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综合废水处理回用工程实例

来源 :水处理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ubaiji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厂区废水水资源利用率,某钢铁公司采用“格栅+高效沉淀池+V型滤池+超滤(UF)+一级反渗透(RO)+二级RO+电去离子(EDI)”工艺处理和再生回用其生产综合废水,产水有软水、除盐水和超纯水等.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实现了72%~80%的高回收率废水回用;其中UF系统产水SDI15<2.5,一级RO、二级RO、EDI产水电导率分别为<30、<2.5、<0.06 μS/cm,特别是其产水电阻>17 MΩ·cm,达到GB/T 6682-2008一级超纯水水质要求,其它各项产水指标均能够满足不同生产单元对于不同品类水质的需求,实现了厂内分区分质供水.
其他文献
为强化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中的TP,满足GB 3838-2002的地表Ⅳ水体要求(TP的质量浓度<0.3 mg/L),采用FeSO4作为同步除磷研究,考察Fe盐同步化学除磷对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并解析该过程的微生物群落特性.结果 表明,Fe2+投加可保证出水TP的质量浓度<0.3 mg/L,且对COD的去除效果和去除速率影响较小;且同步化学除磷可改善脱氮性能和污泥沉降性能.Fe盐投加对Bacteroidetes的影响较小,Saccharibacteria和
针对碳酸盐岩油田采出水中含有较高的溶解态CO2,致使水体pH呈弱酸性,造成管路和设备腐蚀、沿程水质不稳定等问题,结合气液相平衡和经典传质速率理论,在常规吹脱工艺的基础之上,采用气泡吹脱技术在室内去除模拟酸性溶气水中的CO2.结果表明:当气水体积比为0.6∶1~1.0∶1时,轴向旋流式微气泡发生器所产生气泡的60%以上均为微细气泡,显著高于相同气水比下SV型静态混合器所产生微细气泡的数量;当水的体积流量为1.2 m3/h、气水体积比为0.8∶1、注气压力为0.4MPa、温度为21℃时,酸性溶气水中CO2的脱
针对农药废水难被处理的问题,采用A/O反应器处理江水补给的农药生产废水,结合化学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COD、NH3-N和TP.结果 表明,在没有额外碳源的情况下,生物处理江水补给的农药废水对COD、NH3-N的去除效率分别为91%~97%和96%~99%;用化学沉淀法处理A/O反应器的出水,对TP的去除率为97%~99%.臭氧和过氧化氢结合的高级氧化方法能将农药废水中的有机磷成功转化为无机磷,无机磷则通过氧化钙和PAM混凝沉淀去除.该方法可为实际农药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参考.
针对高原地区MBR一体化技术脱氮除磷效果不佳与系统运行关键参数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贵州草海一座采用MBR技术的污水站为对象,探究运行优化曝气量以及运行4个月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 表明,缺氧区、好氧区的优化曝气量分别为20、120m3/h,该曝气量工况下COD、NH4+-N、TN、TP去除率分别为93.72%、95.87%、69.32%、88.57%.在优化曝气工况运行下,3-6月份出水COD和NH4+-N、TN、TP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10.96mg/L和1.76、10.51、0.36 mg/L.出水TN含
基于实验室小试电渗析系统研究了高浓盐水极限浓缩情景下的水迁移现象,对比了4种商用离子交换膜在不同料液含盐量、电流密度、温度下的水迁移数.结果表明,其中“C膜”具有相对最低的水迁移数,平均为4.78,水迁移数随料液含盐量的下降而显著上升,但与电流密度无明显相关关系.降低温度可进一步降低水迁移数,但会使膜对电压上升.利用C膜对实际高浓盐水开展极限浓缩测试,电渗析系统可将原水中盐的质量分数由20%进一步浓缩至24.7%,在该过程中电迁移是水迁移的主要形式.
以无锡某污水处理厂“改良A2O-深床滤池”工艺出水为原水,进行“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考察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的处理效果,探讨在活性炭处理前增设臭氧处理的必要性.结果 表明,臭氧-活性炭联用工艺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66%,最大去除率达88%;出水COD能满足DB 32/1072-2018的排放要求.与单纯活性炭工艺相比,联用工艺出水水质更好、更稳定;并且,在活性炭工艺前增设臭氧处理,能有效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降低活性炭处理单元的运行成本.
以陆用和船用中小型反渗透淡化装置简易化设计为研究背景,通过研究变频器+节流孔板的调压方式取代传统高压调节阀,以达到降低设备成本、缩减装置体积、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对孔板型反渗透装置进行探讨和设计,对10 t/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案例深入分析和计算,讨论系统的控制方式和运行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变频器+节流孔板调压方式的极简式淡化装置,只需要通过控制泵流量来实现装置压力和产量的有效调节,极简式反渗透淡化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洁和维护简易,相较于传统同产量装置体积减小10%,成本降低12%.降低了用户使用和维
以渗滤液DTRO浓缩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低温蒸发技术进行浓水减量化中试,评估了系统减量化效果、运行稳定性和能耗指标,考察了低温蒸发技术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高效低温蒸发技术可利用垃圾焚烧电厂废热作为热源,DTRO浓缩液减量化显著,清水回收率可达到67%.中试系统运行稳定性好,能耗低,脱盐率达到99.8%以上,产水符合GB/T 19923-2005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要求.
介绍了某电厂海水淡化系统冬季运行期间,预处理和一级反渗透系统运行压力增大的现象,认为是来水水源变化所致.采用对来水水源进行加药的方法,结果表明水源加药后各取样点BOD5降低,加药期间一级反渗透系统入口SDI降低,化学清洗次数同比减少至1次,采用冬季水源加药的方法,可有效改善一级反渗透系统的污堵状况.运行至寿期的一级反渗透膜元件,膜片表面的无机污染物为SiO2、Fe2O3、Br、P2O5、Al2O3、CaO、Cl等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为烷烃类、苯环类物质,说明长期运行会有污染物积累在膜元件表面.分析结果可为后
针对南海西部海域内某采油平台生产水含油浓度变化范围较大的特点,采用双锥形水力旋流器+微气泡气浮除油工艺进行生产水脱油处理.介绍了工艺流程、设备参数、运行效果,以及对经济和环保的影响进行分析.在系统稳定运行一个月期间,排海生产水含油浓度日平均值12.11 mg/L,最大值21.64 mg/L,运行效果表明排海生产水含油浓度满足GB 4914-2008中二级海域中石油类的排放标准.并分析其对中海油“挖潜增产”和“节能环保”的重要影响,说明该技术组合应用具有巨大的环保和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