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指出:“……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但是也许正因为黑板过于为人们所熟悉,因而往往被人们忽视或使用不足。许多教师利用黑板的能力很差,还从未探索过它那令人兴奋的种种可能的办法。”因此,积极有效地设计板书,发挥黑板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作用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语文板书设计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精练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同的符号,点破课文的主题,组织课文的内容。”透过它,我们能了解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板书设计是了解课堂教学的窗口,它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板书设计,就像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样,教无定法,学无定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笔者谈谈语文板书设计的几点拙见:
一、吃透教材是板书设计的知识基础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设计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高于对教材的一般准备。我们在备课时,已经注重了对教材的分析,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文学常识,文章的字词语句,段落层次,写作特点,中心思想以及各个知识点,我们都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写入了教案。这些准备是必要的,是上好课的前提,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黑板上落实,板书设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要设计什么,顾名思义,要设计前而所备教材,哪些内容该板书,哪些内容不该板书,该板书的又如何板书,这些都要全盘考虑。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全板书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一是时间不允许,因为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课堂上,诸多教学环节,把所有教学内容都写在黑板上,势必影响其它教学环节。二是板面不允许,在一般教学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全写上,黑板上容不下,如果写的太小就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三是没有必要,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难的,有易的,有重点的,又有非重点的;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环节又有细枝末节;教学形式上,有教师的教读,还有学生的自读,有教师的提示、启发,还有教师的蜻蜒点水,一言带过。重点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突现出来。非重点内容教师可作点拨,理解即可。板书就要板书重点、难点,关键内容,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詹天佑》一课的板书:
第三,板书应布局合理,力求形式美观。所谓布局合理,即指板书内容在时间上体现事情发展的顺序,又在空间上体现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
所谓形式美观,即指板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要求直观形象、妙趣横生、造型优美。只有这样做,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于设计是板书知识和艺术的统一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是课堂教学的“窗口”,板书设计要充分体现“精要”、“实用”、“美观”、“图文并茂”等特点。板书设计是知识与艺术的结合,它要求设计者要精于设计,巧于设计。就像美术大师创作一样,把各色颜料点点画画勾勾抹抹,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作品,在这精美的图画中,倾注了作者的聪明和智慧,体现着画家的匠心和创造。在这方面,许多语文大师为我们设计了很多成功的板书,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也为我们进行板书设计给了一些启迪。
我们如何设计板书呢?设计板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情况作安排,下面就介绍几种板书设计形式:第一,纲要式。纲要式的板书设计就是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如议论文的板书,要列出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记叙文的板书,要弄清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种板书因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且系统完整,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听记、理解和复习,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经过分析和综合,用精要的文字形式能反映知识的结构重点和关键的提纲。第二,骨肉式。有些教材内容,只列纲还不够,不能反映教材内容的全貌,还必须用具体的内容来充实,这就形成了有骨有肉的内容来充实这个纲,这样就形成了有骨有肉的这种板书形式。如:我们分析一篇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只板书人物性格的一两个特点,这不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黑板上也太单调,如果再用重点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等充实人物性格特点,那么人的形象既丰满生动,黑板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物形象,也有利于学生复习。第三,图示式。此类板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唤起美感,便于速记。设计时应以简图为手段,以示意为目的,图简而意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可这样板书:
第四,分阵式。所谓分阵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都需要板书,在黑板上分区书写,如同布阵。如:在一节课上,既要进行文学常识教学,又要分析课文内容,两者都需要板书,这样就把两个内容分区书写,使其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区域,互不侵犯,互不干扰,看起来眉目清晰。当然,两者或三者板书的内容有多有少,在黑板上所占区域有大有小,在设计板书时要力求它们在布局上互相配合,互相映衬,使板书阵式协调,美观大方。
