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合作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最关键的环节,是新课程下所倡导的新的语文学习方式之一。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动态因素,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教师因素,忽视了学生的因素。合作学习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因素进行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概括地说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
1.合作学习小组建立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较大,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合理地划分小组很重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上以4~6人一组为宜,成绩、性别相对平衡分好以后,给班级每个成员和组进行编号,这样教学中有利于统计成绩,分析成绩,从而给小组予以奖励。
2.合作学习的方法
开展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合作学习有成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1)小组内的共同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帮助,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这种小组内的共同学习始终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钻研,探究很仔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十分配合,学习效果比讲授更好。
(2)小组间游戏竞赛法。着重是一个“比”字,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充分合作,然后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充分展示小组的成绩和能力。如学习《爱莲说》一文以后,安排了一节“莲文化”活动课,开展小组间竞赛。
步骤一:活动前的准备,向学生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并把活动分为三块让学生准备,即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让学生去准备。步骤二:开展莲的有关知识竞赛,给予加分奖励以调动小组的积极性。步骤三:开展“莲”与生活的竞赛,让学生说出莲在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并给予适当加分。开展诗词赏析对对碰,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根据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分别给予评分并评奖。
(3)实施小组调查法,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对他们探究论题的合作设计。小组成员参与设计活动方案的内容与要求,一同确定要调查些什么才能“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哪些资料,谁具体负责干什么?以什么形式把他们最后的结果在班上呈现出来。
例如,初一下学期,我组织了“我爱滨海”语文结合实践活动。
步骤一:先提出一些问题,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给问题分类。如:滨海有许多传说,能列举一些传说,并说明他们的来历吗?等等,为下一步答题作出依据。步骤二:师生讨论,选择专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分类,初步决定从滨海的文化、美丽的传说、英雄儿女、文化名人以及特产五方面进行实践学习,后来经过讨论,以“名河、名人、名产、美丽传说”四个专题展开学习。步骤三:分组合作,制定计划,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子论题,教师给学生提供《滨海地理》《滨海历史》等资料,让各小组自行安排好研究步骤。步骤四: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通过小组调查法,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精神,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探究,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许多平时学习上不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4)小组合作性读写一体化法。主要适应用初一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相互朗读,预测故事的结尾,互相对故事作出总结,例如作文评讲课。
步骤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的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步骤二:小组内对作文齐力修改,使之更佳。步骤三:每组代表宣读组内的代表作,全班交流。步骤四: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另外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修改方法,又可以使较大范围的学生佳作在学生中得到展示,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淤尖中学)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动态因素,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教师因素,忽视了学生的因素。合作学习就是充分调动教师、学生因素进行学习。因此,合作学习概括地说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组织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
1.合作学习小组建立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较大,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合理地划分小组很重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上以4~6人一组为宜,成绩、性别相对平衡分好以后,给班级每个成员和组进行编号,这样教学中有利于统计成绩,分析成绩,从而给小组予以奖励。
2.合作学习的方法
开展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方法,以保证合作学习有成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1)小组内的共同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共同学习,相互帮助,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这种小组内的共同学习始终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生钻研,探究很仔细,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十分配合,学习效果比讲授更好。
(2)小组间游戏竞赛法。着重是一个“比”字,通过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充分合作,然后进行小组间的竞赛,充分展示小组的成绩和能力。如学习《爱莲说》一文以后,安排了一节“莲文化”活动课,开展小组间竞赛。
步骤一:活动前的准备,向学生介绍、推荐有关“莲文化”的书籍,并把活动分为三块让学生准备,即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现实生活、莲与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让学生去准备。步骤二:开展莲的有关知识竞赛,给予加分奖励以调动小组的积极性。步骤三:开展“莲”与生活的竞赛,让学生说出莲在食用、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并给予适当加分。开展诗词赏析对对碰,由小组集体合作,出一两道诗词赏析题,并指定小组回答,根据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回答问题的质量分别给予评分并评奖。
(3)实施小组调查法,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对他们探究论题的合作设计。小组成员参与设计活动方案的内容与要求,一同确定要调查些什么才能“解决”问题,他们需要哪些资料,谁具体负责干什么?以什么形式把他们最后的结果在班上呈现出来。
例如,初一下学期,我组织了“我爱滨海”语文结合实践活动。
步骤一:先提出一些问题,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给问题分类。如:滨海有许多传说,能列举一些传说,并说明他们的来历吗?等等,为下一步答题作出依据。步骤二:师生讨论,选择专题,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分类,初步决定从滨海的文化、美丽的传说、英雄儿女、文化名人以及特产五方面进行实践学习,后来经过讨论,以“名河、名人、名产、美丽传说”四个专题展开学习。步骤三:分组合作,制定计划,每一个小组确定一个子论题,教师给学生提供《滨海地理》《滨海历史》等资料,让各小组自行安排好研究步骤。步骤四: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成绩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
通过小组调查法,培养了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精神,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探究,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许多平时学习上不主动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4)小组合作性读写一体化法。主要适应用初一阅读和写作教学之中,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相互朗读,预测故事的结尾,互相对故事作出总结,例如作文评讲课。
步骤一:分组讨论小组成员的作文,每篇文章分别找出得失,写好评语,最后选出最佳者。步骤二:小组内对作文齐力修改,使之更佳。步骤三:每组代表宣读组内的代表作,全班交流。步骤四:全班同学点评,选出前三名。步骤五:选出最佳文采奖、构思奖、立意奖;另外根据点评情况选出最佳点评奖。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此类作文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修改方法,又可以使较大范围的学生佳作在学生中得到展示,促进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合作方式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淤尖中学)