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的失去魅力了吗?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riv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人》2014年1月25日杂志的封面故事是《中国失去了魅力》(China Loses Its Allure)。该文章的主题是:在过去三十年里,大量外资跨国公司来到中国进行投资,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少跨国公司甚至将中国看成救世主,但现在这个淘金热可能已成过去。
  这篇文章列举了跨国公司在中国面临问题的几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中国经济的放缓和成本的不断上升,尤其是年轻员工的工资。第二是不少行业仍对外资不完全开放,外资很难进入;加之近期中国政府的一些举措诸如反腐、信息安全等都对一些外资公司构成了很多不便和不快。第三是竞争的白热化;本土企业的崛起对许多外资企业构成了新的竞争威胁。这些原因引致一些外资企业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另一些仍然留在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则发现他们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倒退。此外,该文章指出,跨国公司已经发现不该将中国看作单一市场。中国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差异甚大,所以往往需要根据不同市场的需要来发展适当的战略和具体操作方式。文章总结说,中国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外国公司必须提高他们的生产力,改善治理,以及满足本土市场的“口味”和需求。这篇文章受到了不少外资企业高管、中国政府官员和其他市场从业者的关注,在互联网上也被大量转发。对外资而言,中国市场是否已经失去吸引力?我认为,这主要得看对什么类型的企业而言,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如何。我更相信,对一些跨国企业来说,中国是越来越有魅力!
  自从1992年邓小平先生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对外开放的速度快速增加且规模大幅增大。外资在中国进行的投资不断增加,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亦逐渐越来越重要。外资普遍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商业模式和人力培训方式等。在改革初期,外资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力庞大的市场,但需要时间和精力来开发,大部分外资都愿意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
  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外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开始壁垒分明。对不少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他们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或最重要市场之一。最经典的例子应该是肯德基,该公司全球超过一半的营业额和利润都来自于中国。其他类似的例子包括苹果公司、通用汽车、大众、宝马等。同时,亦有不少企业来过中国,在中国尝试了,而最后他们决定退出中国;较著名的例子包括百思买、美泰、MediaMart、eBay等。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结果如此悬殊,其原因何在?
  一些外资公司来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以为中国与他们国际上其他的市场是一样的。他们认为在全球其他市场能站稳脚跟,所以在中国应该同样能够做到。所以他们一般都会倾向将他们的全球业务模式直接带到中国来,用英语来说,这就是所谓的plug and play。吊诡的是,越是在其他市场成功的企业,他们越有信心将他们惯用的业务模式带到中国来。可是许多外资来了之后就发现,原来中国市场环境比其他国际市场更为复杂,本来的业务模式最多只能进入中国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一般只是客户群或产品金字塔的顶端,与许多企业CEO本来预期的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有很大的差距。更甚者,一些在国外可行的业务模式来到中国根本行不通,最经典的案例就是美国家得宝(Home Depot)。家得宝的商业模式是依赖顾客自己亲手在家里组装家具,就是所谓DIY(Do it yourself)。可是一般的中国家居消费者都没此习惯,家得宝在中国的业务当然就裹足不前。
  我认为跨国公司失误的原因是他们的“傲慢”DNA。他们在全球发展的时候,不少企业相当顺利,他们的产品、服务、品牌和业务模式往往在许多国家都能占领有利的阵地。不少这样的企业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自信心,以为他们到什么国家、在什么市场都有较大成功的机率。可是中国的市场给许多这样的企业上了一课。中国一方面于过去二十多年来有着极快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展示了极为复杂、快速改变和经常模棱两可的经营环境。这种环境缘于四个原因: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交错;有长远历史文明同时却只有60年共和国历史及只有20多年的市场经济;同时兼备了国有经济、私营经济、外资企业和混合制经济的经济体系;原本固步自封的政治体,逐渐与全球政治结合。再加上中国本身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地方差距庞大使得许多外资企业没法轻易适应。在经历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尝试之后,一部分外资企业才开始意识到,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他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对待中国市场的态度,从傲慢转为谦虚,愿意接受中国的差异之处并虚心学习。只有具备了适当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一些跨国公司才能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市场的战略并有效地将它落地。没有这样的洗礼,跨国公司在中国要取得持续成功是比较困难的。
