法,抗凝血活性略低于盐析法.两种蛋白均能显著提高PIG1细胞的存
目的 观察二陈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5周龄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痰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正常组、痰证组、二陈汤组分别进行灌胃称重,干预12周后处死取材.每周观测小鼠体重,每组选取5只,取结肠粪便样本并提取总DNA,利用MiSeq PE250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同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比较分析各组间各个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和血清中的GLU、TG和TC有显著升高(P<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挖掘分析麻黄-细辛药对治疗抑郁障碍的相关药理学机制与潜在靶点.方法 通过对药对化合物及靶点的筛选、疾病靶点的筛选、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建立、基因功能富集、通路富集分析等方法进行挖掘探索.结果 分析研究出59个药物-疾病共同靶点,通过分析可推断其“多组分-多靶点”的方式来发挥治疗抑郁障碍的作用.结论 麻黄-细辛药对核心药物化合物组分通过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复杂调控达到治疗抑郁障碍的目的 .
目的 研究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MCI、C18、凝胶等层析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和MS等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萍全草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香豆酰奎宁酸(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2)、咖啡酸乙酯(3)、阿魏酸(4)、木犀草素(5)、木犀草苷(6)、大波斯菊苷(7)、牡荆素(8)、荭草素(9)、异荭草素(10).结论 化合物1~4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社会实践育人作用发挥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为凸显假期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能力等,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贵州理工学院社会实践开展情况,梳理了从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引领、业务培训、宣传示范及成果转化等路径方面,促进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发挥.这对于高校加强和改进假期社会实践有一定现实意义.
目的 探讨芒果苷在SD大鼠、Beagle犬和人3个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方法 应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启动的Ⅰ相代谢的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将芒果苷与不同种属肝微粒体共同孵育,采用UPLC-MS/MS法测定芒果普的质量浓度,考察其代谢稳定性及体外动力学参数.结果 在Ⅰ相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芒果苷在SD大鼠、Beagle犬和人3个种属肝微粒体中体外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866.25 min、845.12 min、924.00 min;体外固有清除率(CLint)分别为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