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会师看会宁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宁,是全国叫得响当当的一个小县城的名字。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作为中国革命轉折点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和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于1936年10月在会宁胜利大会师;二是全国闻名的“状元县”和全国“博士之乡”。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地控三边,县居四塞”,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城会宁,城辟四门,东为“东胜门”,西为“西律门”,南为“通宁门”,北为“安静门”。城郭形如凤凰展翅,故有“凤城”之称。秦始皇、郭文普、汉武帝、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曾到过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翰墨诗赋。在这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最近笔者也踏上了这块红色的土地。
  红军长征会合之城—会宁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聚首,三只铁拳紧紧握在了一起,实现了胜利会师。三军大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会宁自此和瑞金、遵义、延安一样,成为红色圣地。
  沿着312国道车行至六盘山脚下就到了会宁县城,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会师为什么会选择在会宁呢?据说背后还有一段故事。1936年中共中央在陕北讨论三军会合地点,毛主席说,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一个好地方。当时周恩来说,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建议在会宁会师。主席听了兴奋地说:“会宁,好地名啊: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于是会师地点就定在了甘肃会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会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太阳从云蒸霞蔚的东方升起,会宁大地透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当车开进会宁县城,从好远处即可看到高高耸立在盆地中央的著名标志建筑——会宁红军会师塔。过去我只是偶尔会在电视银屏上看到这个塔,十分美观雄伟,当我今天终于如愿来到它的身边,与它零距离接触,心中油然升起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之情。会宁是革命圣地,红军在会宁境内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过6次比较大的战斗,有1000多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了永远缅怀红军英灵,在这块广场上,先后修建了“会师纪念塔”、“革命文物陈列馆”、“将帅碑林“、“会师旧址大门”等纪念性建筑。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从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缅怀先烈瞻仰会师园
  
  红军会师园主要由会师楼、会师塔、会师联欢会址、革命文物陈列馆和将帅碑林五个主要景点组成。会师楼即原城门楼“西津门” ,它始建于明代。是三军会宁会师的物证,也是会宁古城的象征。1936年10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958年,会宁县人民政府为纪念红军会宁会师,将此楼改为会师楼并多次维修加固。楼为歇山顶楼阁建筑,上下两层,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南北开门,下层为革命文物陈列室。城门为拱卷顶,高7.5米,城墙高8.2米,城墙两端各向下延伸30米,南面砖砌阶梯可登城墙。
  在会师塔前,我看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以一列16米长的汉白玉阴文条幅,白底红字,镶嵌在塔的正面。遒劲的大字是由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会师纪念塔塔高33.3米,自下数九层,呈为三塔环抱状,而第十层则合为一塔,到尖顶层便收顶合一。合抱的三塔象征着三个方面军。“九”含蕴着天长地久,塔下九层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同日月并辉,与日月同存;而十层象征着胜利会师和会师后空前的大团结。十一层象征着红军长征走过了11个省份;也象征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取得不断的更加辉煌的胜利。这座独运匠心的杰作,是会宁人民心中的丰碑,是会宁人民前赴后继、改天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会宁的强大精神支柱。会师塔是为纪念三军会师50周年修建的。会师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塔中螺旋式阶梯直通塔顶。会师塔是中国第一个以三塔环抱为的纪念塔。十分美观!
