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碎囚笼飞向自我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部有太多评点的作品:前不久,本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主演迈克尔·基顿辉煌时曾出演过《蝙蝠侠》,本片中主人公就是一位过气的好莱坞明星,期望在百老汇打出一片新天地,找回往日的风光;片中大量使用一镜到底、让人呼吸局促的长镜头……
  曾经在好莱坞风光无限的瑞根,就在他将全部身家压在一部舞台剧,冀图挽回昔日的辉煌时,新来的男主角意外被灯具砸伤了头;替代合作的傲慢男主角(爱德华·诺顿饰)却威胁着要把所有东西都毁于一旦;她的女儿(艾玛·斯通饰)也是问题缠身,刚刚从戒疗所里出来……
  一开始,瑞根的身边总是伴随着一个沉重的男低音,他那看似有些所谓的特异功能,也只不过是过去辉煌的心理遗迹。男低音是瑞根心里的另一个自己,那个有过辉煌经历、自认为无所不能的自己。瑞根无比渴望,在百老汇找回昔日那副可以自由翱翔蓝天的翅膀。然而,他越发努力,无论是生活、事业越是一团糟,越是走不出那个沉重的男低音。
  百愁莫展时,被激怒的女儿给瑞根兜头泼了一盆冰凉透顶的冷水——瑞根一直在寻找存在感,本身却又忽视了自我的存在,忽略了自我,存在就是一种虚无,这是瑞根的心理囚笼,其实也是我们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深陷的困惑。我们总是习惯于过去经历的巅峰,特别在意别人的目光,因此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了自我,剩下的只有无限的惆怅和郁郁寡欢。最具想象力的是,本片还把瑞根的这种存在感的迷失,巧妙地植入那个三角恋情的舞台剧中,显然充满讽刺意味。
  从立意看,这是一部带着解决现实社会存在感迷失问题的作品,导演野心极大,想象力极其丰富。曾经,瑞根周边除了剧场工作人员,还有男主演、前妻、女儿、著名舞台剧评论家、媒体等诸多元素,每种身份都是一种标签,也是一种随时可能对瑞根产生某种影响的力量。当瑞根努力去适应顺从这些力量时,结果不是做得更好,而是糟得不能再糟。反窥瑞根身边的那些人,女儿、男主演、评论家……他们的自我接近偏执。
  在女儿和男主演的刺激下,瑞根开始追寻生活与事业中的自我。也正是从这一时段起,影片前后光线出现明显分野,前面阴暗压抑,后面明亮艳丽。影片最后,瑞根冲上舞台,换上一把真枪,敲掉曾经鄙弃玫瑰芳香的鼻子,也正是这种血的洗礼,宣告他不再屈服于传统的束缚。当真实的瑞根意外被观众、评论界和舆论普遍接受时,瑞根却走上窗台,像长期藏在心底的那位鸟人那样,独自飞翔——对于瑞根而言,成功不过是心理囚笼下的身外之物。
  瑞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真实,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的最大价值,活出自我就是最大的成功。
  [责编/尘沙]
其他文献
导演: 玛嘉·莎塔琵  主演: 杰玛·阿特登  瑞安·雷诺兹  安娜·肯德里克  类型/地区: 喜剧 犯罪 惊悚 美国  上映日期:2015年02月06日 (美国)  剧情  杰瑞(瑞安·雷诺兹)是一个可爱的家伙,他朝九晚五的在浴缸工厂里工作着,渴望结交几个普通朋友。在法院指定的精神病学家的帮助下,他追求他的工厂女同事(杰玛·阿特登饰)。然而,两人关系突然发生了恶化,杰瑞将女同事杀害。最后在他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