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NCEP资料计算并分析1961—2010年西北干旱区(35°N—50°N,73°E—105°E)经纬向水汽输送、蒸发和水汽辐合辐散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同期西北干旱区降水
【机 构】
: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71034),中国气象局行业专项(GYHY201506001,CCSF2014),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6-194)共同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资料计算并分析1961—2010年西北干旱区(35°N—50°N,73°E—105°E)经纬向水汽输送、蒸发和水汽辐合辐散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同期西北干旱区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西北干旱区冬、春、秋季经向水汽输送为净输入,纬向为净输出,总水汽输送为净输入。夏季经、纬向水汽输送均为净输出;(2)1961—2010年,西北干旱区各季节降水均增加,冬、春季降水增加显著,夏、秋季降水增加不显著。冬季纬向水汽净输出减少,导致西北干旱区冬季总水汽输送增加
其他文献
利用1961—2016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宁夏20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分析宁夏春季降水异常年东亚副热带急流异常特征,并简要分析可能影响原因。结果表明:春季降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2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环境场条件及中小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冷涡与下滑冷
利用江西92个地面台站逐日降水资料,结合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NOAA逐月海温资料及国家气候中心整编的74项环流指数和Ni o3指数等资料,分析江西2015年11月降水异常特征及
利用东亚地区1961-2005年高分辨率(0.5°×0.5°)降水格点数据和参加CMIP5的42个全球气候模式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对简单降水强度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的计算,对比分析
以涪江流域中游为研究区域,利用细化算法和线划跟踪算法提取河道水面的中心线,按照一定间隔采样,得到河道采样点高程。通过河道采样点初始高程,推算出河道水流方向后,对采样
研究了一类特殊矩阵特征值的绝对扰动上界问题,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和矩阵计算方面的技巧,探讨了正规矩阵特征值的扰动问题,得到了正规矩阵特征值的Wielandt型绝对扰动上界。本
从实际应用考虑,略去基于组网雷达的两步变分法目标函数中与反射率因子有关的约束项。为验证简化后的两步变分法的风场反演能力及稳定性,设计了水平分辨率、垂直层数、垂直分
高校教职工的队伍建设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渐渐的受到重视,建立和完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本论文针对高校绩效考核的现状以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S模式,选择D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