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Xgboost+GWR算法的中国地区降水量空间插值模型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全国610个气象站点2020年实测降水资料,在综合考虑海陆位置、地形、归一化植被指数等物理协变量的基础上,构建Xgboost+ GWR耦合模型分析了全国尺度上1 km分辨率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 表明,就全国尺度而言,站点降水数据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经纬度对降水量分布的影响是全局的,而地形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是局域的;Xgboost非线性预测耦合GWR外推残差模型弥补了单一Xgboost模型忽视降水数据空间自相关性的缺陷,模型验证精度R2达0.96,MMAE、RRMSE分别为53.14、76.78 mm,相较于Xgboost模型R2提升2.13%,MMAE、RRMSE分别减小16.84%、18.18%;2020年全国降水中心位于粤北、藏南、闽北与赣东交界地区,呈自北向南、自东向西地带性减少分布,南北方向的异质性强于东西方向.
其他文献
波瓣混流器是一种典型的燃烧室气体混合装置,某预冷组合发动机燃烧室采用了波瓣混流器进行氢气/空气的掺混组织.为了获得不同波瓣混流器修型结构对氢气/空气的掺混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导流结构和锯齿尾缘对波瓣混流器进行修型.通过开展数值仿真和对热混合效率公式的修正,从流场速度分布、流向涡和正交涡以及性能参数方面进行了掺混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导流结构对流场中回流区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导流结构的平面面积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回流区范围增大会增加初始位置的内外涵速度差2.4倍到6倍,减小平均流向涡强度,增大平均正
为初步得出适用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喷管设计准则,基于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对脉冲爆震燃烧非稳态排气过程及适用的喷管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脉冲爆震燃烧的非稳态排气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爆震波传播阶段、压力速降阶段、压力平台阶段和低压排气阶段.以直管中的C2H4/O2脉冲爆震燃烧为例,排气压力在90.6p∞ ~1.72p∞范围内变化,若采用非稳态喷管设计方法,则可调喷管的扩张比对应为13 ~1.若采用固定型面喷管,则应当尽可能避免过膨胀状态下的激波损失,喷管设计点参数可使用排气压力平台区燃气参数进行计算,推力系数
针对空气涡轮火箭(ATR)发动机在高空高马赫数的工作特性开展了研究,建立了高马赫数下发动机与进排气系统一体化计算模型,开展了进气道、燃气发生器、燃烧室和尾喷管的匹配工作特性及影响分析.同时对ATR发动机在该工作状态下的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完成了高马赫数自由射流试验与流场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发动机高马赫数工作特性的正确性.综合内流场数值仿真与试验验证结果分析认为ATR发动机在马赫数3.5时具有良好的性能,涡轮机对来流空气具有一定的增压作用,进气道工作状态稳定,始终处于起动状态,发动机的推力增益与仿真
声学测温在日常生活、生物医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拓宽温度测量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敏感元件是否直接与待测物接触对声学测温方法进行分类,分别阐述了超声内部测温、声表面波测温、声速法测温以及声共鸣法测温的基本原理、计算公式、主要参数;并介绍了各声学测温方法的主要代表性产品、实际使用情况和目前的应用局限性.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声学测温方法存在的精度问题和测温难点,得出总结与展望,为继续优化发展声学测温技术提供参考.
有积雪覆盖流域的枯季径流过程,不仅受控于前期的退水规律,还受春季融雪和降雨的影响,因此其中长期径流预报困难.基于经典退水曲线,在退水过程后期考虑春季融雪和降雨的作用,构建了退水-融雪-降雨径流的统计预报模型.以大渡河丹巴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2014年的枯季气象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2015~2016年进行模型预报检验,并与经典退水曲线、新安江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表明,退水-融雪-降雨径流的统计预报模型具有更高精度,径流总量预报误差小,预报径流过程与实测径流过程拟合程度高,具有较好的
为兼顾高超声速强预冷发动机的比冲及系统复杂度,提出了一种耦合闭式氦循环的强预冷发动机新型热力循环布局.该热力循环采用空气适度预冷,闭式氦循环采用较为简单的二支路分流冷却压缩方式.在支路1中,使用较少的液氢即可保证氦被冷却至低温以便于压缩,可提高闭式循环增压比进而增加闭式循环输出功率;在支路2中,利用温度相对较低的氢气对预冷器出口分流的部分高温氦冷却,保证支路1和支路2掺混后的氦温度满足预冷器要求.对该新型强预冷发动机的设计点性能进行了参数化影响分析及优化设计,马赫数5工作点比冲可达3287 s.通过旁路冲
旋转爆震发动机环形燃烧室的设计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爆震波通过环形通道的传播过程能够为燃烧室设计提供有力指导.为了对这一传播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流场阴影观测方法,对爆震波通过环形通道的传播现象进行试验观测,并结合通道内外壁面的影响对其传播模式进行详细划分,依次分析各传播模式的形成机制及速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爆震波的传播模式可按照波面是否发生解耦划分为不稳定传播模式和稳定传播模式,根据马赫干的变化情况又可细分为马赫干增长型、平稳型和衰减型;爆震波在不稳定传播模式下会出现明显的速度亏
为分析卫星降水产品在乐安河虎山水文站以上流域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基于流域内45个站点的实测降雨资料,对TRMM 3B42V7、MSWEP及CHIRPS三种卫星降水产品进行精度评估,在此基础上分别将站点降水和卫星降水数据输入新安江模型得到流域月径流过程,并与虎山站的实测径流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三种卫星产品中MSWEP的降水数据精度最高,TRMM次之,CHIRPS最差,但MSWEP在研究区具有低估降水量的现象;在径流模拟上,三种卫星数据模拟结果均可以从整体上反映月径流的变化过程,验证期内线性拟合系数和纳什效
提出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的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系统方案,整体采用并联式布局,可根据飞行器的工作条件在3种模式之间转换,从而满足全速域、跨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动力需求.针对涡轮单元和冲压单元的性能特征,提出一种等推力等流量模态转换策略,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转换规律及过渡模态总体性能特征.结果 表明:旋转爆震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燃气涡轮发动机的高速性能以及冲压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模式转换起始马赫数越高,过渡模式比推力越小,比冲越高.
在城市河道等明渠中,沉水植物可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但沉水植物过于密集或草高过大也会带来提高河底糙率等负面作用.为研究不同密度(丰度)和高度沉水植物对河底糙率的影响,利用真实水草(菹草)进行水槽试验,采用正交组合方案,拟定不同草高、丰度菹草和水位工况,测量断面流速分布,获得不同水位下不同丰度、高度沉水植物对水流的阻碍作用及对河道糙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草高组多数测线流速分布均为“S”型分布;丰度组各测线流速关系均为中>左>右;菹草明显提高河底糙率,且菹草高度与水位的比值对槽底糙率的影响程度随断面平均流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