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子痫前期临床表现前预警因素的管理

来源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痫前期( preeclampsia,PE)发病率约2% ~8%,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特有疾病,每年约26%的孕产妇死亡与其直接相关,导致超过50 万围产儿死亡,其中99%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1].PE的诊治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及难点问题,虽然研究投入很多,但是收效甚微.临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因未能及早识别和早期发现,以致疾病在被发现时已经发展成为重症,只有通过终止妊娠才能终止病程,让这类疾病的防治一直处于被动的应对状态[2].当前PE的防治工作中仍将重心放在早识别、诊断以及产时、产后的监护中,随着技术的进步有能力也能够将防治的重心前移,关注孕早期甚至围孕期的危险因素的识别与预防处理.
其他文献
低蛋白血症( hypoproteinemia )指血清总蛋白的减少,当血清总蛋白低于60 g/L 时,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1].血清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等,肝脏是
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是围产医学界持续不懈的工作目标.虽然,近年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每100000 活婴中350 例孕产妇死亡的2030 年目标.入住重症监
子痫前期是妊娠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母婴健康的常见因素之一,其发病和不良妊娠结局与凝血纤溶系统失衡密切相关.血栓弹力图( thrombo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能从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