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能源大棒

来源 :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e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长期合同牢牢锁住这些国家只能依靠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能源已经成为普京影响这些国家的手段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天然气价格争执数天后最终达成协议,表面看来这是两国天然气公司的商业价格之争,但其实质则是普京利用能源做杠杆对前苏东地区“亲俄和疏俄立场”的某种惩戒。
  国际舆论及很多乌克兰人都认为,俄罗斯此举主要是具有政治意图,因为俄国不愿意看到乌克兰与欧洲国家建立紧密联系。冷战结束后的十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处处挖俄罗斯的墙脚,通过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步步紧逼俄罗斯。俄罗斯本来想在俄乌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国“共同经济空间”的基础上逐步重建联盟,但乌克兰在2004年“橙色革命”后,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上对俄离心离德,全面西化。更令俄罗斯不能容忍的是,乌克兰甚至提出要加入北约。一旦乌克兰真的参加北约,北约就可把军队推到俄罗斯脚下,等于控制了俄罗斯的咽喉。
  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务实为上,他心里很明白,既然乌在政治上与俄为敌,在经济上就不可能成为俄的好伙伴。既然你乌克兰要加入西方,那你按照西方标准付费自然也属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2005年底,正赶上俄供乌天然气的合同结束。俄国立即提出今后按国际市场价格供应。实际上是给乌克兰点颜色看看。
  乌克兰每年消耗天然气约800亿立方米,其中1/3的天然气供给是由俄罗斯提供的。乌克兰本国天然气产量还无法满足本国需求的1/4。乌克兰自从脱离俄罗斯后,经济急剧下降,本身又无地下资源,工业也落后,致使大批失业穷人逃亡国外求生。现在就马上提高天然气和油价,岂不是要了乌克兰人的命?而乌克兰总统尤先科也非等闲之辈,他抓住俄罗斯输欧天然气必经乌克兰这一弱点进行要挟,最终使得双方不得不相互退让。
  实际上,普京已经不是第一次利用能源作为外交杠杆。针对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对俄态度,普京采取了不同的能源政策。对亲俄的白俄罗斯,俄以国际市场价的1/6低价供应天然气,而加入欧盟的爱沙尼亚和立陶宛则被迫支付120美元。对反俄的“民主选择共同体”成员国乌克兰、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俄罗斯一度宽大为怀,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这些国家拉回俄势力范围,在能源供应上一直对它们保持优惠。但是,去年这些国家“脱俄入欧”的地缘政治定位已经清晰,俄罗斯认为对它们已不必“单相思”,在经济问题上不必客气,而应理直气壮地剥夺一切优惠。
  俄乌天然气之争使欧盟陷入两难之中:俄罗斯能不能成为欧洲天然气可信赖的供应者?他们是应该继续支持建立新管道还是考虑自己能源的多样化?但无论欧盟怎么想,一个无情的事实是:在中短期内,欧盟许多国家已经被牢牢锁进他们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长期供气合同中,他们不得不严重地依赖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供气;如果欧盟现在改变对俄政策,那么任何公司都输不起。
  同样对于中东欧国家来说,他们也很难有能力保证自己未来的能源安全。几年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多家西欧和本地区的公司合作,在东欧地区合资,购买这里的石油基础设施。例如,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与德国鲁尔天然气公司,共同出资在斯洛伐克、捷克以及匈牙利修建天然气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还加强了对这些国家内部的能源工业基础投资,购买了他们的油气输送网络。
  一位能源问题专家指出,“通过长期合同牢牢锁住这些国家,其他公司很难进入这里的市场。由于这些国家依靠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能源已经成为普京影响这些国家的手段。”
其他文献
公共财政建设当务之急,也是当前惟一恰当的选择,不是象牙塔里的理论思辨,而是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共财政建设施工方案 The urgent task of public finance construction, b
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和社会协调等各个方面,千头万绪,但制度创新是关键。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就是一项浩大的制度创新行动。制度创新使得中国的经济
高校后勤实体应以优质的服务水平、低廉的服务成本、合理的价格占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以现代企业的标准强化内部管理,实施企业形象、模式、标准、文化、监控体系等系列创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小而收益稳定,尤其适合追求长期稳健收益者    经过10年的长期酝酿,资产证券化终于正式起航。2005年12月15日,国家开发银行首个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如期发行;同日,中国建设银行首只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发行。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的发行规模约42.6亿元、建设银行发行规模约30亿元。对投资者来说,这意味着第一轮、超过70亿元的大餐已经和即将摆在面前。国家开发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股权分置”改革踢开了最大的历史绊脚石,新《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在最关键的时候联手亮相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kicked the biggest stumbli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