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沼泽地”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学上有个说法,46岁到55岁之间,是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不少人在这个年龄段英年早逝。就我所知,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欧·亨利、莫泊桑都没有活过50岁。就是写出被称为“法国社会百科全书”的著名小说《人间喜剧》的巴尔扎克,也只活了51岁。
  
  不少社会精英,在中年这个“沼泽地”中陷没,这是非常可惜的。中年之所以显得如此脆弱,仿佛人重新回到婴儿期一样,需要细心呵护,大约缘于人的生理功能在这个阶段开始退化,而人的心理承受力反而受到更剧烈的挑战。“上有老,下有小”,此外还有自己的事业,这都对人的心理承受力造成巨大压力。谌容曾写过一篇著名小说《人到中年》,说的就是中年危机。要想成功跨越中年这个“沼泽地”,我觉得关键还在于给自己减压。
  说白了,还是老子的“少私寡欲”。人到中年,特别喜欢攀比。特别是同学会,各种各样的同学会,其实就是一个暗中比较的过程。某某升官了,某某发财了,某某成名人了,在这样的对比中,你若是自惭形秽,就相当于在服用毒药。在同学的光环中,你失去了自信,精神倍感压抑,这对生命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反过来说,在同学的刺激下,你奋起直追,什么都要比别人强,什么都要超越别人,这样你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太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有时大到已经超越了你身体能够承受的极限。于是,有一个时刻,你的身体突然吃不消了,垮掉了。这就像柳宗元的寓言《蝜蝂传》中那种贪婪的小虫子,老是要往自己的背上压上东西,结果不堪重负,最后被贪婪压死了。
  好胜心缘于一种嫉妒,对他人成功的嫉妒,这种嫉妒要不得。而战胜了嫉妒之后,你做事可能就会量力而行,就会从容得多。记得杨绛先生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并把这首诗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想这首诗好就好在,它写出了一种平和的心态。其实,这首诗中表现的思想,还是老子的思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到中年,能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态,不争强好胜,量力而行,那么跨越人生沼泽地,应该就有充分的把握。我看过一篇介绍美国人生活原则的文章,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不要带病工作。因为带病工作,就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家人不负责任。有病就治,干不来就休息,这应该成为中年人的生活常识。如果因为争强好胜,有病也不看,做不来也硬撑着,这就很容易让身体处于危险境地。道家的思想,一个最核心的东西就是“重生”。看重人的生命,让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这是道家奉献给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如果我们以损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金钱、虚荣、名望,就会本末倒置,非常可笑。
  跨越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对男性而言,尤其重要。这个阶段,一个男性在家庭在社会中,往往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如果这个阶段出些意外,对家庭对社会,都是沉重的打击。追逐梦想固然重要,但劳逸结合,也必不可少。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一定要腾出时间,和家人、朋友交流情感,愉悦身心。读读书、散散步、钓钓鱼、打打球,和孩子玩玩游戏,这一切,都是对身体的一种有益的调整,非常必要。
  中国人非常强调“张弛有度”,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张弓,拉得太紧,就会断掉,所以太紧之后,一定要松一松,喘口气。
  祝愿每一位中年朋友,都能成功跨越人生“沼泽地”。虽说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活得长,但活得太短,生命的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就像一块儿煤,烧了一半就熄灭了,这毕竟非常可惜。
  (编辑 之之)
其他文献