  巍峨壮观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坐落在广场的东侧。进入肃穆庄严的纪念馆大厅,一组巨大的红军将士塑像矗立在面前,我仿佛听到长征沿途那阵阵激烈的枪炮声,红军指战员们浴血搏斗的呐喊声和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欢呼声;仿佛看到英雄无畏的红军先辈们向我们展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斗争意志,展现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胆略与胸怀。
  红军长征纪念馆里不仅有革命领袖集体雕塑、长征各支部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军事形势沙盘、利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成的 “红军飞夺泸定桥”、红军翻越夹金山等模拟景观,而且陈列着一件件经历过枪林弹雨的革命文物,向我们默默地诉说着那段令人难忘的充满着血与火的岁月。
  广场上还有一座雕塑---“地球上的红飘带”,它由顶端的五角星、三只直立的步枪、三个红军头像和底部一条鲜艳的红飘带组合而成,形象直观地表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主题。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飘扬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信念的象征。红军、红星、红旗,红色是劳苦大众的颜色,红色是革命的代名词,万里长征,红军把红色的种子播种在千山万水,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染红了大江南北。雕塑是由西安美术学院设计,底座和主体采用泰山花岗岩雕刻,飘带用碳钢焊接,外刷红色油漆,顶部五角星用红铜铸造,表面是24K镀金。2006年,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捐造。
  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她是由依依惜别情、悲壮情、喜悦情、团结协作情组成。从艺术结构上讲,它以飘扬向上的形态增添了这座雕塑的动态之美,使本来静止的雕塑一下子生动起来。同时也寓意红军将士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伟大精神。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走过的长征路线互相交织,就像这条鲜艳夺目的红飘带飘扬在地球的东方。这是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脚板、汗水和鲜血镌刻在这个星球上的,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远征史诗。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
  会宁是块古老神气的土地,它曾让无数英雄竞折腰,它曾使多少贤良泪满襟。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此会师,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乐章。从此,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走向了辉煌!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也就是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该县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
  来到“红军长征胜利景园”,迎面就看到一座数十米高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纪念碑像三把锐利无比的锋剑直刺苍穹。这是景园入口标志建筑,这三把利剑造型,为艺术性抽象建筑,主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采用新型现代材料,镜面不锈钢贴面,剑高分别为24米、22米、16米,基座高1.5米。体现了冲刺向上、开拓创新之精神和“刺破青天锷未残”之意境。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規划设计,巧妙地结合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山形地貌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使参观者既可以满足瞻仰革命遗迹的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览胜的乐趣。
  会宁胜景桃花山
  会宁有名的“六盘山”,也叫“桃花山” 。 为什么叫“桃花山”呢,因为桃花山表示“世外桃源”的意思,所以又叫桃花山。桃花山位于会宁县城东南约有1公里,山起三峰,主峰横枕震东,海拔1944米,两翼呈北南、西南走向。其势若鲲鹏展翅,待冲云霄;其色艳似桃花绽红,烟霞流丹。
  桃花山山径崎岖坎坷,怪石嶙峋。四季景致,细草如茵,山花烂漫,榆杏泛红,霜华染黛。更有“剑峰”、“月崖”、“石室”、“梵塔”、“松院”、“灵泉”、“魁楼”、“杏林”等八个著名景点,当你进入这些景点时,大有身临仙境之感。既可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静心感受香烟缭绕之奥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桃花山之所以有名,非僧非仙,而在于名人胜迹。据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虎门销烟的湖广总督林则徐等都曾来过桃花山。还留下了“汉武上马石”、“大汉拴马树”等名胜古迹和美丽的传说。