  中国真的失去魅力了吗?对一些已经尝试了失败并决定退出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来说,这可能是说对了。但是对于在中国市场已经找对了方向,制定了有效的发展战略和组织、人才,更重要的是已经具备了适当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的跨国公司,中国将能提供更多、甚至于无限的机会。巨大的市场、快速的发展、逐步放宽的管制、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创意的涌现、激烈的竞争和井喷的企业家数量和精神将会使中国更有魅力,更能成为孕育新一代企业领袖的沃土。
其他文献
第一次见面,我们会留意对方的言谈举止,包括体貌特征、服饰搭配、握手的力度、手势姿态、说话的语调等等,然后把这个人归入到我们内心中早就准备好的类别里。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第一印象并不够准确。  我们看重第一印象,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凡事都爱找捷径。当遇到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希望对他们进行类型化和脸谱化,以便我们快速地处
期刊
北宋初年有一位十分聪明的文人陶谷,博通经史,文章过人。从五代后晋开始,陶谷就在朝中掌管文字,历仕后汉、后周,到宋代依然在翰林院当老资格学士。宋人称其“自五代至国初,文翰为一时之冠”,然而他却在赵匡胤那里碰了钉子。  北宋建立后,陶谷仗着自己对赵匡胤当上皇帝有功,希望能够挪挪位子,当宰辅大臣。按说,陶谷想当宰辅,不算过分。论他的能力和资历,都能排在赵匡胤的其他宰辅前面。后晋时,陶谷的文辞就是一流的,
期刊
近期在给一个总裁班授课时,我在学员中做了一个调查,问这些来自某行业的企业高管们两个小问题:一是所在企业有无品牌管理部门或专人;二是如果有的话,是独立的部门还是归属于哪个部门。得到的结果是,76%的企业已有品牌管理部门、小组或专人,其中12%的企业设有独立的品牌管理部门。有趣的是,在那些没有专门设立品牌管理部门的企业,品牌管理人员(小组或专人)的归属部门则是五花八门,除了市场部外,还有销售部、法律事
期刊
技术流程用于定义系统需求,以将需求转换成有效的产品、必要时允许产品进行一致的再生产、使用产品来提供所要求服务、持续提供这些服务并且在产品退役时处置产品。  技术流程定义促使组织和项目功能收益最优化并降低由技术决策和行动带来风险的活动。这些活动能使产品和服务具有适时性和可用性、成本效益及功能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生产性、适用性以及采办和供应组织所需的其他品质。这些活动亦能使产品和服务能够符合社会的
期刊
《贞观政要》是史书。读史书,如何理解是一大难题。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同情之理解”,不失为可取的方法之一。他说:“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
期刊
贞观君臣中,有一个很特殊的人物,名封伦,字德彝。隋朝时,他就已经进入高层,在揣测隋文帝夫妇的心理上,他展示出自己过人的小聪明。隋朝大臣杨素本来很自负,谁都看不起,唯独对封德彝另眼相加,称“揣摩之才,非吾所及”。降唐以后,封德彝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立有功绩,唐高祖时就担任吏部尚书,升中书令,太宗即位后,封德彝改任尚书仆射。  封德彝是从吏部干出来的,在人力资源上应该是内行。太宗为了倚重他,专门把他叫来,
期刊
中国是创新的沃土?恐怕国际上大多数人不会认同这一观点,因为中国经常与山寨、缺乏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填鸭式教育和国营领域过于傲慢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或多或少地出于上述原因,外界通常认为中国缺乏创新成功的基础。  但这一观点过于简单和肤浅。不妨让我们在这些所谓的原因中撷取两条展开深入研究。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确实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但这并不能阻碍创新的步伐。在过去十年里,源自中国的创新案例不胜枚举
期刊
在过去经济环境相对平稳的时候,商业转型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只有突破性新技术、惊天丑闻或成本剧变等罕见的事件才会引发根本性的变革。但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行各业的挑战陡增,商业环境急剧波动、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变化已经成为商业运营的一部分。为了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保持正确的航行方向,公司必须为持续转型做好准备,并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战略。  然而,很少有企业具备这项关键能力。尽管不少公司都曾试图转
期刊
九年前,某著名品牌咨询公司对中国品牌建设情况做过一个调查,其中一项内容为“高管们是如何理解企业的品牌意义的”。结果发现,前三项内容指向声誉、可靠质量和文化建设。三年之后,对于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顾客承诺和关系跃居首位,而可靠质量滑落到第五位。对品牌意义的理解直接影响品牌行动的逻辑。三年间的变化折射了中国品牌建设的进步。  的确,学界对“何为品牌”有很多看法,也存在时间上的认识演进。
期刊
多数人坚信,人的某些特质会决定他的行为。虽然人在不同的情境下行为也会不同,但是我们倾向于用某些特质对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些特质做出判断,就像自信总是“好的”,而惟命是从就是“不好的”,进而基于这些指标去评估一个人。经理人常常在招聘中依此做出判断,包括评价在岗员工的时候。当然,有些经理人的确相信情境比个人特质更能决定行为,他情愿随随便便就把人招进来,然后根据其长处为他建立适宜的组织环境。但是,大多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