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黔粳优2号选育示范推广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18277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黔粳优2号是贵阳金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 自育粳稻不育系163A与黔粳恢2号配组育成的中熟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生育期适中,株高99.3 cm,株型适中,植株整齐,抽穗整齐.叶色绿色,剑叶直立,后期熟色好.分蘖力强,穗型较大,穗实粒数为153.6粒,结实率84.3%,千粒重24.9 g.米质好,中感稻瘟病,抗逆、抗倒伏、适应性广.2018通过贵州省审定.
其他文献
为了解45%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用药量,采用拌种法测定45%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对蛴螬的田间防效.该种衣剂在药种比为270、360 g a.i./100 kg时,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83%和83.41%,与对照药剂5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和48%噻虫胺悬浮种衣剂250g a.i./100kg,192a.i./100kg防治效果差异显著;该药剂拌种处理后对花生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明45%氯虫苯甲酰胺· 噻虫胺悬浮种
鲜食玉米品种通粘1号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所以自选系T1201为母本、自选系T12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彩色糯质玉米杂交种.经过2016-2018年吉林省糯玉米区域试验和几年的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高、果皮薄、商品果穗率高和口感好等特点,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019年3月通过吉林省审定.
周麦36号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笔者围绕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实现该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同步提高.
丽粳18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凤香稻2号/丽粳6号”杂交育成的一个适宜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种植耐寒性强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2年云南省高海拔粳稻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687.70 kg/亩和679.40 kg/亩,分别比对照品种凤稻23号增产5.12%和4.94%;表现出群体整齐,抗寒性强,丰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多穗型水稻品种特征.该品种2018年9月通过云南省审定,适宜在云南省高海拔1 900~2 300 m的冷凉和高寒粳稻区种植推广.笔者介绍了该品种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主要
鄂中6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鄂中5号与中国香稻杂交,杂交F1代经Co60(辐照剂量为395 Gy)照射后,再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型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9月通过湖北省审定,具有株型适中、优质、香味、不早衰等特性,以其为父本所配两系杂交组合EH1S/鄂中6号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有香味、抗稻瘟病等特点.
蓉18优2348是四川众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蓉18A作母本与雅恢2348作父本杂交后选育的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该品种抗倒性强、稳产高产、抗病性中等、株型紧凑、生育期适中、抽穗期耐热性较强、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通过在黄平县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特别适宜在贵州地区进行机械化高产栽培,可以进一步大面积推广.笔者在育秧、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其机播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
长优1103是建瓯市益农种子商行、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金华三才种业公司等单位合作,利用长粳1A与恢AP1103杂交组配育成的三系籼粳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大田表现熟期适中、米质优,2020年通过福建省审定.本文作者详述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以期为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油菜近几年在十堰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也是冬闲田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5万hm2.本文作者通过区域布局、种子质量、种子处理、土壤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环节总结出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油菜大面积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为解决油菜-水稻轮作茬口矛盾,服务于生产,南充市农业科学院油菜课题组以甘蓝型油菜早熟不育系南A5与早熟恢复系68R为亲本配组育成早熟杂交油菜新组合南油568.该组合2019年、2020年参加“天府油菜”新品种早熟组比较试验,平均产量3 044.23 kg/hm2,较对照德油早1号增产14.03%;全生育期202.0 d,与对照德油早1号相当;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19.58 μmol/g(饼),含油量45.10%;抗菌核病、抗倒伏,于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于四川省平坝丘陵区及
冀藜3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首次利用剪穗套袋人工辅助杂交法,将秘鲁的\'安第斯奎宁藜麦\'与\'青海常规藜麦\'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张家口地区首个自主藜麦品种.本文作者介绍了冀藜3号的特征特性和选育过程,探索了该品种的高效轻简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