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不务拜师虚名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都以自己的写作理论和技巧,循循善诱地教导青年,为推动这场文学革新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对待为师的态度上,两人却迥然不同:韩愈是不顾流俗,抗颜为师,公开培养“韩门弟子”:柳宗元却只行教授之实,不担为师之名,拒绝公开建立师生关系。柳宗元的态度,是由他的经历和处境所定的。
  柳宗元在长安期间,和韩愈同倡古文,共兴文运。他们经常接待登门求教的年轻人,有时一天接谈几十人次。这些人多是为准备应科举考试而前来学文,而且学的主要是骈文。柳宗元总是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尽力满足青年的要求,帮助他们分析文章的优点与不足,向他们大力鼓吹写作新体古文。
  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因此而不断地遭受毁谤、攻击和迫害,连他的朋友韩愈,也曾对他发表过指责性的言论;一些昔日争相攀附的势利亲友,这时更是避之唯恐不远。柳宗元贬官以后,居闲无事,开始广泛钻研古今典籍,加以批判吸收,同时认真检讨自己过去“以辞为工”的毛病,总结出一套为文之道,大大提高了认识水平和文学修养。于是,他奋笔为文,写作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名声大振。
  柳宗元在永州时,有些青年经常从远方来信,请教文学写作问题,他都一一认真答复。对来访青年,亦耐心地指教。有一个名叫崔黯的青年,当时“好辞工书”,热心钻研适应科考的那种“无用之文”。柳宗元在写给他的《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讲述了儒道、文辞与书法的关系,使他深受教益。
  公元815年,柳宗元改贬为柳州刺史。在柳州这荒凉僻远的地方,柳宗元仍然十分热心地指导和帮助青年,毫无保留地传授写作古文的经验。因此,远近的读书人都来向他请教,使古文在南方得以迅速普及。
  从长安到永州,从永州到柳州,前后20多年,柳宗元始終默默无闻地担负着教师的崇高责任,满腔热忱地指导青年人学习理论和写作,呕心沥血地培养古文运动的写作队伍。但是,他却避谈师道,不愿公开建立师生关系,这一点也引起一些青年不满。公元813年,有一位名叫韦中立的青年,专程从长安赶到永州,向柳宗元求教,要求拜他为师。再三恳求,跪在地上叩头不止,柳宗元仍然没有答应。韦中立乘兴而来,但拜师不成扫兴而去。柳宗元给韦中立写了一封《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写了一首《师友箴》,来表明自己对为师的态度,同时也就写作的目的、态度、技巧等问题对韦进行书面指导。这样一来,韦中立虽然没有正式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却也从他那里受教不浅。
  同年,另一位青年严厚舆秀才前来请求执弟子礼,也遭到柳宗元的拒绝。严秀才回去以后,给柳宗元来了一封信,批评他不愿为师的态度。柳宗元回信谦称“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也明确表示:扣心自问,我还是平易相待、百问不厌的。我所拒绝的,不过是当老师当学生的名义,不敢接受拜师的礼节罢了。只要去掉名义,保全实质,取长补短,教学相长,也还是可以互为老师的。他这种不务拜师虚名、讲求为师之实和能者为师、互教互学的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柳宗元为什么不愿担当为师之名呢?他主要是看到韩愈因“抗颜而为师”,招来“群怪聚骂”“以是得狂名”。而自己身处逆境,多方受敌,如果公开授徒,就会“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遭受更多的非议和更大的打击,甚至牵连学生。更何况政敌们一直忌恨不已,时刻准备投井下石,如果再大张旗鼓招收学生,无异于授人以柄,给政敌提供攻击的“炮弹”。因此,柳宗元“不肯为师”,只传为文之道,不担为师之名。
其他文献
方志敏(1899-1935)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长期担任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主席。他无比热爱苏维埃、深深眷恋苏维埃,具有浓郁的苏维埃情结。  “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方志敏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的文稿,有6万多字,主要回顾作者从事革命的经历,特别是对赣东北和闽浙赣苏区形成、发展的历程作了理性的论证与探索。  1