板书设计,蕴含着许多美术知识,我们在设计板书时要从美术的角度进行设计,注意知识的布局,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上下的安排,左右的协调,多少的搭配,要注意全盘考虑,化繁为简,化简为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实现知识与美术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梁 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语文板书设计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以精练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同的符号,点破课文的主题,组织课文的内容。”透过它,我们能了解这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板书设计是了解课堂教学的窗口,它成为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板书设计,就像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样,教无定法,学无定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笔者谈谈语文板书设计的几点拙见:
一、吃透教材是板书设计的知识基础
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书设计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高于对教材的一般准备。我们在备课时,已经注重了对教材的分析,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文学常识,文章的字词语句,段落层次,写作特点,中心思想以及各个知识点,我们都作了必要而充分的准备,写入了教案。这些准备是必要的,是上好课的前提,但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在黑板上落实,板书设计就摆在了我们面前。要设计什么,顾名思义,要设计前而所备教材,哪些内容该板书,哪些内容不该板书,该板书的又如何板书,这些都要全盘考虑。
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很多,全板书出来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一是时间不允许,因为一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课堂上,诸多教学环节,把所有教学内容都写在黑板上,势必影响其它教学环节。二是板面不允许,在一般教学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全写上,黑板上容不下,如果写的太小就会影响学生的观看效果。三是没有必要,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有难的,有易的,有重点的,又有非重点的;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环节又有细枝末节;教学形式上,有教师的教读,还有学生的自读,有教师的提示、启发,还有教师的蜻蜒点水,一言带过。重点内容要在教学过程中突现出来。非重点内容教师可作点拨,理解即可。板书就要板书重点、难点,关键内容,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如《詹天佑》一课的板书:

第三,板书应布局合理,力求形式美观。所谓布局合理,即指板书内容在时间上体现事情发展的顺序,又在空间上体现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
所谓形式美观,即指板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要求直观形象、妙趣横生、造型优美。只有这样做,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精于设计是板书知识和艺术的统一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是课堂教学的“窗口”,板书设计要充分体现“精要”、“实用”、“美观”、“图文并茂”等特点。板书设计是知识与艺术的结合,它要求设计者要精于设计,巧于设计。就像美术大师创作一样,把各色颜料点点画画勾勾抹抹,描绘出一幅美丽的作品,在这精美的图画中,倾注了作者的聪明和智慧,体现着画家的匠心和创造。在这方面,许多语文大师为我们设计了很多成功的板书,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也为我们进行板书设计给了一些启迪。
我们如何设计板书呢?设计板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具体内容,具体情况作安排,下面就介绍几种板书设计形式:第一,纲要式。纲要式的板书设计就是把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如议论文的板书,要列出论点、论据、论证各是什么;记叙文的板书,要弄清记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种板书因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且系统完整,层次分明,便于学生听记、理解和复习,因而被广泛采用。它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经过分析和综合,用精要的文字形式能反映知识的结构重点和关键的提纲。第二,骨肉式。有些教材内容,只列纲还不够,不能反映教材内容的全貌,还必须用具体的内容来充实,这就形成了有骨有肉的内容来充实这个纲,这样就形成了有骨有肉的这种板书形式。如:我们分析一篇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只板书人物性格的一两个特点,这不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黑板上也太单调,如果再用重点的内容:如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等充实人物性格特点,那么人的形象既丰满生动,黑板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物形象,也有利于学生复习。第三,图示式。此类板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能加深学生的感知印象,唤起美感,便于速记。设计时应以简图为手段,以示意为目的,图简而意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可这样板书:

第四,分阵式。所谓分阵式,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都需要板书,在黑板上分区书写,如同布阵。如:在一节课上,既要进行文学常识教学,又要分析课文内容,两者都需要板书,这样就把两个内容分区书写,使其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区域,互不侵犯,互不干扰,看起来眉目清晰。当然,两者或三者板书的内容有多有少,在黑板上所占区域有大有小,在设计板书时要力求它们在布局上互相配合,互相映衬,使板书阵式协调,美观大方。
板书设计,蕴含着许多美术知识,我们在设计板书时要从美术的角度进行设计,注意知识的布局,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联系,上下的安排,左右的协调,多少的搭配,要注意全盘考虑,化繁为简,化简为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实现知识与美术的完美结合。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