几乎每天早晨我都能看到她,在山顶上。    城北有座山,不高,海拔也就是三百多米吧,四十来分钟就能爬到顶。只要不刮大风、下大雨,每天我都要去爬山。每次我爬到山顶时,就看到她已经在那里了。她的背有些佝偻,头发花白,年龄有多大,六十多?七十多?猜不准。  山顶上有个平台,很宽阔。早晨来这里晨练的人很多。有打太极拳的,有静坐的,有散步的,还有跳舞的。这些她都不做,只是一个人站在平台边上一处高的岩石上,面
人,太过爱心容易宠坏,太过理性容易苍老,太过感性容易懦弱,太過中和容易平淡,太过仁慈容易被欺,太过话多容易浮夸,太过犹豫容易失机,太过热情容易失态,太过冷淡容易冷漠,太过坦诚容易轻率,太过谦虚容易虚伪,太过活泼容易轻浮,太过谨慎容易拘泥,太过好心容易出错。  因而,在‘度’的范围之内是阳光灿烂,风光无限,超过这个范围,走过“度”的极端,就可能乌云密布,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犹如真理过了,就成了谬
在美丽的捷克首都布拉格,高塔林立,名胜云集,到处都是闲适的游人、欢快的音乐和经营捷克传统美食的餐厅。在这些餐厅中,有一家号称“捷克的文化名片”的古老餐厅,它独特的浪漫情怀和韵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慕名而去。当然,最重要的是品尝一下小说中帅克曾经喝过的啤酒,坐一下帅克曾经坐过的椅子。    1900年,乌·卡利哈正式开张营业,正宗的传统捷克美食和具有独特口味的特色啤酒,使其一开张就大受好评,渐渐成了
尽管有人说“草木无情”,我却固执地认为“草亦有德”。   草之德,在无欲。   草,无论在旷野,或是在山崖;无论在河畔,或是在谷底;无论在花旁,或是在树下;无论有人赏,或是无人知,都是一副无欲悠然的神情:抬头迎日出,低头听雨嘱;舒展观彩云,舞动贴风神。   草之德,在不屈。   草,虽弱也柔也,却有一股不屈的劲儿。白居易早有诗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这种不屈的劲儿,不仅让人看到“
一天,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夫妇住进了东京的日本帝国酒店,酒店温馨、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满意。两天后,他们怀着愉悦的心情退了房,離开了东京。可等第二天回到家后,妻子却发现自己手上的结婚戒指不见了。通过回想,她觉得有可能是混在纸巾中,一起被误丢到帝国酒店的垃圾桶里去了。  丈夫随即给酒店打去电话,说明事情的原委,虽然无法肯定戒指是否是在酒店弄丢的,帝国酒店依然决定迅速出动10名保洁人员,带着他们赶
习性,是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一般是有利于适应环境而生长的。但一些偏执型的习性却是致命的。  西伯利亚的银狐有一种洁癖,它十分爱惜自己那身洁白的皮毛,只要身上沾了水珠、草叶什么的,它就会用舌头舔得一干二净。  当地的猎人十分了解银狐的这个习性,他们在银狐经常出没的地方,把麻醉药撒在树叶上和草丛间,银狐们在舔干净皮毛上沾有麻醉药的水珠和草叶时,也麻醉了自己,从而轻易成了猎人的俘虏。  南
有缘没有分  眷属自难成  几载倾心相恋  一朝分飞劳燕  漣涟泪水,累累伤痕  夜阑对孤灯  情似寒江水  心若寂寞荒城  却又能如何呢  辗转思量唯有长叹道  ——什么样的爱情  不是一个过程
一人与鹦鹉交流几句后,觉得鹦鹉很聪明,就为鹦鹉的处境抱不平。  于是他惋惜地对鹦鹉说:“你这么有灵性,竟然被关在这鸟笼子里,你就是再有才华,也无法得以施展了。真是太可惜了啊!”  鹦鹉听了笑道:“难道你们人类不是被关在了笼子里吗?”  “这叫什么话,我们什么时候被关进笼子啦?”他觉得鹦鹉似乎被关傻了。  “您看噢,人们在家时被关进了自家屋里,去学校念书时被关进了教室,到军营从军时被关进了营房,到单
《列子·汤问》中说:“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我不知道是否真的有这样一种布,弄脏之后,用火一烧,又干净如常。一块布,清洁的方法,不是用水洗,而是用火烧,怎么想都觉得神奇。按常理,火烧掉了脏污的同时,也一定会把布烧掉。但火浣布却能脱离这种常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自然,前提是是否真有这种布存在。若有,常识就会被打破,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就会前进一大步。我为什么要想起这种火浣布呢?也许是觉得好玩,也
画家老赵问我:你能不能用糙糙的语言,糙糙的结构,糙糙的语感,写一篇让人惊艳的文章来?这是一个难以言说的境界。我不能。  “拙美”比完美更美。青少年时,尤爱唐诗宋词。中年后,最爱《诗经》。《诗经》摸上去就像苍耳,是淡的、粗粝的,却带有浓郁的不可复制的一派天真。“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这样淡远的句子,在陶渊明的作品里也难再见,何况更远的唐宋。拙美是艺术的大味。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因淡而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