什么是公式?  公式:用数学符号或文字表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  我是一个圆,真正的360°无死角哦!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圆形物体广泛地存在于大自然中,于是帮我们计算周长、体积就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可我们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不能简单地用“长”和“宽”进行计算,从而求出周长、面积等。那么,我们的周长、面积等该怎么计算呢?这就要靠本期的伟
任何一个平面直角三角形中的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在△ABC中,∠C=90°,则a2 b2=c2。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就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勾股定理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的,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蒋铭祖在《蒋铭祖算经》中对勾股定理做出了详细注释,并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 
万老师:  您好!前不久,我们学校安排了一个下午专门搞大扫除,以迎接区教育检查团来校视察,每个班除了自己的教室外,还划定了公共区。  可当我们那天下午按时赶到教室时,一件古怪的事发生了:王丽娜同学居然把她家的保姆——一位大约20来岁的农村姑娘带来了。当我们搞卫生累得脸红气喘、大汗淋漓的时候,王丽娜同学却轻松自在地手叉着腰,踱来踱去,俨然一付小主人模样,煞有介事地指挥保姆扫扫地板,擦擦玻璃,掏掏阴沟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三大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何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地打败国民党的百万大军?这除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之外,我党隐蔽在国民党内部的红色特工,为我军提供了准确的重要情报,在三大战役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张克侠——就是这样一位隐蔽在敌人心脏工作的“卧底将军”。他遵照中共的指示长期潜伏,在淮海决战打响之际,与何基沣将军率部起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20世纪20年代初期,郭沫若与田汉一同在日本求学,两人惺惺相惜,以歌德和席勒期许,建立了近半个世纪的友谊。两位大文豪在诗歌、文学、戏剧方面都做出重大建树。由于新中国建设探索道路的艰难曲折,以及人生性格的不同,这两位文坛巨匠在“文化大革命”前后,遭遇着不同的坎坷和人生命运。  留学日本时建立友谊  郭沫若与田汉相识于1919年至1920年之交。当时,郭沫若求学于日本福岗九州帝国大学,已在国内上海《时
不算之前的构思时间,从1957年秘密写作《李自成》开始,到1999年《李自成》四、五卷全部出版,姚雪垠的这部恢宏之作历经42年,横跨“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及之后,共4个历史阶段终至完成。这4个历史时段恰好是社会政治、文化发生重大变革、转型之期,新的理念、思潮不断产生,或以整合的温和方式替代原有思维,或直接用批判之类的疾风暴雨进行观念的变革;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松弛,终在最后一个
“唉,累死俺了!哎哟哟,我可怜的手哟!”终于做完作业了,我甩甩自己可怜的手,自言自语道,“过几年,等我当上世界总统,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禁止学校和家长给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放学后尽情地玩!到那时,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会为我欢呼,那时,嘻嘻…·”  “嘻你个头啦!”不知不觉就吃了妈妈一个“榔头”,“就你这个黄毛丫头还想当世界总统?别做梦了!作业写完了吗?”  “这不写完了嘛!”  “写完了呀,好
飞鱼记者受纪录片《棘皮动物》导演组邀请,前往海洋拍摄棘皮动物的照片。飞鱼刚在一块海底岩石旁架起自动摄像机,前面就出现了惊险的一幕:一条大鱼猛地扑来,只听噗的一声,它眼前出现了一团肉乎乎的东西,大鱼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开大嘴将那肉乎乎的东西吞了下去,然后心满意足地游走了。  这时,石头缝里传来了说话声。一条小潜鱼脸色惊慌地说:“海参大哥,多亏我灵活,你身体一收缩,我就知道有重大事情要发生,于是马上做好
鄉间坐凳,多以现成树丫杈为脚者。一脚偶坏,主人命仆于山中觅取。仆持斧出,至晚空回。主人问之,对曰:“丫杈尽有,都是向上生,更无向下生的。”  ——《笑林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