  更有趣的不知是谁的奇思妙想,竟然把漫漫“长征”路,从遵义的八角楼到延安的宝塔山“搬到”了桃花山,不仅为名山增添了色彩,还赋予它崭新的意义,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道312线从山脚下通过,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自宋、金以来,历朝在山上修建庙宇,开凿石窟,装点景观,现有洞窟14窟,庙宇建筑20余座,集风景与宗教于一体。山门上高悬着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桃花山”匾额,各庙宇还悬有赵朴初、书法家黎泉、吴廷富、朱德昕、刘学谮的手笔,为桃花山平添了几许秀色。
  会宁,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无限憧憬。
其他文献
伦敦“唐宁街10号”,很多人都说这是全世界最出名的地址。   它位于英国首都伦敦西敏市西敏区白厅旁的唐宁街,一所乔治风格建筑物。传统上是第一财政大臣的官邸,但自从此职由英国首相兼领后,就成为今日普遍认为的英国首相官邸。其设计朴实的黑色木门,缀上白色的阿拉伯数字“10”,成为了人所共知的标记。出于好奇,笔者最近慕名走进了英国伦敦唐宁街。   来到伦敦采风,当然首先是来到特拉法尔加广场,该广场是英
有一天你和男/女友大吵一架,隔天他/她请快递送来一个箱子,凭直觉,你觉得里面会是什么呢?  A.昂贵的皮件  B.一定有诈  C.过去的情书或礼物  D.空箱子  E.温馨的小礼物  答案:  A.你的内心善良度40%。屬于长得善良型,但其实外表是你的伪装,真正善良与否得看以后的造化。  B.你的内心善良度55%。看人善良型,会因特定的人事物而激发出善良的一面,这类人认为虽然不能害人,但防人之心不
1981年4月出生的吴云舟,现任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哈尔滨紫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201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博士期间在李德山教授的指导下,参与了“脂糖素”项目及溶瘤病毒项目的研发及转化,其中“脂糖素”项目转化金额5000万。2013年晋升副教授,工作期间,发表SCI论文5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市各类科研项目
一、   莫莉胃疼了一天,及至下班的时候,她顺道去了一趟医院。挂号、就诊、拍片,一直到取片后再回到医务室。   是在医生反复察看片子的时候,莫莉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她不等医生告诉她结果,便悄悄地离开了医务室。   从医院出来,她没有回家,而是一个人来到了一片小树林里,她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想一想。是的,她的胃疼其实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一个多月以来,她总是时不时地感觉胃部极不舒服,直到今天疼痛难忍。
2012年底,在阿联酋阿爱恩市举行的“第十六届国际最适合人类居住社区奖”总决赛上,重庆桃源居社区的山体公园和公益设施建设项目,获得了本次大赛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类金奖。  专家评审和参会的其他国家代表均表示:重庆桃源居社区由民非组织主导的公益开发模式和成功实践,值得国际社会认真学习和推广。  从无到有的社区  李爱君是中国首批女律师之一,1992年4月28日,世界房地产研讨会在深圳召开。会上,桃
沈冰,年芳46,离异。在别人眼中,这个年纪的独身女人,似乎可怜到连吃个饭、生个病都会形单影支、自怜自艾,而沈冰却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活色生香,这个词仿佛天生就是用来形容沈冰的。自带春风三百两,她迎面走来,得体的衣装、灵动的眼神,让人不禁眼前一亮;随着她笑开的眉眼,仿佛整个房间的气息好像都跟着变暖了,她不着痕迹地让人感觉舒适与轻松。  独立  以前的沈冰,是个喜聚不喜散的性格。害怕一个人呆
她是法国男人“永远的至爱”,她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国女星”,她被称作“法兰西玫瑰”,也被喻为“法兰西之吻”。她以童星的身份出道,屡屡塑造惊艳银幕的角色;她对待爱情热烈狂野、忠贞专一;她喜欢随性地说笑,年逾五旬,仍然拥有一颗明亮的少女心。她就是令人称羡的法兰西女神——永远的苏菲·玛索。 本色出演,绝代芳华惊艳银幕  “谁都不注意我。我想标榜自己的孤独,可是谁都不信,别人期待着看到一个能吃能喝、身强体壮
第一集的汤面有点像北方的热汤面,这一集中,深夜电台主持人岛田喜欢吃汤面,但因为有隐形脂肪症,所以每次在深夜节目播出后吃面条都会有纠结;开出租车的晴美要的是不加面的汤面,这样可以防止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晴美要不加面的汤面的梗在岛田的节目中播出,深夜食堂里便流行起不加面的汤面。“脑补”一下却没有推广价值,没有米饭的蛋炒饭是炒鸡蛋、没有馅儿的大馅饺子是面片、没有肉的红烧肉只好烧点花椒大料葱姜蒜了。  五
我写字,喜欢宿墨的那种味道。  淡淡的香,浅藏深掩的墨晕,都是人间少有的美。  当然,宿墨中也有臭得浓烈的,尤其是农村卖的那种,三五块钱的,刚打开用还好,若是过了夜再用,那臭味,写在纸上,恐怕是半年也消不掉。  去年春節回老家,有朋友让我写字,我没带墨,就从村里的小商店里买了一瓶。也倒不难用,但就是太臭了,直到年后将字送给朋友,从信封里抽出来时,那味道还很呛人。  秋天时一位朋友办展览,写的是大字
一、  苏晓晓最近生活得十分抓狂。公司的薪水没涨,她租的一室一厅的房租倒是涨了一倍,一辆代步车,油价也在飕飕地往上飚,眼看就要入不敷出了,这还让人活吗?  苏晓晓一连几天都在挖空心思地想着怎样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嫁个有钱人。再说自己已经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姑娘了,如果再这样蹉跎下去,岂不成老姑娘了。她的同学中很多都已经做了妈妈,所以,每次回老家,她的妈妈总是一遍遍地催促她,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