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ycc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共同侵权行为已经成为侵权行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又作为共同侵权中一种特殊的情形值得我们关注。致害人之间并无事先的意思联络,行为之发展是独立的,只是在时间和地点上偶然发生竞合,致同一主体损害。于此情形,如何公平地分配损害,如何充分地弥补受害人的损失,正是侵权法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共同侵权行为,无意思联络,连带责任
  中图分类号:K82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239-01
  
  1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概述
  1.1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的法律特征
  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指数个行为人事先并无共同的意思联络,而致同一受害人损害。其法律特征在于:
  侵权行为的主体须为二人以上。
  各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无意思联络。这也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与一般共同侵权行为的区别所在。
  各行为人的行为偶然结合造成对受害人的同一损害。
  数加害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所有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
  由于各行为人之间无共同过错,原则上不能使行为人共同负连带责任,而应依据各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其各自所应负的责任。
  1.2 是否构成共同侵权
  数个侵权行为导致一个损害结果,是否构成共同侵权。传统理论主要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主观说以意思联络作为其构成的必要要件,如果只有行为的分担而没有意思联络则不能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客观说则认为,只要有共同加害的行为无论主观上是否联络,都可以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在实务中,无论采取主观说还是客观说,从保护受害人和平衡各方利益的角度出发,产生的效果几乎趋于一致。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共同侵权行为产生侵权人之间的连带责任,对于无共同过失的加害人之间是否承担共同侵权责任,无立法依据。《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两人以上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肯定了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行为,依据此规定,数加害人之间具有客观联系,纵无主观上的共同过失,亦可构成共同侵权。
  2 共同侵权人之间责任承担
  在我国传统理论上认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实施的行为致使受害人受到同一损害的,原则上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司法解释基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规定了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中加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选择任何一名或数名加害人请求赔偿。这是因为我国第三人责任险不发达,使加害人承担较重的责任。在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中,原则上独立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是如果各加害人的加害部分无法确定,受害人则很难举证,无法证明各加害部分,如果因此得不到赔偿,则对受害人不利,相对加害人,受害人处于劣势,因此应当免除受害人的证明责任而承担连带责任。 3 对处理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的建议
  在分别责任模式下,各致害人单独地分别地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既然与致害人行为对应之损害于法律上不可分割,那么怎么来确定各自的责任范围呢?如果以过失大小来确定各致害人的责任范围,过失大者承担大的赔偿责任,过失小者承担小的赔偿责任,两者之间不发生连带关系。这种模式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以过失来确定责任范围认为过失大则损害大。这种设想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就使得该模式的设定难以让人信服。所以逻辑预设的错误是分别责任模式的致命弱点。
  其次,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以过失大小来确定责任范围的做法很难操作。受害人在提出请求时不仅要证明致害人的过错而且要证明过错的大小,这就给受害人求偿制造了极大的障碍。
  最后,以过失大小来确定责任范围的做法对归责原则为无过错原则的情况无能为力。因为在无过错归责的情况下,根本不考虑致害人的过错问题,如此以过失大小来确定责任范围的情况是不合理的。
  在连带责任模式下,各致害人首先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受害人可以对致害人中的一人、数人或者全体提出承担全部责任的要求,致害人为给付后于其内部成立求偿关系。这种做法无疑是优位保护受害人的利益,因为受害人无须再证明致害人的过错大小,而且可就全部损失一并主张。与分别责任模式相比,连带责任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从保护受害人的角度出发,让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并不意味着会牺牲在事件中过错程度较轻的行为人的利益。
  第二,让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亦可免除受害人受举证责任的困挠。如让数侵权人承担比例责任,则受害人要举证证明各个侵权人的过错大小来划分责任,此种方式对受害人既不公平又难以操作。
  第三,从司法操作上来说,受害人只须证明侵权人的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致害人有过错,则可以获得法律上的支持。而且在分别责任模式下存在着对无过错归责情况无能为力的问题,但在连带责任模式下这一问题荡然无存。
  第四,在损害不可分的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情形下,让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符合当前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
  连带责任模式确实比分别责任模式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其对受害人的周全保护、对公平的达成均优于分别责任模式。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为保护受害人的利益,连带责任模式是牺牲至少是部分牺牲了致害人的利益的。正因为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必须慎重适用。
  4 结语
  追求司法的统一性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体现,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同样性质的案件,判决结果截然不同,势必导致当事人对法院判决的公正性和执法产生怀疑。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利益,我們应该承认无意思联络的共同侵权。在法律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该理论,从而让法律更广泛地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更应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平衡各方之间的权益,让法律真正地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立法者在立法时价值取向的不同又将决定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不同。在立法时应参考世界各国经验,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对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做出较为严格的规定,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韩松《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何孝元《损害赔偿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 王家福《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识字、企业标准色、企业造型和象征图案、版面编排模式等。企业标志,企业标识字、企业标准色是识别系统的核心,也最能表现设计能力。企业标志企业标识字、企业标准色三要素是企业地位、规模、力量、尊严、理念等内涵的外在集中表现,是视觉形象设计(VI)中的核心,构成了企业的第一特征及基本气质,同时也是广泛传播,取得大众认同的统一符号。CI中视觉形象识别
【摘 要】公共政策是人类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所诞生的公共管理工具,因此,公共政策应该是公正的,公平的,公开的。公共政策通过提取、分配、管制、象征等基本功能,实现自由、安全、秩序和繁荣,最终维系公共利益。本文通过寻求公共政策在政府管理中的本质导向的基础上,来制定符合我国政府管理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需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政策。  【关键词】公共政策、基准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D523.31文
兴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两半球内的有关部位由于附近已形成特殊的暂时神经联系。兴趣特别易于感受某类事物的刺激,并且特别易于在这类事物的刺激作用之下,形成最优越的兴奋中心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探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就业难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194-01    自1998年的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迈人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关键变量粮食产量和成灾面积均有单位根,协整检验表明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具有协整关系。这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事关陕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和经营理念的转变,他们相继退出农村信贷市场,而农村信用社則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信贷主力,本文主要分析陕西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农村信贷 信贷管理
【摘 要】 文章论述了在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推进下,高校德育面临新挑战的一些德育创新,论文分为三个部分:(1)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认识,分析了后勤社会化与以往后勤保障体系表现出来的新特征;(2)从高校德育的内容、观念、手段几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对高校德育的新挑战;(3)重点研究在传统德育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探讨后勤社会化下的大学生德育在内容、观念和手段上的创新。   【关键词】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在实践中,由于传统观念、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劳动者一直处在弱者的地位,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往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把以"八荣八耻"为主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