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支撑钢板或结合空心螺钉治疗胫骨后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0年2月— 2015年2月收治的28例胫骨后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Klammer分型:1型10例,2型12例,3型6例。Denis-Weber分型:B型26例,C型2例。采用支撑钢板固定14例,从后向前空心螺钉固定4例,支撑钢板结合空心螺钉固定10例。术后观察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患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记录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估。
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除2例后关节面有1 mm误差外,其余均获得解剖复位及稳定固定。术后随访时间13~36个月(平均20.6个月),骨折均Ⅰ期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7.5周)。患者均无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表皮坏死,给予加强换药后瘢痕愈合;1例出现腓骨肌腱激惹症状,取出内固定后消失;1例从后向前固定螺钉过长,出现皮肤刺激症状,取出螺钉后症状消失;1例单纯使用从后向前螺钉固定出现骨折块轻度移位,后期出现骨性关节炎;1例术后2个月出现屈
畸形。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8.6±6.4)分,与术前的(32.2±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ellgren-Lawrence分级:0级24例,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1例。VAS术前为(8.5±1.5)分,术后为(6.3±1.0)分,末次随访为(0.8±0.3)分,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单独支撑钢板或结合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后pilon骨折,关节面可获得较好解剖复位,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