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研教协同的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llyc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研教协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阐述学研教协同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研教协同的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思想,包括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加强教学性科学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科学研究为载体的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 学研教协同 教学改革引言生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4-02
  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长期以来侧重于科研和教学[1-4], 尤其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科研、教学和学生学习三个要素的互动性和统一性。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将学研教协同的教学组织方式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改革中,以期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学研教协同的理念
  所谓学研教协同,即Learn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collaboration, 是指高校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协调统一,相互促进[5]。
  这里的“学”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指教师的教学活动,“研”指教师的科学研究。就“研”与“教”而言,就是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将研究融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要具有研究问题的素养和能力,以“研”促“教”。就“研”与“学”而言,基于学研教协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学生要成为一名有独立思考能力并具备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人,“研”要融入学生学习活动全过程。
  学研教协同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科学研究为载体的三者之间的协同统一的作用机制。基于学研教协同的能力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形成新问题,不断地提高在问题探寻中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学研教协同理念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在阐述学研教协同理念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中,即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和加强教学性科学研究,使教学、科研、学习互动协调,以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2.1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
  促进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研教协同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范围广,涵 盖了管理学、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物流管理及运筹学等多种学科,这种综合性知识抽象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独立的个性特征,把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单向地传授知识,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因此,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效促进和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借助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课堂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有机结合,才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案例教学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典型性、生动具体的案例,要求教师根据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和社会关注焦点的变迁更新内容,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案例。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模拟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集体协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辨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每位学生都应扮演一种角色,真正做到还原现场。通过对案例的演示,学生小组的讨论,教师的提示和指导,使学生真正领悟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检验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是一种参与式的管理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以把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形象生动的说明。游戏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事先对学生进行分工,明确学生各自承担的任务。游戏结束,教师还要对游戏进行总结和点评,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中。
  (3)实践教学法
  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和抽象的,用实践教学带动理论教学是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企业常用的技术手段及管理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与未来工作接轨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需要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校内实践主要是借助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来实现,模拟企业的运作业务流程、供应链绩效评估等核心内容。校外实践需要企业和学校合作,以校企联合的形式,安排学生到真正的企业中去,参观实习,培养学生的业务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
  2.2加强教学性科学研究
  在教学中引入学研教协同思想,提出以“研”来落实教师主导思想,以此来整体提升学生能力,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上,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供应链管理等相关方向的科研工作
  由于教科书的时滞性及供应链理念在我国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更新较快等原因,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及时地反映供应链管理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补充供应链管理的前沿知识及最新动态,使学生吸收最新理念与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主讲教师应做到持续学习,时时把握新的理论动态,在课堂中给学生以新知识的补充;另外,主讲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相关前沿知识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使其具备较好的自学能力,这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要求。   (2)系统研究教材
  在主讲教师自主研究基础上,通过课程组集中研讨,将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教材根据内容模块化,每学期集中研讨确定某一模块下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主要学术思想观点及突出性问题。 同时,研讨归纳出该模块下营销实践中涌现出了哪些最新范例,提炼概括出该模块供课堂内外教学研讨的诸多核心要点。
  (3)研究课后教学延伸内容、方式方法
  一方面是沿着每个教学模块对应的理论代表性文献来延伸,课程组经过综合判断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供学生课后延伸阅读;另一方面沿模块对应的营销实战代表性范例来延伸,筛选出对应该模块最具代表性的实战范例,引导学生课后做延伸性个案研究。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延伸,有效地实现模块理论与模块实践问题的对接,从理论回归到实践,从实践升华到理论,在这一反复中既奠定了学生的理论学术素养,又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意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我们着力推进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有效引导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4)尝试双语教学
  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西方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技术,而且该课程涉及大量的供应链管理的专业词汇及专业英语知识,能够使学生获得语言优势,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按照渐进式教学模式,随课程进度和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适应而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在保证专业知识教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促进学生提高专业英语运用能力。
  3.结论
  在学研教协同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加强科学研究性教学活动和教学性科学研究活动,提高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对于生产系统供应链管理的理解与掌握。努力探索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研究中学习,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为例.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3(9): 107-108.
  [2]汪锋. 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科研互动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6): 61-62.
  [3]赵锋. 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2, 28(137):143-147.
  [4]邱学青,李正,李菊琪. 创新大学师资管理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4(5): 100-105.
  [5]汪芳,吴肖丽. 学研教协同教学组织方式创新研究——以产业经济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3年第9期.
其他文献
本文选用1日龄AA肉鸡健雏4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70只,分别饲以对照日粮和高钒日粮(钒5mg/kg,高钒Ⅰ组;钒15mg/kg,高钒Ⅱ组;钒30mg/kg,高钒Ⅲ组;钒45mg/kg,高钒Ⅳ组;钒60mg/kg,高
【摘要】通过科学制定实施目标,严密组织实施过程,“一生一项致富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关键词】一生一项 致富项目 总结报告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1-01  为切实培养出一批新型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带动农民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镇赉县委组织部的策划组织下,“一村一名中专生”培养工作紧紧围绕“创新农村技能人才”
【摘要】实践教学的改革是实现专业定位与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在当前毕业生直接面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很强的继续学习能力。结合我校机械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人才,我们从改革生产实习和专业综合实践入手,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 改革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在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林业发展战略背景下,结合西藏林业的发展现状,构建具有西藏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要。该文阐明了构建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键词】西藏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我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工科研究生的培养长期以来都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导致研究生毕业进入企业后不能很快地适应角色的变化。为此,本文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机械工程学科研究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综合能力高培养目标的要求,提出产学研结合下企业导师的必要性,并制定企业导师队伍建设方案。  【关键词】机械工程 产学研 企业导师 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
同学们,你只要把这些分散的图征剪下来拼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很好看的图画哟!还等什么,快快拿起剪刀,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期刊
猪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 PR)是由猪疱疹病毒Ⅰ型(pseudorabiesvirus,PR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项目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通过项目的实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具体项目案例,介绍了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园林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 园林测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53-01  高职教育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教学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