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赞助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助这一概念由勒弗菲尔提出,又可分为“不可分型”和“可分型”赞助.本文依据勒氏的分类思路将“可分型”进一步细分为意识形态赞助、经济赞助和社会地位赞助.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中国当代小说德译出版信息数据库来探讨1978-2017年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赞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的赞助以“可分型”下辖的三种细分类型为主,由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西方对中国的负面形象以及专业人士“僵化”学术观点的共同作用下,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政治和社会学解读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和赞助选题的诗学标准;中国当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亟需通过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来实现.
其他文献
跨文化教育是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汉语教学经验,文章提出将跨文化“第三空间”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根据跨文化交际符号学模型,在编码和解码两大关系中增加析码过程,构建跨文化外语教学符号学模型,为学习者建构目的 语言文化和本族语言文化交融的“第三空间”,提高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有效性.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师难于实施跨文化教学的困境提出了具体而可行的方法,也间接验证了其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潜力.
国别区域研究与翻译联系密切,国别区域类期刊对翻译实践与研究的学术观照使之成为考察二者关系的有力观测点.本文基于对10种国别区域类期刊2000-2020年有关翻译实践和研究的考察,分析国别区域研究的翻译进路及其实现手段,并对该进路进行价值性反思.国别区域研究之翻译进路的考察与反思对翻译学科研究领域的全面拓展和对接国家现实需要的具体深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托·斯·艾略特视精神疾病为诗人诗歌创作的重要源泉,认为诗人写诗的目的 不是与他人交流,而是排解“对生活的不满”和受压抑的情感,并从极端痛苦的精神病态中获得解脱.本文从精神分析学的疗愈视角出发,结合艾略特在《荒原》创作前期的生病体验和《荒原》书写过程,从疾病诊断与治疗两方面对《荒原》一诗的精神疗愈作用进行了尝试性探讨,认为艾略特通过《荒原》书写暂时缓解了其精神病痛.
节奏不仅仅是散文的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外在形式因素,而且是散文意义表现的内在组织方式,它可以统摄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体现文本的诗学价值.在翻译层面上,出于节奏前景化带来的诗学效果的考虑,散文话语节奏的翻译就意味着宜在译文中重构原文话语节奏含蕴的诗学价值.从节奏的具身认知识解入手,本文指出话语节奏生成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心理过程,是话语心理效果的一个重要来源,因而也是散文美感生发的心理机制.以此为参照点,探讨散文话语节奏翻译的诗学价值重构问题,即表现为语音节奏前景化和语义节奏前景化的问题.
本文以《女勇士》第一篇“无名女人”为例,从华裔美籍作家汤亭亭游戏性书写的内容和形式出发,探讨游戏性书写的价值和意义.汤亭亭使用重复、嫁接和隐喻转换的游戏手法解构既有叙事话语,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游戏性叙事空间.其游戏性书写打破以时间为中心的线性叙事模式,转向对叙事空间的建构.游戏性叙事空间建构包括为无名女人重塑关系图谱、重新语境化和重新形象化等过程.在游戏性书写过程中,叙述主体“我”成为母亲文本积极的阐释者,使曾经沉默的女性主体得以言说,并为之赋予鲜活的生命;其重新书写使叙述主体参与话语权的争夺,完成对父权文
本文在考察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和翻译家叶君健有关翻译的观点及文章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并阐释其翻译思想中“翻译是精品再创造活动”的核心论点,指出其翻译思想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承传关系,并以他英译的茅盾“农村三部曲”为例,从语言、修辞、文化等层面剖析其“精品再创造”翻译思想在译作中的体现.
和歌是用日语文言表达的传统定型诗,在日本古典文学中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诗歌创作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使用作者团队最近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和歌生成模型,选择代表季节的日语关键词[霞]「七夕]「秋風] 「松],由计算机生成和歌,从文学角度分析这些和歌所表达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等和歌艺术技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和歌在满足和歌的音数、断句规则以及内容通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了枕词、挂词、比喻等具有和歌特征的修辞手法.
当代文学体裁之寓言除了沿袭传统的拟构手法来勾勒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特征以外,还借助隐喻的认知性和概念性本质,形成了一个个内涵丰富、表意生动的隐喻式话语,实现寓言意义的多重建构与解读.本研究尝试探讨寓言与隐喻间的互锁关系,认为寓言同隐喻一样,具有深刻的认知理据.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军学者詹姆逊最新力作《寓言与意识形态》为蓝本,阐明作者笔下寓言的隐喻性实质和隐喻的寓言式表述,分析当代隐喻学视阈下寓言语篇的概念建构与寓意解读,以期为学界提供一种分析寓言文本的全新视角.
大学英语教学历次改革虽然解决了教学模式的单一性,但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异化问题依然存在.异化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异化,其后果是大学英语教学忽略了学习者的实践,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客观主义的认识观、工具主义思想盛行以及功利主义的主导.本文强调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反对的是工具主义而非工具性,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人”的回归是今后大学英语改革的必然方向.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英国校园足球发展进行研究,并将英国校园足球协会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深入分析英国校园足球工作在英国校园足球协会运营管理下的发展历程、管理模式、组织功能、训练竞赛等问题.作为英国足球总会和英国教育部共同认可的学校足球管理机构,英国校园足球协会通过建立全面、系统、科学的校园足球管理运营和保障体系,促进了校园足球在英国的广泛普及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表现为明确的顶层设计与职责使命、全面普及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校园足球教师的可持续培训体系、市场化的校园足球资金保障、强大的会员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